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关键词推荐标签
北京
国家
保护
数据
技术
案例
系统
如何
设计
城市
德国
交通设施
交通
公共交通
🔊 提醒:这是一篇2016年发布的文章,由于机构改革的原因,请注意内容的时效性。
我国护栏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防撞护栏,主要在高速公路上使用,对机动车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这一块护栏有国家标准。另一类是隔离护栏,主要在车行道和人行道上使用,不具备防撞性能,对于这一类护栏,国家虽然对材质有要求,但具体如何设计、规格并无统一标准。各地规范同样缺失。如北京2012年公布的《公路护栏设置规范》(曾获北京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同样没有对隔离护栏缝隙提出明确标准。
由于没有统一标准,因此隔离样式和规格五花八门,通常厂家销售护栏的规格只公布包括高度、材质、单根护栏的直径等数据。至于缝隙间隔规格,则是按照用户需求而定的。
这里介绍德国的公共交通设施设计,为打造德国城市交通的安全性,德国政府事先把人的安全和便利放到一个更加重要的程度,把安全风险和意外事件的发生几率预设到“最大”。比如在一些行人经常通过的路口,采用控制车辆通行速度的弯道或设置障碍物,消除车辆驾驶员视线遮挡物(如树木、公共设施等),甚至有时适度抬高过街人行道板,总之用尽一切可能的手段,保护行人安全。
通过德国的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对于公共设施,强调安全,不光是质量安全,更应该有设计的安全,否则一个设计不科学的栏杆,质量越是牢靠,可能意味着越无法及时切割,反而更要人命。当然,护栏的合理性是单一的安全问题,德国路口的设计已经上升到“系统性保障安全”的角度。然而,在我国的公共设施建设中,这样的安全意识是普遍缺失的。最大的体现就是缺乏合理可靠的标准,让人们无章可依。这一课,必须得补起来。
护栏卡人只是许许多多公共设施安全性缺乏的缩影,也许单项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很低,但是加起来就是个大影响了。所以,对于公共生活中的这些隐形夺命设施,必须要正视,公共设施必须要有安全标准与安全监管才行。


本站无留言讨论功能。交流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知识星球”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
城市规划学社

每日分享,每周专题
专题PPT,交流社群
专题PPT,交流社群
城市数据学社

数据新闻,数据申请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规划管理交流

规划管理,经验交流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不安全公共设施成隐形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