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院何处去?”:专家观点集锦

本文关键词推荐标签
中国 规划 北京 国家 保护 存量 城镇化 行业 技术 管理 空间规划 一体化 城乡规划 设计 空间 环境 乡村 城市 同衡 深圳 多规合一 区域 总规 融合 研究 服务 书记 背景 编制
🔊 提醒:这是一篇2016年发布的文章,由于机构改革的原因,请注意内容的时效性。
5月9日下午,2016清华同衡第四届学术周重磅环节“群英汇”于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16层中庭主会场拉开帷幕,主题为“规划院何处去”。

沈迟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总规划师/规划院院长

沈迟院长作题为《更加包容的规划》的报告,以不同圈子入题,规划的圈子在扩建,规划需要更宽领域的支撑,不能用局限的思维编制规划,要用包容的态度,才能更加科学的规划,多规合一,顶层设计,需要立法支持。

侯卫东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

侯卫东书记作题为《文物保护规划二十年回顾与思考》的报告,回顾了文物保护规划编制的三个阶段,指出文物保护理念不断更新,保护对象不断增加。同时指出新的形势对文物保护的新要求,针对这些问题和要求,从文保的法理依据、本质、责任主体、规划类型、服务对象等方面提出了思考。

侯卫东书记指出规划编制中的具体问题:文物古迹的价值,是历史与现实社会赋予的,是要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比较,绝非随便带帽子就可以解决的,要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积累才能办到;现状研究也不是事发时现场的瞬时勘察就可得出结论,应该是对保护对象长期观察和监测的结论,这方面是保护单位管理要解决的问题;保护单位的区划和管理规定,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是保护规划应该解决的核心问题,也正是勘察规划设计机构的本行;保护对象一般都有维修或保护的需求,但是保护是在严谨论证和操作性比较的基础上选择,也许并非唯一一种做法。

吴必虎 北京大学 城市环境学院与区域规划系 教授/博士生导师

吴必虎教授作题为《规划中国:从硬规划到软规划的蝶变》的报告,吴教授针对我国城乡规划的变革形势,以犀利诙谐的语言剖析城乡规划各方面的困境,并指出:规划发展应推行规划民主化、搭建存量规划配套政策、协调物权冲突以及融合非物质规划;表明城乡发展一体化而非一致化,乡村规划远非乡居建设规划;提倡打破割据,混合适用;推行多元化学科支持混合利用规划。

王富海 深圳雷奥城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富海董事长作题为《规划的存在感》的报告,他分析了规划存在的时代感、角色感和方式感,指出规划存在的客观环境:城市化加速期+城市病高发期;规划存在的主观背景:多元主体+混乱博弈,秩序重建期;规划存在的角色转变:技术进步+放低身段,价值重塑期;规划存在的方式转变:主动推进+被动适应,生存优先期;规划存在的价值空间:思维方式+工作方法,行业自信期。

袁昕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袁昕院长作题为《面向未来,规划行业的供给侧变革》的报告,他指出,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减缓,互联网对传统设计咨询行业的颠覆,城市规划行业已进入冬天。他指出空间规划应从城市发展的产业链获得更高的附加值;从关注城乡建设到关注城乡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从关注现在到关注未来的新视野。


END
本站无留言讨论功能。交流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知识星球”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
城市规划学社
每日分享,每周专题
专题PPT,交流社群
城市数据学社
数据新闻,数据申请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规划管理交流
规划管理,经验交流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规划搜索
规划云-规划行业搜索
规划搜索,规划知识图谱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规划院何处去?”:专家观点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