Elena Pacenti:“如何“培养设计新人”?

本文关键词推荐标签
中国 工业 规划 办公 北京 gis 道路 新加坡 国家 汽车 行为 行业 技术 美国 案例 管理 艺术 会议 如何 韩国 日本 建筑 创造 设计 空间 欧洲 工具 共享 环境 城市 模式 德国 建筑设计 活力 自由 酒店 地理 战略 平台 研究 开放 美丽 服务 学习 方案 背景 改造 人物 交通 公共交通 国际
🔊 提醒:这是一篇2016年发布的文章,由于机构改革的原因,请注意内容的时效性。

Elena Pacenti 曾长期在意大利著名设计学院多莫斯设计学院(Domus Academy)任教,她有些话想说。

中国越来越看重设计了。大到公司,愿意通过钻研产品研发,或聘请国际上知名的设计师来提升自己,小到我们自己,渐渐认识到好生活离不开好设计,因此也比过去更多地关心设计得好的产品。

教育体系一定是认识到了这个热潮,才会让各种相干和不相干、有能力和没能力的大学都开设了设计专业。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设计教育本质上是在做什么,怎样培养年轻设计师才合理,都是很模糊的概念。

《好奇心日报》采访了设计师兼学者 Elena Pacenti,她的主要领域是服务与产品设计。Elena Pacenti 曾长期在意大利著名设计学院多莫斯设计学院(Domus Academy)任教,2011 年,她创立了学院的服务和体验设计研究生专业。现在她的身份则是意大利多莫斯设计学院美国圣地亚哥分院*的总监。

我们与这位教育经验丰富的设计师聊了聊,或许你能借此对设计教育和当下设计行业有新的看法。



Elena Pacenti 本人


设计教育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让你在过程中学习设计


Elena Pacenti 认为,设计说到底是在解决问题,而设计教育就是为未来的不同问题做好准备。如果你是一名设计师,你得设想一些过去不存在的情境、事物和方法,来解决问题。

室内设计师要面对一个充满复杂内容和无限可能性的空间;产品设计师,客户来自林林总总各种不同行业(他们可能是数字媒体、家具公司、生活方式公司);而时尚设计师,他们现在对什么是美、怎样创造美的看法可能跟十年前就不太一样。我们面临的事情、要解决的问题和使用的工具都在变化,但谁也没法言之凿凿地预言未来到底会怎样。

只有静止的知识是不够的。学生不单要学习技巧,绘图,建模,更要面向实际发生的问题,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通过设计这个过程学习设计。大家对行业的认识,正是通过这些项目逐渐建立起来的。

“如果不真正地让学生去做设计的话,你没法教好设计。”Elena 说。

她认为只有让学生置身于不同的实际环境,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其中的问题,他们才可能找出解决不同问题的方法。

所以,设计教育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建立“问题情境”,模拟出一些学生在将来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把它融入到设计项目中,让他们去实践。而且这个情景最好比较难,“让学生第一反应是,噢,她让我去设计一个我根本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东西。”

Elena 曾给自己的学生布置了一个设计协同办公空间的项目。这是一种新型、但时下也渐渐流行起来的办公空间形式。

做这个项目,首先要理解问题本质——协同办公是什么。大家需要一起搜集在旧金山、纽约、德国、阿姆斯特丹、意大利……的相关案例,看世界各地的人都是怎样协同办公的。之后,为了针对性地设计办公室里的家具、各种基础设施和服务,学生们得去了解关于这个办公空间的一切,比如业主是谁,是哪种类型的公司,公司的文化是怎样的,种种细节。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渐渐能够设身处地地从客户的角度去想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实用的,在这个空间里的人会产生什么感觉。也就是说,顺其自然地想到用户的体验了。


广告公司李奥贝纳香港办公室





Linkedin 多伦多办事处
还有一次是设计大学校园的储物空间。本来这不是个特别急迫的问题,至少并不是很多人觉得有改造的必要。但当设计系的学生们到各个校园的宿舍去实地考察后,他们发现很多宿舍并没有足够的空间去存放学生的用品,到处都是插座、插头,很乱,什么都混在一起,实际上是很需要重新规划储物空间的。





