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

本文关键词推荐标签
中国 耕地 工业 规划 办公 北京 道路 保护 开发 用地 国家 城市更新 居住 城镇化 城乡融合发展 技术 创意 一体化 耕地保护 系统 宜居 城乡规划 建筑 创造 航空 村庄 设计 空间 公交 共享 环境 物流 出行 同衡 先进制造 园林 功能区 活动 城市 人口 农村 自由 铁路 活力 行政 片区 区域 公共空间 战略 生态系统 融合 入口 指引 研究 新区 通勤 开放 市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 结构 可持续 公共服务 生态 平台 服务 产业发展 高铁 廊道 特色 改造 街道 步行 编制 农业 交通 中心城区 公共交通 市政 综合交通 国际 高效 展示 生态廊道 中心城市 生态城市
🔊 提醒:这是一篇2016年发布的文章,由于机构改革的原因,请注意内容的时效性。
武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

规划主要内容

一、规划指导思想

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尊重城市发展规律,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加快经济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增强城市综合实力。

以资源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前提,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着力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着力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二、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5-2030年。其中,近期为2015-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

三、规划层次及范围

规划分为三个层次,市域、城市规划区和中心城区。

1.市域

包括凉州区、古浪县、民勤县、天祝藏族自治县,总面积约为3.3万平方公里。

2.城市规划区

按照城乡融合发展的理念,将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基本纳入城市规划区范围,西北起于凉州区丰乐镇,东南至古浪县大靖镇的带状区域,包括凉州区8个街道办事处、18个镇和5个乡,古浪县6个镇1个乡,以及黄羊河农场和马路滩林场,总面积约为2834平方公里。

3.中心城区

包括武威城区、重离子片区、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园区、陆港中心区、黄羊片区,总面积约为249平方公里。

其中,武威城区北至金色大道北侧200米,南至连霍高速公路,西至金武高速公路,东至金色大道及武南东路。

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分为南北两片,南片北至南纬一路、南至金色大道、西至南经十四路,东至金武高速公路;北片北至北纬四路北侧约580米,南至北纬二路,西至北经三路,东至北经七路。

重离子片区北至天颐大道北侧约2200米、南至重离子南路、西至荣华大道西侧约500-1000米,东至威龙大道。

陆港中心区北至长城南路,南至纬二十二路,西至经六路,东至经五路。

黄羊片区北至北一路,南至312国道,西至235省道,东至东环路。

四、城市性质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葡萄酒城,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甘肃省区域性中心城市。

五、城市职能

西北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商贸物流中心。

甘肃省重要的绿色现代农牧业基地。

甘肃省新兴工业基地。

甘肃省重要的文化旅游胜地。

六、城市发展目标

打造“三区一平台”,即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河西走廊文化生态示范区、甘肃省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的核心区、甘肃省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甘肃省外向型经济发展平台,把武威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绿洲生态文明城市”。实现城市有序建设、适度开发、高效运行,努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七、新型城镇化发展总体策略

贯彻落实国家、甘肃省新型城镇化战略,以现有城镇和产业园区为基础,依托区域基础设施,构筑中心集聚、网络连接、带状组团的城镇和产业发展格局,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率先发展,辐射带动全域城乡发展,实践经济转型跨越、文化传承创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工业新型化、城镇带状化、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信息化协调发展。

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按照“五个统筹”和构建城乡和谐社会的要求,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生态环境有效保护,构筑城乡一体、统筹协调发展的格局。

八、发展规模

1.市域人口规模与城镇化水平

2020年,市域总人口约为187-190万人,城镇化水平约为46%-50.4%,城镇人口约为86-95.8万人。

2030年,市域总人口约为200-205万人,城镇化水平约为58%-60%,城镇人口约为116-123万人。

2.规划区人口规模与城镇化水平

2020年,规划区总人口约为104万人,城镇化水平约为67%,城镇人口约为70万人。

2030年,规划区总人口约为118万人,城镇化水平约为79.6%,城镇人口约94万人。

3.中心城区人口规模

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约为60万人,其中武威城区约为50万人。

2030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约为78万人,其中武威城区人口规模约为61万人,重离子片区人口规模约为6万人,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园区人口规模约为2万人,陆港中心区人口规模约为2万人,黄羊片区人口规模约为7万人。

4.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为9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150平方米/人以内,其中武威城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为57.5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115平方米/人以内。

2030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117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150.0平方米/人以内,其中武威城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为69.5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114.0平方米/人以内;重离子片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为7.3平方公里;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为12.4平方公里;陆港中心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为16.4平方公里;黄羊片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为11.3平方公里。

九、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

市域城镇空间结构为“三区三带,一核四心”。

其中,“三区”为凉古核心区、民勤县域核心区、天祝县域核心区;“三带”包括沿金色大道、沿兰新铁路-连霍高速公路2条主要发展带和沿北仙高速公路-211省道1条次要发展带。

