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公布

本文关键词推荐标签
城市设计 道路 山东 保护 用地 艺术 系统 建筑 创造 设计 空间 公交 长江 环境 导则 城市 南京 城市设计导则 公共空间 区域 开放 指引 特色 廊道 交通 步行 市政 车位 展示
🔊 提醒:这是一篇2013年发布的文章,由于机构改革的原因,请注意内容的时效性。
本文是2013年的文章,已过期,仅供参考。

2013年南京市政府23日公布了《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 (试 行)》和《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指引》。这一城市设计准则列出了全市要保护15条视觉廊道,视觉廊道内要避免出现煞风景的摩天大楼。

三大历史城区一般限高30米

这份设计导则强调,老城以保护、展示和织补为主,严格控制老城南、明故宫、鼓楼至清凉山三片历史城区的历史风貌,控制老城范围内建筑高度,三片历史城区新建建筑高度一般控制在35米以下(公共建筑可以控制在40米以下),保持老城“近墙低、远墙高;周边低、中心高;南部低、北部高”的总体空间形态。

南京市政府要求,保证长江、玄武湖、莫愁湖、秦淮河等大型水体岸线及其周边地区的公共性与开敞性;控制紫金山、老山、栖霞山等山体周边建设规模及建筑高度,禁止出现建筑与山体比高的情况,保护大型山体山脊线的视线完整性。沿长江两岸通过建筑的合理布局创造丰富而有层次的景观效果。

15条视线廊道禁建摩天大楼

这一设计导则特别列出了南京市要保护的特色空间要素,包括城市轴线、视线廊道、门户节点以及天际轮廓线等(名单详见表格)。

南京市政府要求,这些区域应强调建筑空间与自然景观的协调,城市轴线是城市精神和风貌的集中展示线路,要体现空间环境与人文特色的和谐相融,要组织好轴线的空间序列;视线廊道内要避免出现大体量、不协调的高层建筑;天际轮廓线应强调疏密有致、高低错落和富有韵律感。

街头绿地禁设围墙禁止停车

设计指引提出,商业、文化、体育等对公众开放的公共设施周边原则上不应设置围墙,可采取绿化等软隔离形式。除特殊用地外,禁设阻隔视线的围墙。

南京市政府这次提出,要鼓励建立慢行体系,与公交系统衔接,串联重要公共设施,联系广场、公园及滨江滨河绿地。步行道、自行车道应连续、便捷。沿江、沿河的人行步道、自行车道在与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交叉时,应尽可能采取立体方式从城市道路或桥梁下穿过,确保连续性。在公共绿地设计上,鼓励设置步行道、小型广场以及少量景观小品建筑等设施,一般不得用于地面停车。

外墙禁止使用高反光金属板

对于南京的建筑外观,这份设计指引给出详细要求,在外墙材料上,要求建筑材料不应选用聚碳酸酯板材、高反射率的高光釉面砖、未经处理的不锈钢、高反射率的镀膜玻璃或亚光金属板等材料,不鼓励大面积使用玻璃幕墙。

在建筑色彩上,学校、文化体育、商业设施等公共性建筑可选择较为活泼或有艺术性的色彩。历史城区、历史地段及历史街巷内建筑色彩应与周围建筑及环境色彩相协调。

此外,这份设计指引要求,完善新建地铁站点周边公交车站、出租车站等各项换乘设施。每个一般地铁站点应配建一定数量的非机动车位;位于线路起终点的交通接驳站应增加机动车配套。停车配套可采取在周边建筑增加配套的方式进行配建。

这些特色空间要素列入保护范围

城市轴线(10条)

历史轴线

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山东路、御道街、中华路。

城市轴线

中央路-中山路-中山南路、汉中路-中山东路、江东北路-江东中路-江东南路、雨花台(玉兰路)-火车南站南北广场-百家湖、仙林大道、浦口中央公园绿轴、麒麟中央公园绿轴

视线廊道(15)

老城内视线廊道

鼓楼-北极阁(鸡鸣寺塔)-九华山、狮子山-石头城、狮子山-长江大桥、中华门-雨花台、中华门-内桥、午朝门-富贵山、午朝门-光华门、神策门-小红山、神策门-北极阁(鸡鸣寺塔)、台城-幕府山。

其它地区视线廊道

紫金山-龙王山-灵山、老山-佛手湖-浦口中心区、火车站广场-玄武湖、青龙山-紫金山、紫金山-苜蓿园。

门户节点(12)

长江大桥、长江二桥、长江三桥、长江四桥、东杨坊立交、马群立交、花神庙立交、宁杭立交、新庄立交、双桥门立交、中华门、中山门。

天际轮廓线(5)

滨江南岸天际线、滨江北岸天际线、紫金山周边天际线、玄武湖周边天际线、新街口周边天际线


END
本站无留言讨论功能。交流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知识星球”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
城市规划学社
每日分享,每周专题
专题PPT,交流社群
城市数据学社
数据新闻,数据申请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规划管理交流
规划管理,经验交流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规划搜索
规划云-规划行业搜索
规划搜索,规划知识图谱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