考察发现,美国大学校园的宿舍还是存在种种亟待解决的问题
“设计师需要去观察,思考人们需要什么。其实大家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多数情况下是设计师来考虑的。”

形成“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才能真正做好设计。


办好设计专业,这三件事很重要


1、培训老师,把学校的教育理念传达给他们,毕竟老师在教育中处于很核心的位置。

设计系学生或许不需要成为研究者,而是实打实地解决问题,但老师不一样。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很关键的就是做研究,对问题的研究,对环境的考察和研究。前面提到的设计协作办公空间和去宿舍实地考察,在学生之前,老师们自己就得清楚现实生活的实际情况,而且必须了解得事无巨细。

2、老师和学生们都要能理解多元的文化。我们的生活中早就出现种种不同的文化,这已经是当下的现实。而设计系学生如果想跳出固有思维模式,理解和感知其他文化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能从中得到更多灵感。

Elena 本来在米兰教书,现在来到美国的圣地亚哥。她的教师团队里有来自不同国家的人,日本人、德国、意大利、挪威人、美国人、泰国人。刚来到这里看到团队如此国际化时,她感到很惊讶。

“但我带来了意大利式的设计方法,其他人也带来了他们的文化特质和思考方式。我们就能从文化多样性去切入设计,这非常重要。”Elena 说。

具体到课程设置,很多学校已经在做这件事,就是开设一些国际交流项目(比如两年在本国,两年在别国),让未来的设计师看到不同的世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设计的看法和他们的需求。

3、学校还要与行业保持良好的关系。

一方面是把业内人士带到课堂中。Elena 会在课堂上设置一个真实的社会背景,模拟实际工作、实际项目的复杂与困难程度,这样能让他们更快地理解真正的行业是怎样运转的。

“这很有趣不是吗,来到课堂上的嘉宾就是你未来的客户、那些为你买单的人。你也早已经跟专业人士、业内人士建立起联系了。聪明的学生很快就确立了未来的职业方向,一毕业就能找到工作。”

另一方面,学生也要从课堂走到行业里,去到那个公司实地,和公司的产品设计师一起聊天、一起工作,观察、理解他们平时都在做些什么。

设计行业依然爱美,此外还有两个新趋势你很难忽视
“我总是相信‘美则胜(Beauty wins)’这个说法的。”她举了苹果公司的例子。苹果公司现在之所以这么强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有自己的一套审美体系,而且他们能一以贯之地坚持自己的产品设计美学。

除了永恒的美,值得关注的两个新议题可能是新商业模式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

现在在科技、互联网、传播、交通等行业都出现了新的商业模式,它们改变了人和人互相之间连接、沟通的方式。

有些商业模式提出了新型的信任机制。Uber 和 Airbnb 就是很好的例子。在 Uber 和  Airbnb刚出现时,用户可能还是非常怀疑——坐进一个陌生人的车里,我们不知道他是不是个职业司机,住在陌生人的家而非酒店里,我们也不知道会发生些什么。但是,因为可以看到其他人对他的评分和其他人的经历,也可以自己去评价那些不友好的司机、不靠谱的房主,越来越多人还是选择相信,愿意去试一试。

这些新的机制证明了人和人的信任是自我规范的,无论是提供服务的一方,还是我们接受服务的一方,都能做到规范自己的行为。



西班牙一个在树上的 Airbnb 房子



德国柏林的一家 Airbnb,看起来有些老旧,其实还挺精致
而且现在“共享型经济”的观点也变得流行起来,用 Elena 的话说,人们可能更多地谈“分享”,而不是消费。

美国的城市几乎可以说是在汽车上运转的,人人都开车,但当拼车服务 Car-to-go 变火之后,人们发现自己有了新的替代私家车的交通方式。Elena 曾经长居的米兰也是如此,米兰现在还有了更多样化的拼车服务,比如分享自行车。“米兰根本没有自行车道,这点听起来挺疯狂的,但现在人们更多地骑车了。”她说道。

第二个重要的新议题可能是,我们需要去考虑国际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问题

通俗点说就是,在见识过各种各样的文化之后,设计师要去思考,作为一个本地人,我们能够为本国提供些什么;怎么通过设计,来为产品、空间、用户体验等找到和体现我们的文化身份(文化特质)。

当然,在本土传统非常强势的地方,人们在实际中可能会坚守自己比较陈旧的传统。那么他们如何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既有本土意识,又把国际上的设计理念、观点和方法结合到设计中去呢?