“一核”为武威市中心城区,“四心”为古浪县城、民勤县城、天祝县城及大靖城(大靖镇区)。

2.市域城镇等级结构规划

规划市域城镇划分为“区域中心城市-市域次中心-重点镇-一般乡镇”四个等级。

3.市域城镇规模结构规划

规划市域城镇规模结构分为>50万人、3-10万人、0.5-3万人和<0.5万人4个等级。

4.市域城镇职能结构规划

规划城镇职能按照城镇等级分别进行划分,包括综合型、工业型、工贸型、商贸型、旅游型和农贸型六种类型。

5.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1)铁路规划

加快建设兰张铁路三四线和金阿铁路,建设完成干武铁路二线,干武铁路远期提升为快速铁路通道。

新建武威、古浪、天祝高铁站,作为主要客运站。升级改造黄羊、土门、园墩货运站。发挥铁路编组站的规模优势,提升武威南站运输能力,建设成为集综合性货场、集装箱和现代化物流中心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货运基地,疏解武威站货运职能。

(2)公路规划

新建北仙高速公路,由民勤县北山引出,经民勤、武威中心城区至青海省门源县仙米寺;新建民勤县城至阿拉善右旗高速公路。远景预留互助至景泰高速公路、武威保税物流中心至武威通用机场高速公路。

新建天祝至青海互助公路(G338)、天祝至景泰公路(G338)、大靖至干城公路(S315)、黄羊至金山公路(S308)、干城至西沟公路(S585),提升改造312国道、211省道(G569)、308省道、金武公路(S315)、民金公路(S310)、凉州区至古浪(S315)公路、高坝至祁连公路(S588)、哈溪至红腰岘子公路(S235)、炭山岭至七山公路(S234)等主要干线公路。

以中心城区为公路对外客运中心,建设2个一级客运站,包括武威市综合客运枢纽中心、武威高铁站客运枢纽中心。6个二级客运站,分别位于武威城区、民勤县城、古浪县城、天祝县城、黄羊片区、大靖城(大靖镇区)。

(3)航空港规划

设置兰州机场异地航站楼,实现机场共享。规划保留现状军用机场,新增建设武威、民勤、古浪、天祝等通用机场。

武威临空经济发展,近期重点与兰州、金昌协调互动,预留空间依托武威通用机场升级为支线机场,根据区域产业、物流发展需求,发展临空经济。

(4)枢纽规划

客运枢纽:规划武威城区为全市客运主枢纽,民勤、古浪、天祝3个县城为次级枢纽。重点建设武威高铁客运枢纽中心、武威通用机场等区域交通枢纽。

货运枢纽:依托公路运输枢纽和铁路、民航运输站场布局,建成武威保税物流中心、武威铁路物流中心、黄羊公铁联运物流中心、天祝县物流中心、古浪县物流中心、民勤县物流中心等能够承担各种运输方式服务功能的区域性货运交通运输枢纽。

6.市域生态保护与空间管制规划

根据“南护水源,中调结构,北治风沙”的生态保护治理方针,突出节水、治沙、造林、防污四个重点,构建祁连山内陆河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洲生态城市。

加强水源保护和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建设,重点保护重要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实施“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和人口分流转移。

引导城镇和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关系,加强自然保护区、湿地和主要河流水系的生态保护力度。

协调城镇发展与林地、耕地保护的关系,因地制宜、确定合理的发展规模;加强绿洲边缘生态建设,提高绿洲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实施武威沙漠生态产业扶贫项目、千里沙漠大林带工程、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工程、沙化土地封禁保护等重点防沙治沙项目,加强防风固沙工程建设。提高沙漠生态系统稳定性,抑制沙流扩展,控制风沙侵蚀。

十、规划区城乡空间结构及功能布局

以金色大道为轴线,从北向南依次以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园、武威城区、甘肃国际陆港、大靖城(大靖镇区)为核心,在规划区形成四个发展片区,分别为凉州北部、中部、南部绿洲城乡统筹发展区以及古浪西北部绿洲城乡统筹发展区。

十一、中心城区总体布局规划

1.中心城区发展方向与空间布局

(1)城市总体空间结构

规划期内中心城区规划形成“一城四片”的空间结构,“一城”为武威城区,“四片”分别为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园区、重离子片区、陆港中心区和黄羊片区。

(2)武威城区

发展方向为重点向东,适度向北,以金武高速公路和兰新铁路为界,限制城市建设用地向西和向南拓展。

规划形成带状组团式空间结构,由城市功能服务轴线串联各组团/片区,总体上形成“四轴五区”的空间结构。

“四轴”:“十字形”的城市功能服务主轴和两条组团功能服务次轴。其中,城市功能服务主轴是城市公共服务集聚布局轴线;组团功能服务次轴既是组团空间拓展的主导方向轴线也是各组团中心集中布局轴线。

