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关键词推荐标签
中国
工业
道路
国家
住房
汽车
美国
系统
工具
出行
城市
活动
战略
英国
交通
公共交通
市政
🔊 提醒:这是一篇2014年发布的文章,由于机构改革的原因,请注意内容的时效性。
提起伦敦,不少人会联想到“雾都”。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伦敦的空气污染主要是燃烧煤炭引起的,因为当时正处于工业革命的顶峰时期,而当时的主要燃料就是煤炭。《纽约时报》1871年曾发文称“伦敦市民周期性地生活在浓稠的烟雾里”,伦敦雾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导致很多市民死亡。
针对空气污染问题,英国早在1853年就颁布了《削减烟雾法案》,1891年还出台了《公共卫生法案》,但由于起初空气污染并没有造成严重的死亡事件,解决空气污染问题也就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这两个法案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
1952年12月,伦敦雾发展到历史上最严重的时期,几天内就导致4000多人过早死亡,在之后的几个月又有8000人因空气污染过早死亡。这一重大空气污染事件爆发后,政府不得不决定暂停火车、汽车的行驶,取消一些公共活动。这一事件也倒逼政府通过了《1956年纯净空气法案》,该法案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治理空气污染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法律文件,对后来其他国家预防和治理空气污染起到了很大的借鉴作用。
治理初期,伦敦大力压缩城区的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用一系列手段控制污染源和减少排放。例如,把发电厂等生产型污染企业迁出城区;伦敦周边地区的工业加高烟囱,让烟尘更容易扩散;禁止在伦敦等城市使用有烟煤,把居民生活用热源由煤炭改为电和天然气,实现居民冬季采暖集中供暖。
随着汽车的普及,伦敦因汽车燃油燃烧造成的空气污染份额越来越大,机动车尾气取代了过去煤炭的地位,成为伦敦空气污染的主要排放源。
根据伦敦市政府发布的《伦敦空气质量战略2011-2015》,2011年,伦敦PM10总量中78%来自交通,13%来自企业天然气燃烧,1%来自家庭天然气燃烧,8%来自其他途径。氮的氧化物的排放总量中68%来自交通,26%来自企业天然气燃烧,5%来自家庭天然气燃烧,1%来自其他途径。
英国及伦敦采取各种手段,限制机动上路数量,减少机动车辆尾气排放。
首先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量。
目前,伦敦地铁系统的运营里程为402公里,共有11条线路,270个地铁站,平均日客流量为321万人次。伦敦公共汽车系统拥有8000辆公共汽车,19000个公共汽车站,日客流量为600万人次。伦敦公共交通系统每天运载乘客上千万人次,曾被评为世界公共交通系统最佳的城市。方便快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减少了人们对私家车的依赖,多数伦敦市民出行会选择公共交通。
其次是通过征税控制燃油消耗。
英国对机动车和燃油设置了多种税,包括车辆消费税、汽车运输税、车辆税、燃油税等。为了鼓励人们使用公共交通,英国对公共交通工具使用的燃油免征燃油税。另外,农用燃油也免征燃油税。2009年,英国燃油税税收总额为300亿英镑(含增值税)。根据2012年1月1日的税率,汽油、柴油、生物柴油、燃料乙醇的燃油税统一为每升0.6097英镑。
其三是通过征收交通拥堵费减少交通拥堵。
城市的机动车辆保有量过大,道路供给就相对不足,就会出现交通拥堵问题。一旦出现交通拥堵,道路使用效率就大大降低,让开车进城的居民浪费很多时间,消耗更多的燃油,给空气带来更多的污染。伦敦从2003年2月17日起征收交通拥堵费,但9座以上的客车免征拥堵费,意在鼓励使用大客车和公共交通工具,控制使用私家车,以达到减少交通流量和空气污染的目的。依据2013年7月1日颁布的征费标准,每车每日10英镑,如果在当日24点前未能交费,次日交费则是12英镑。
2011年5月29日,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亲自向到访的美国总统奥巴马追索交通拥堵费,因为奥巴马总统在伦敦访问期间,乘车通过了交通拥堵收费区而没有交费。
伦敦交通局2007年6月的一份报告显示,根据长期监测,征收交通拥堵费后,征费区内的应征费车辆比征费前减少了30%,而出租车、公共汽车、尤其是自行车的数量却明显增加。报告称,如果不征收交通拥堵费,伦敦中心地区的车速会从2003年初的每小时17公里下降到2006年的11.5公里。征收交通拥堵费让进入收费区的驾车者每公里比征费前节省了0.7分钟,相当于路上节省了30%的时间。在2003年到2006年期间,氮的氧化物排放量下降了17%,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3%,PM10的排放量下降了24%。
其四是大力提倡骑自行车绿色出行。
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以身作则,带头骑自行车上下班。伦敦投入巨资不断开辟自行车专用车道,并着手建设“自行车高速车道”。目前,英国伦敦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已投放了8000辆自行车,并计划到2015年开设6600个自行车停车场,力图在10年内让伦敦市民骑自行车的出行率翻一番。
伦敦还采取鼓励使用小排量汽车、新能源汽车、节能型住房等措施,多管齐下,彻底甩掉了“雾都”的帽子。伦敦的空气质量指数(AQI)2013年大部分时间在30以下,最高的9月10日也仅为47,全年空气质量按中国的标准均为“优”。
原文来自:价值中国
END
本站无留言讨论功能。交流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知识星球”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
城市规划学社
每日分享,每周专题
专题PPT,交流社群
专题PPT,交流社群
城市数据学社
数据新闻,数据申请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规划管理交流
规划管理,经验交流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伦敦甩掉雾都帽子,治理雾霾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