对此 Elena 表示:得问自己,我们本土的东西是什么。

学习“国际化”只是第一步。走访世界各地去学习才能知道很多东西是怎么运作的、国际上标准的操作是怎样的。

然后,回国之后,通过这种国际的思考方式去发现本地需求(它们可能没有被表达出来,但是确实又存在),从本地的事物中汲取灵感,并提出解决方案。也就是把国际的思考方式和新创造,实践在本土问题中。


中国建筑师马岩松为北京胡同设计的胡同泡泡 32 号
今年 Elena 到同济大学参加设计学术会议时曾经遇到一个韩裔美国设计师,后者现在在新加坡教时尚设计(也就是说她是一个亲见、亲历过不同文化的人)。她让自己的学生们试着为亚洲时尚产业找到某种文化特点,而不是什么都跟着欧洲走,比如像他们一样严格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表运转。因为新加坡是没有四季的,冬天到夏天的衣服都差不多,跟米兰相比,大家根本用不上那些美丽的冬装。


“如果原来这些服装设计没法刺激女孩们多买一些新衣服的话,我们就应该设计一些能够推动她们消费的东西呀。这真是太棒了。”这个设计师没有拿出新的“设计”,但提出的想法令人印象深刻。

对中国设计师的建议?要有更广的视野,以及,像意大利人一样重视美、重视设计


Elena Pacenti 认为,新一代的中国设计师应该更多地思考我们想要怎样的未来。不仅仅是被某些具体的物品、产品吸引,而是去想我们该怎样移动、怎样社交、未来还会发生什么事情。

比如说把设计用在一些战略性的大问题上。中国交通问题这么严重,有很多的私家车,地铁和公共交通很拥挤,那我们能否创造一种新的交通方式?不单单是“工具”,或许是一种“交通方式”。目前,Google 和一些汽车公司已经在研发或设计出了一些无人驾驶的汽车,但还没有适合这些车辆行驶的道路。这是一个发展潜力很大的领域,而且它跟城市规划密切相关,而不仅仅是汽车公司在研发自己的新一代产品。



Google 无人车
Elena 是意大利人,她从意大设计师的角度给了中国设计师一些建议。

第一个建议是,始终对对细节与美保持热情。意大利文化是一种享乐主义的文化,很看重美与生活品质。在他们的认知里,日用品、食物、服装的质量,打造出美的产品的手工艺,对细节的热爱,这些都是“美”和“幸福生活”非常重要的部分。

第二个建议更适用于公司。“意大利制造”之所以成功,无外乎是几个因素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有远见的公司老板和设计师,做出最精湛工艺的能力,以及高素质的技术人员。

“设计可以说是公司战略意义上的资产,可以改变公司的命运和商业的运转。”Elena Pacenti 总结道。

 

意大利多莫斯设计学院(Domus Academy,简称多莫斯或Domus),意大利历史最悠久的研究生学院,被称为后工业化时代欧洲最著名的设计学院,1982年建于米兰,世界顶尖设计大师经常前往执教,例如菲利普·斯塔克(Phillippe Starck),1982年建立于米兰。它既是一所研究生学院,也是一个专注于设计,美学和设计营销的研究型实验室,自1983年以来,多莫斯设计学院拥有90多名教职员工,开设了13个硕士课程,并吸引了来自58个国家的1200多名学生。
为艺术而生
数十年来,意大利设计工业处于国际设计界主导地位,并且不断锐意进取,攀登更高的艺术巅峰。但是,在二十多年前,在米兰除了从个人设计工坊衍生出的学徒和导师关系,还没有正式教授设计的学院老师,更没有相应的教授设计的学术机构。

