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划笔记——推荐一则来自南京规划的文章,摘录如下:
历史文化名城制度强调对历史城市以及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与人文环境进行整体的风貌保护。本文梳理了风貌的概念以及国际历史城市保护中与风貌相关的内容,分析风貌的内涵与关联性保护措施。结合承德历史文化名城中的风貌保护规划实践,认为“风貌”作为历史城市及其环境的外在表现形式,与历史城市保护的其他要素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它的保护与控制综合体现在历史城市的诸多保护控制方面。
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风貌概念演变
“风貌”这一概念,与20世纪80年代历史文化名城制度的建立密切相关。虽然在历史文化名城制度设立的最初过程中,无论是制度还是理论构建,并没有对“历史风貌”进行准确的概念界定,但是从相关论述中可以判断当时“风貌”的重点在于传统民居建筑的外貌形态特征。
2005年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规范》中对“风貌”一词进行了明确的定义,“风貌指反映历史文化特征的城镇景观和自然、人文环境的整体面貌”。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名城风貌具有城镇特色面貌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复合的内容,显然超出了传统民居建筑群特色形态的范畴,不仅包括大范围与历史城镇具有形态关联或文化关联的自然环境,还可以包括城市生活、文化活动等与人文相关的抽象环境,具有更广泛的内涵。这一定义也为2008年国务院出台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所沿用。
2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与“风貌”相关的保护和控制
从遗产保护的角度来看,与风貌相关的保护与控制不仅仅包括对风貌要素的保护,还包括对形成风貌的机制的认识与保护,与风貌相关的其他保护内容的保护包括对风貌感知的方式的维持,以及对不可避免的城市发展对已有风貌的负面影响的控制,对已经产生了负面影响的城市建设现象的整治。这些在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技术体系中基本上已得到明确。
从风貌要素的角度来说,包括历史城市的建构筑物与自然景观的特征。建构筑物的特征包括高度、宽度、色彩、形式,也包括建构筑物之间的组合,它们的疏密、天际线起伏,这些组合、疏密起伏的规律等;自然景观的特征包括山体水体绿化的形态尺度、色彩、天际线;风貌的特征还包括历史城市建构筑物与自然景观共同形成的特征。
不同历史城镇的风貌的特殊性往往不是因为历史的偶然,而是建立在长期沉淀的社会、经济、文化基础上,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因此认识风貌的特征,首先要了解隐藏在风貌背后的机制或文化基础,可持续的风貌保护就是要尽可能修复或重建支撑风貌延续的机制。
历史文化名城还有一些与风貌紧密相关的其他保护内容,比如传统格局、街巷肌理或建筑肌理。保护历史风貌,要与保护传统格局与肌理同步开展。此外,名城保护中对历史文化街区“生活延续性”的保护要求,对原有社区与社区文化传统的保护,就是在保护“风貌”的人文环境内涵。
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并不认可“静态的保护”,而是认为“一成不变绝不可能”、“如何保留改造新建是城市保护的关键问题”。因此,对于历史城市可以更新建设的地区进行控制。
3从国际文化遗产保护文件中理解历史城市“风貌”的特征
从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发展来看,对历史城市的保护认识也是不断深入的过程。在1972年的《内罗毕建议》以及1987年的《华盛顿宪章》中均提到对于历史地区或历史城镇及其环境的保护,2005年的《西安宣言》中则进一步强调了周边环境与包括历史城镇在内的文化遗产之间的关联是文化遗产重要性与价值的组成部分。2005年的《维也纳历史城市景观备忘录》将历史城区与周边环境二者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新的遗产类型“历史城市景观”。2005年出台了另一个重要文件《关于历史城市、城镇和城区的维护与管理的瓦莱塔原则》,更加开放地拥抱历史城市的“变化”,认为“变化在适当的管理之下可以是一个良机,以历史城镇与城区的历史特征为基础去提高它们的品质”,核心是“遗产价值的保护”、“场所精神和文化认同的延续”以及“当地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的提升”。
从国际上与历史城市保护相关认识的变化来看,总体而言其呈现出从“静态保护”向“静态保护结合动态变化控制”,从“历史城市为主、自然人文环境为辅”向“将历史城市与其环境视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发展的趋势,但是似乎国际文献中所提到的历史城市的基本保护要素在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中均有涉及。
ICOMOS相关文件中的历史城市保护要素
