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一场雨就看海”,专家为城市道路设计巧支招

本文关键词推荐标签
中国 规划 上海 道路 国家 数据 海绵城市 系统 建筑 设计 河南 长江 环境 小区 城市 资料 模式 研究 开放 生态 方案 排水 海绵 改造 车位 中心城区
🔊 提醒:这是一篇2016年发布的文章,由于机构改革的原因,请注意内容的时效性。
本文来自:新民晚报


图说:2015年8月24日上海暴雨,虹许路及周边道路积水严重。新民晚报新民网图



图说:孙卫国设计的《W型城市道路专利》示意图。孙卫国供图



图说:沪上三林一小区停车位采用的六角空心砖设计,和《W型城市道路设计》源于同一思路。专家供图


谷雨已过,长江中下游地区即将进入雨季。今年又逢大汛期,国家防总几次预警各地要做好防汛排涝的准备。近几年来,“一场雨就看海”的现象,在许多城市反复出现:卡车压桥、城中“悬河”、划船上班、校园捞鱼……记者了解到,上海已经不断进行积水点改造,防汛排涝系统更是年年升级,但现有排水系统在汛期中依然无法应对极端天气考验。

去年举行的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上,国务院参事、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仇保兴呼吁,应大力建设“海绵城市”,提高城市渗水、蓄水的能力。近日,针对“海绵城市”的设想,河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孙卫国给新民网发来他设计《W型城市道路专利》。这个专利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潘海啸教授评价是“海绵城市”理念的一种具现化设计体现,为上海城市道路设计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现象:“一年一遇”屡次遭遇“一年多遇”


2014年修订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增加的“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概念指出,“用于进行城镇内涝防治系统设计的暴雨重现期,使地面、道路等地区的积水深度不超过一定标准”。梳理公开资料,目前上海排水管道设计标准大部分是一年一遇(每小时降雨36mm),有的地区还达不到该标准,也就是说如果每小时下36MM的雨量,地下管线基本是可以顺利排出,不容易造成积水(外河水位不高的情况下)。

2015年上海汛期长达122天,其中6月17日前后的暴雨造成数十条马路积水,千余户民居进水。8月22日前后的暴雨则使浦东、奉贤、金山、崇明等地多处路段积水严重。

上海市防汛办官方消息指出,上述积水主要由于:一、降雨量大、持续时间长;二、正值今年汛期第二次天文大潮汛,黄浦江不断涨潮,导致内河水位居高不下;三、部分泵闸虽已通水但因仍处于建设中,其工程效益还无法全部发挥;四、部分地区排水设施薄弱,排水系统尚未建成。

症结:“道路通行”无力平衡“排水需求”


日前,记者采访了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潘海啸教授,潘教授指出,目前上海城市排水系统中最需要加强的方面是城市道路的排水能力。“我们的硬质路面太多,导致仅凭道路通行无力平衡排水需求,因此适当减少柏油路面宽度与数量,增加道路的综合排水能力是加强上海城市排水能力的有效方式。”

潘教授认为,目前上海城区的规划正陷入一种道路越修越宽,楼房越盖越高,硬质地面越来越多。这种设计思路一旦遭遇极端暴雨天气,地面有效渗水面积无法为城市排水提供支援,只能依靠路边直径有限的下水管道排水。根据历年数据,一旦上海遭遇超过每小时下36毫米的雨量,排水能力较弱的虹口、奉贤、金山等地区极易发生道路积水。当遭遇200毫米以上雨量时,上海城市排水能力短板会普遍出现,中心城区低洼地带的大面积积水情况普遍无法避免。

在2015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上,国务院参事、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仇保兴呼吁,应大力建设“海绵城市”,提高城市渗水、蓄水的能力,“顺应自然,让水资源能循环起来,在天地间沟通,而且相对来说也不昂贵。”仇保兴在会上表示,现在如果下雨100毫米,一般有80毫米以上都是立即排放河道,下沉渗透的部分非常少,“因为城市是一个硬底板,我们把地面和地下割裂开。”

根据仇保兴的观点,目前传统的城市排水模式是以每年的径流量或者多年的平均值为依据,但遇到大暴雨就会导致径流量突变,而地面又无法渗水,形成严重的内涝。“但海绵城市通过渗透、通过集蓄、通过进化、通过循环利用雨水,然后多余的再开放,排放大大减少了,大部分是天地沟通了,对城市周边水生态的环境大大减少,这就是城市作为人模仿了大自然,顺应了大自然。”仇保兴这样形容自己的设想。

思路:城市道路设计改“W”型


看到新民网上关于大力建设“海绵城市”,提高城市渗水、蓄水的能力的报道后,河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主任孙卫国主动投书新民网,介绍他发明的W型城市城市道路专利设计,该方案于2009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发明专利证书》。方案以降低现有路缘石,降低花坛高度的设计使得道路积水向花坛裸土带转移,为道路排水系统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思路。

孙卫国介绍,这项专利原本是用于北方城市防治雾霾,但在上海出差期间,他发现上海道路系统排水能力也可以通过这项设计得到提升。“设计的核心思路在于将城市绿化带改建为边缘低于机动车道15厘米,最低处30厘米的裸土带,在道路规划设计时既考虑了机动车硬质路面的通行需求,也增加了城市排水系统的有效渗透路径。”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潘海啸教授评价该方案是“海绵城市”理念的一种具现化设计体现,为上海城市道路设计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如能结合W型城市道路设计,再加强既有下水道系统的改建,辅以渗水材质人行道路,形成裸土绿化带、渗水道路、下水道三位一体的立体式城市多元排水系统,为上海在应对极端降水天气时的排水能力增加了多重防护体系。

“土壤绿化带是现有整个城市系统中,除下水管网系统外理论排水能力最强的一环,但在上海其实一直并未充分重视这一环节。在我们城市下水管网已经逐渐饱和的基础上,以相对较小的投入加强土壤绿化带的排水能力,我觉得这种思路是十分有效的。”潘海啸教授这样总结。

本文来自:新民晚报  新民网记者 魏丽英 戴天骄


END
本站无留言讨论功能。交流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知识星球”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
城市规划学社
每日分享,每周专题
专题PPT,交流社群
城市数据学社
数据新闻,数据申请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规划管理交流
规划管理,经验交流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规划搜索
规划云-规划行业搜索
规划搜索,规划知识图谱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告别“一场雨就看海”,专家为城市道路设计巧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