1983年,Maria Grazia Mazzocchi意识到这将是填补意大利设计教育空缺的重大机遇。因此,她连同Pierre Restany(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评论家之一)、Alessandro Mendini、Valerio Castell、Alessandro Guerriero和Andrea Branzi组建多莫斯优秀的教师团队。

成立之初,意大利多莫斯设计学院便成为了独当一面的学术机构。创始者意识到学校是不同文化、经验汇聚和交流的地方,在这里教育与研究能得到紧密结合。他们设计了一个开放式学习环境的学术中心,能够让热爱艺术的老师、学生自由沉思和自省,倾听批评的声音。同时把学生和企业紧密联系起来,共同探讨当代生活中最重要的各个方面,进行真实的项目实践。

初期,意大利多莫斯设计学院作为一所研究生学院,提供了多个方向的设计专业一年制硕士课程。同时,也是一所国际学校,对全球的学生和老师开放,成立之初便吸引了众多国际化学生。除了意大利本土的学生之外,意大利多莫斯设计学院还吸引了来自日本、韩国、远东国家、美洲、西欧与东欧、澳大利亚和中东等地区和国家的学生。高度国际化的学生群体是学校的一大财富,为多元化思想交流和健康的智慧交融注入新鲜活力,是意大利多莫斯设计学院优秀教育品牌的品质印记。

极具创造力的师资队伍

意大利多莫斯设计学院成立的第一年便邀请了业界内顶尖的设计师前来任教,如Sottsass、Mendini、Trini Castelli、Santachiara、Starck、Hosoe、Bellini、Castiglioni、Bonetto、Magistretti和 Munari。他们为多莫斯带来了丰富的设计思维方法,鼓励设计师间加强合作。这些设计师可能已经在产品设计领域早有建树,但通过互相合作,产生新的设计理念并创造出更突出的贡献。除了上述设计业界的领军人物之外,多莫斯还邀请了超过五百名客座教授在多个国家主持讲座和组织专题研讨会。

多莫斯设计学院深深植根于意大利文化,又具备国际化视野,不断丰富、传播和创新设计文化,是设计、时尚和管理文化的真正交汇点。

 




 

日前,美国新建筑与设计学院宣布,该学院将在室内建筑设计、产品设计、战略设计专业之外,增设全球设计专业,该专业学生将在美国和意大利的两个学区分别学习两年。开设全球设计专业,主要是为了让未来的学生更加强调,在全球化时代全球视野对设计行业的重要性。

 

如今不少中国学生选择到国外读设计专业,对于中国学生而言,带着中国思维和世界视野,打造其独特的设计理念无疑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新建筑与设计学院(设计部)兼多莫斯设计学院分院总监Elena Pacenti强调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设计行业都是新兴产业,关键是要运用先进的设计理念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在本科和硕士阶段需姚以实践为基础的课程,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引领设计未来的需求和发展趋势。

 

据了解,新建筑与设计学校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地亚哥市,学校建立于1980年。目前,新建筑与设计学校开设本科以及硕士学位课程;其中本科学位课程包括建筑学学士、数字媒体艺术学士等,硕士学位课程包括建筑学硕士以及高级建筑学硕士项目。 作为一所全美顶级的私立建筑学类学校,新建筑与设计学校已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专业的建筑师。

 




 

图片来源:Bean Buro,Office Snapshots,google,MAD,buzzfeed,New School of Architecture & Design,Laureate;部分图片由 Elena Pacenti 提供。

*注:多莫斯圣地亚哥分院也隶属于美国新建筑与设计学院(New School of Architecture & Design)。Elena Pacenti 是新建筑与设计学院分管设计的总监,同时也是多莫斯圣地亚哥分院的分院总监。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转载自好奇心日报




欢迎并感谢您参与平台投稿,投稿邮箱:xjxtd@126.com,请您在标题处表明“微信投稿”字样。







END
本站无留言讨论功能。交流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知识星球”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
城市规划学社
每日分享,每周专题
专题PPT,交流社群
城市数据学社
数据新闻,数据申请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规划管理交流
规划管理,经验交流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规划搜索
规划云-规划行业搜索
规划搜索,规划知识图谱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Elena Pacenti:“如何“培养设计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