基于以上分析,需要认真思考的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保护控制的理论与技术思路是否存在方向性的问题,或者目前存在的风貌保护的种种困境是“风貌”保护自身的问题,还是因为在风貌保护执行的过程中存在理解偏差,或是因为研究不够深入、保护控制不具体、管理执行不坚决而造成的。
4以承德为例探讨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保护
4.1 梳理承德名城的风貌特征,纳入名城价值
承德名城的价值评估中对现有的城市、山庄八庙与周边山水环境的整体风貌进行挖掘分析,整理出丰富的风貌特征。比如价值一“承德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集皇家设计思想、审美境界于一体,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及多民族建筑艺术的集大成者”的阐述里,将山庄建筑与山体对位或借景的布局方式,外庙的选址高度、布局方式,山庄外庙的布局形式、建筑色彩和造型确认为价值的体现方式;在价值二“独特的山庄城市一体的发展模式及空间特征,是中国山水城市之独一类型”的阐述中,将城市的山形山势、自由的路网格局,重要公共建筑、街道与山庄和山体的对位、对景关系,重要公共建筑坐落于山水口的布局方式等确认为价值的组成部分。这些与风貌相关的价值点,不依托于传统建筑而存在。
山庄八庙的轴线以及内部建筑和观景点与周边山体间的关系
4.2 明确历史城区内保护内容,均与“历史风貌”相关
在确定保护内容的环节,基于价值判断,将山河湖等自然资源,城市东西轴线、外庙拱卫山庄的空间格局,丰富的历史地形及依托地形形成的历史街巷,重要景观视点的视廊视域等确定为历史城区的保护内容。这些保护内容均与风貌或风貌感知相关。
历史城区内街道建筑与周边山体间的对景关系
4.3 精细化视廊视域的高度控制,确保“历史风貌”全面被感知
在所有保护内容中,重要景观视点的视廊视域最为重要。在上版承德名城的保护规划中仅确定了5条视廊进行控制。除了这5条视廊外,其他地区仅进行大的高度分区控制,一刀切的高度控制很难被公众甚至规划管理者理解认可,在实践中迫于紧张的人地矛盾往往被各种原因突破。
旧版历史城区高度规划控制图
新版名城保护规划中对视廊视域进行了全面现场踏勘,确定了“低点看山”和“高点看山、看城”两大类共计30余处视廊。这些复杂的视廊视域就是感知承德历史风貌的生命线。
承德历史城区视线廊道综合分析图
为求尽量精准地控制,规划在City Maker三维数字平台中对承德市历史城区现状建模的基础上,通过软件模拟视廊高程及覆盖面,与全城模型实施交叉运算。然后分析各地块内每个视廊交叉数据,包括理想条件下各地块建筑高度、高出视线要求的建筑高度数值及所涉及建筑。
历史城区模拟视廊高程与模型交叉计算示意图
如水泉沟——四面云山视廊模拟分析,该视域范围内共涉及D-20、D-21、D-22、D23这4个地块,在满足该视廊要求的前提下,D20地块的建筑最低高度为24 m,D21地块的建筑最低高度为36 m,D22地块的建筑最低高度为15m,D23地块的建筑最低高度为30 m;同时可得到该视廊要求下的超高建筑。综合所有视廊分析结果,对同一地块不同视廊要求下的最低建筑高度进行对比,取低值进行运算,由软件自动生成地块建筑控高表格,并选取重要的视廊进行人工剖面校核,以保证运算数据的准确性。经过软件计算和人工校核,最终形成地块建筑高度控制数值。
水泉沟——四面云山视廊人工剖面校核示意图
新版历史城区高度规划控制图
综合现场考察与计算机模拟,形成视廊视域内精确的高度控制,并落实到相关地块的规划指标中,一方面有利于风貌的准确感知,另一方面避免了对于非敏感高度地块的无效高度控制,实现这些地块的土地价值。
此外,承德名城保护规划中还对历史城区内的建筑色彩进行分区分级的控制,对历史城区的沿山临水的建筑尺度、更新单元的规模尺度、建筑特征等提出控制要求,对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提出更为严格的控制与整治要求。这些都是承德名城历史城区层面风貌保护与控制的重要内容。
5结语
历史文化名城强调对历史城市以及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与人文环境进行整体的风貌保护。“风貌”,作为中国保护语境的关键词之一,其含义与关联要素并不狭窄,但很遗憾并没有得到细致准确的界定,实际保护工作中确实存在对“风貌”含义的狭隘理解,现实的保护控制行动中又多不能做到精细化的管理。
在积极参考借鉴国际历史城市相关保护理论与技术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应判断我国现有历史城市保护体系的兼容发展可能性,理清包括风貌在内的若干传统概念,拓展内涵,结合实践,建设性地完善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理论与技术体系构架。
详情请关注《上海城市规划》2017年第6期《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保护——以承德为例》,作者:霍晓卫,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来源 | 上海城市规划杂志微信号
本期编辑 | 王虎 俞又丹
文章来自:南京规划
专题PPT,交流社群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以承德为例探讨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