“五区”:包括老城区、新城区、天马湖东区、武威工业园区、武南镇区。其中,老城区、新城区、天马湖东区3大片区共同构成凉州主城区。

(3)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园区

优化盘活产业园区的现状建成区用地。规划期内,南部组团适度向北、向西拓展,限制向东、向南拓展;北部组团适度向南、向西、向东拓展,限制向北拓展。

规划形成“两组团”的空间结构,“两组团”为北部组团和南部组团。

(4)重离子片区

加快周边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发展无污染产业,创造宜居宜业宜游环境。规划期内重离子片区适度向西、向南和向北拓展,限制向东拓展。

(5)陆港中心区

规划期内,重点向南、向东拓展,限制向西、向北拓展,加强与北部铁路场站及黄羊河农场的协调发展。

规划形成“一心两区”的空间结构,“一心”指武威保税物流中心;“两区”指以金色大道为界划分的北区和南区。

(6)黄羊片区

优化盘活镇区和工业园的现状建成区用地。规划期内,适度向北、向东拓展,限制向西、向南拓展。

规划形成“三组团”的空间结构,“三组团”分别为北部工业组团、综合服务组团和南部工贸组团。

2.中心城区分区发展指引

(1)老城区

行政、经济、文化休闲和生活服务中心,是承载武威历史文化的核心片区。总人口约为25.9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为19.5平方公里。

(2)新城区

是对接区域支撑金武一体化发展,承载武威区域中心城市职能的综合功能区。总人口约为15.3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为15.4平方公里。

(3)天马湖东区

是承载武威区域中心城市职能的商贸新城,以休闲旅游、商务办公、会展创意、教育科研和商贸物流职能为主。总人口约为14.8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为16.3平方公里。

(4)武威工业园区

是全市重要的省级工业园区,以先进制造和物流仓储职能为主,重点发展液体经济、食品及农副产品深加工、生物医药等产业。总人口约为1.4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为10.6平方公里。

(5)武南镇区

以物流仓储和食品加工产业为主,具备一定配套居住职能的城市片区。总人口约为3.6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为7.7平方公里。

(6)重离子片区

以医疗服务、科研办公、技术培训、旅游度假、医疗器械生产等职能为主的城市片区。总人口约为6.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为7.3平方公里。

(7)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园区

河西走廊重要的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和精细化工产业基地,重点发展光伏发电、装备制造、精细化工、新型建材和现代服务业。总人口约为2.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为12.4平方公里。

(8)陆港中心区

是甘肃国际陆港的核心,依托武威保税物流中心重点发展保税物流、出口加工、仓储、国际贸易、生产生活配套等职能,未来争设综合保税区或自由贸易区。总人口约为2.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为16.4平方公里。

(9)黄羊片区

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镇、武威市重要物流集散地。重点发展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生物技术、现代物流和生产生活配套等职能。总人口约为7.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为11.3平方公里。

3.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合理布局城市各类绿地,逐步完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提高各项绿化指标;做好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保护古树名木,修复文物古迹,丰富城市景观效果,打造园林精品,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将武威市建设成为生态环境持续发展、人与自然高度和谐,适宜人居的“国家园林城市”。

规划形成“四廊、多核”的绿地系统结构。其中,“四廊”为滨河绿色生态廊道:由清水河、天马湖、小七坝河和六坝河沿河绿地,形成四条滨河绿色生态廊道;“多核”为点状绿色开敞空间:不同类型、规模体系的公园绿地,斑点状分布,为居民提供户外活动的绿色开敞空间。

4.中心城区景观系统与水系规划

规划形成“一心、四带、四区、多点”的景观系统结构。以“天马故乡、葡萄酒城”为主题形象,展现“五凉胜景、魅力姑臧、丝路名城、新韵凉州”的总体特色风貌。

5.中心城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规划

(1)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相关要求,建立层级完整的保护体系,全面保护中心城区范围内各类历史文化遗产。

以“天马故乡、葡萄酒城”为主题形象,规划形成“一城、两湖、三区展示,线性串联”的特色文化空间体系,构建文化展示整体空间框架。

(2)城市更新规划

规划重点为旧城镇、旧村庄和旧厂房。旧城镇为国有建设用地上的旧民居、旧商铺等;旧村庄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旧厂房为镇(街道)、村和工业园区内的旧厂房。

鼓励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有特色地开发经营历史文化遗产,发挥其人文、经济和地域价值,打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竞争力。活化历史文化遗产,培育旅游休闲资源。

通过维护加固老建筑、改造利用旧厂房、完善基础设施等措施,恢复老城区功能和活力,为未来用地功能提升和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调整用地功能,优化用地结构。增加公共服务设施和绿地,保留特色商业,鼓励居住与商业混合利用,鼓励引入零售、餐饮、办公、娱乐、文化创意等多元化的产业业态。

