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划笔记——推荐一则来自南京规划的文章,摘录如下:
近日,北京市城市管委与北京市规划国土委联合编制的《核心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设计管理导则》(以下简称导则)正式印发,导则对背街小巷建筑立面、交通设施等十大类36项元素进行了规范。记者了解到,首都核心区计划三年完成2435条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任务,并创建文明街巷。
据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整治处副处长任玉霞介绍,导则很快就将发放到核心区的每个街道。胡同中的墙面该用什么颜色、建筑该恢复成什么风格、胡同中怎么停车怎么行车、牌匾标识怎么悬挂、绿化景观怎么设置,导则都有详细的设计规范。
在交通方面,导则规定,宽度在5米以下的胡同,建议设为慢行胡同,只设置人行道和自行车道,胡同两侧也不得施划机动车停车泊位。宽度在5米至9米的胡同,则建议设为单行胡同,允许机动车单向通行;宽度为6米以上胡同可以施划单侧停车泊位,但需预留宽度不少于3.5米的消防通道。宽度在9米以上胡同,建议设为双行胡同,组织双向交通,并在一侧施划停车泊位,也同样需要预留宽度不少于3.5米的消防通道。
任玉霞表示,大家最关心的胡同交通问题,将结合街巷胡同宽度,进行差别化的规定和管理,有利于胡同畅通。慢行街巷胡同,可以在街巷胡同口设置可拆卸或者可升降的阻车桩,以此来限制机动车的通行和停放。而宽度在5米至9米的胡同,允许机动车单向通行。宽度在9米以上胡同,建议设为双行胡同,但是远期希望达到的目标是胡同中不再停车。
此外,记者了解到,导则还对胡同中的“自行车停放区”进行了专门的规定,提出要采用地面划线的形式来施划,原则上不得设置固定的自行车停车装置。
记者近日在西城区的达智桥胡同观察到,胡同已经恢复成民国风格,沿街的店铺门脸也都是古色古香。
西城区广内街道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达智桥胡同整治前聚集了不少大排档,是附近有名的“脏乱差”小吃一条街,整治后不但路面变宽了,还对胡同进行准物业管理,成为老城区内首条平房居住区的步行街。
记者了解到,西城区将达智桥胡同纳入“宣西北”复兴计划,进行整体设计,目前已经完成初稿,基本按照民国特色恢复胡同肌里,特别是围绕沈家本故居、杨椒山祠等5个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做文章,5条背街小巷重现由元至民国的历史风貌。
导则明确,胡同的整治、设计要考虑其自身的气质、风格、颜色。在建筑立面方面,导则对墙体、屋面、传统门楼、外立面门窗、台阶和散水、油饰彩画、构筑物和装饰构件等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对街巷胡同沿线具有不同历史文化价值的四类建筑,即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和其他建筑,按照“古今有别、新旧有别”的原则实施分类管控。其中,位于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建筑对建筑体量、高度、形态、色彩、材质等进行更为严格的管控,其他建筑的建筑外观要求与传统风貌相协调,鼓励旧料利用。
任玉霞指出,核心区每条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都必须按导则设计。但是各区和街道有一定的自主权,在具体到每一条街巷和每一片区域进行设计的时候,可以因地制宜地体现出不同的风貌和特色。
有市民疑问,胡同整治后是焕然一新了,但是这种面貌能够长久维持么?记者了解到,在胡同的管理上,北京市核心区共设置“街巷长”2432名,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各街道的党员干部。这些街巷长作为政府和居民的桥梁和纽带,一头串起了政府各部门,一头串起了百姓、商户、单位,逐步完善背街小巷治理体系,动员居民、商户、单位参加自治共管,制定居民公约,做到人员可更换、工作可延续、经验可传承。
同时,背街小巷的整治成效也将受到社会监督。每天,市、区、街道、社区都将组织对辖区背街小巷进行巡查,聘请第三方公司每天抽查10条街巷。每周还将开展暗查,每季度对暗访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点评、通报。“核心区2435条背街小巷将逐条开展验收,验收合格的背街小巷,对外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任玉霞说。
此外,记者获悉,导则不仅适用于东西城背街小巷整治。今后北京市的背街小巷环境整治工作将从核心区扩展到海淀、朝阳、丰台、石景山4个中心城区以及通州区。
转自建筑联盟微信号
来源 | 北京参考 记者 徐虹
本期编辑 | 王虎 俞又丹
文章来自:南京规划
专题PPT,交流社群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北京出台《核心区背街小巷设计管理导则》 规范胡同整治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