通过滨水空间、小广场、公园、沿街空间等公共空间营造,建设安全、可达性高、步行友好、开放、适合停留的公共空间体系,提升公共空间品质。

6.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1)对外交通系统规划

铁路:推动兰张铁路三四线建设,加快干武铁路二线建设;建设甘肃国际陆港和武威热电联产铁路专用线。

公路:建设北仙高速公路北山至中心城区段,规划建设北仙高速公路与金武高速公路的连接线,形成武威城区对外高速环路,规划新建5处高速公路出入口;新建陆港中心区的经五路南延线为一级公路,升级改造312国道(打通武威城区段)、金武公路、211省道为一级公路;升级改造武骆公路、588省道、荣生大道、235省道、凉古公路为二级公路。

航空:在凉州区东部规划建设武威通用机场,预留武威支线机场发展空间,条件成熟时升级改造天颐大道为机场快速路,规划建设武威保税物流中心至机场的快速联系通道。

(2)综合交通枢纽规划

客运枢纽:规划期末中心城区共规划5个客运枢纽。其中,一级客运站2个,分别为现状保留的武威市综合客运枢纽中心(位于武威火车站)和规划新建的武威高铁站客运枢纽中心;二级客运站2个,分别为升级改造的黄羊客运站和规划新建的城西客运站;三级客运站1个,为规划新建的武南客运站。

货运枢纽:规划7处主要的货运枢纽,分别为城西货运站(城西物流园)、河东货运站(河东物流中心)、武威工业园货运站(武威工业园物流中心)、武威铁路物流中心、武南铁路货运站、装备制造园货运站(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物流中心)、黄羊铁路货运站(黄羊公铁联运中心)、陆港货运站(陆港物流中心)。

(3)道路系统规划

规划武威城区与外围四片区间有两条二级以上公路连接,其中武威城区与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园区间主要联系通道为金武公路、金色大道;与重离子片区间主要联系通道为荣生大道、天颐大道、凉古路、荣华大道;与黄羊片区间主要联系通道为312国道、金色大道、235省道;与陆港中心区间主要联系通道为金色大道、凉古路。

凉州主城区、武威工业园区、武南镇区之间的交通联系,由规划的凉古路、纵一路-康宁路、天马大道、老312国道(东延)-南安路-武南街4条道路承担,现状的金色大道和312国道作为各片区间的辅助通道。

凉州主城区与武威工业园规划形成“十一纵十三横”的骨架路网结构体系;武南镇区规划形成“五纵三横”的骨架路网结构体系;重离子片区规划形成“两纵四横”的骨架路网结构体系;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北部组团规划形成“三纵两横”的骨架路网结构体系,南部组团规划形成“三纵四横”的骨架路网结构体系;陆港中心区规划形成“三纵四横”的骨架路网结构体系;黄羊片区规划形成“三纵七横”的骨架路网结构体系。

(4)公共交通系统规划

推行公交优先策略,建设公交都市,至规划期末,公交出行比例达到40%以上,公交线网密度达到3-4公里/平方公里,公交服务覆盖率以300米半径计算不小于城市用地面积的75%,以500米半径计算覆盖率达到100%。规划建设6处公交枢纽站、14处公交首末站以及8处公交停车保养场。

武威城区与外围四片区规划3条公共交通走廊,满足通勤交通需求。武威城区规划“一环三横五纵”的公共交通走廊,服务于城区内各片区间的公共交通出行需求。

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图

市域综合交通系统规划图

规划区城乡用地规划图

规划区空间结构规划图

中心城区用地规划图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规划图

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图

武威城区用地规划图

外围四片区用地规划图

武威城区景观风貌规划图

经省政府批准,武威市组织对2003年省政府批准实施的《武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进行修编,市政府委托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武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甘肃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依法向社会公示,诚请广大市民踊跃提出修改意见,公示期自2016年4月21日起至2016年5月21日止。

公示网址:中国 武威http://www.ww.gansu.gov.cn,武威市规划局http://www.wwsghj.com。

展板公示地点:武威市文化广场

市民的意见建议可送到武威市规划局(门口设征求意见箱)或发送到电子邮箱:wwsghjghk@163.com。

联系电话:0935-2251887

联系人:李生科

通讯地址:武威市规划局(武威市新城区姑臧路东侧)

邮政编码:733000

武威市规划局

2016年4月21日


END
本站无留言讨论功能。交流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知识星球”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
城市规划学社
每日分享,每周专题
专题PPT,交流社群
城市数据学社
数据新闻,数据申请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规划管理交流
规划管理,经验交流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规划搜索
规划云-规划行业搜索
规划搜索,规划知识图谱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武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