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划笔记——推荐一则来自南京规划的文章,摘录如下:
南京现存900处1500余座民国建筑,散布在城墙内外。对于学术研究者来说,要辨别真伪,通常采取三个步骤:一看。看造型,看颜色,看建筑材料;二问。问居民,问老者;三查。查档案,查资料。
而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去鉴赏。要知道,除了著名的“大屋顶”“大柱子”这些显著特征,民国建筑的屋顶、入口处、墙面材料以及室内的许多细节设计也很有讲究呢。让我们跟着多年研究南京地方史的卢海鸣博士,走街串巷去找寻那些民国符号吧。
国立中央博物院(今南京博物院)
01
民国建筑从外观上看,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大屋顶,民间俗称为“穿西装,戴瓜皮帽”,建筑学上称之为“中国传统宫殿式的近代建筑”。这种风格多用于公共建筑上,也有少数居住类建筑采用。
铁道部旧影
南京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大屋顶建筑,有金陵大学(今南京大学)建筑群、金陵女子大学(今南京师范大学)建筑群、中山陵、铁道部大楼(1945年后改为行政院,今南京政治学院办公区和住宿区)、励志社(今钟山宾馆)、小红山国民政府主席官邸(今美龄宫)、交通部大楼(今南京政治学院教学区)、中山陵藏经楼(今孙中山纪念馆)、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今东部战区陆军档案馆)、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今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今中科院南京分院)、国立中央博物院(今南京博物院)、老菜市荷兰大使馆以及宁海路马歇尔公馆等。
1928年,女作家袁昌英参观金陵大学后,撰写了《游新都后的感想》一文,对于金陵大学建筑采用“中西合璧”有这样一段评价,颇值得玩味:“这里不是明明白白站着一个着西服的西洋男子,头上却戴上一顶中国式的青缎瓜皮小帽吗?一点儿也不错,它令人好笑的是它那帽子与衣服格格不入的样子。中西合璧办法用在女子金陵大学上面则高尚自然,别致幽雅,在男子金陵大学上则发生这种离奇的印象,是亦幸与不幸,工与不工之分而已啊!”
02
古希腊罗马式的巨柱
以国立中央大学(今东南大学)图书馆为例,它由外国人帕斯卡尔(Jousseme Pascal)设计,1922年1月4日举行奠基典礼,1924年建成。图书馆平面呈倒“T”字形,地上2层,局部地下1层,正中为主要入口门厅,前部两层为办公和阅览室,后部为书库。内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部采用标准的罗马爱奥尼亚式柱廊、山花、檐部等西方古典形式构图,整个建筑造型十分严谨,比例匀称,细部装饰精美,是南京地区最为地道的古罗马爱奥尼亚式建筑。
交通银行南京分行
再以新街口交通银行南京分行为例,1933年由上海缪凯伯工程司(Miao Kay Pah Consulting Co.)设计,新亨营造厂承建,1935年7月竣工。该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近似矩形,地上4层,地下1层。大楼正面朝南,门口有4根高达9米的爱奥尼亚式巨柱直抵二楼;大楼外部东西两侧各配有6根式样相同的檐柱。柱脚勒线及顶部塑花柱帽做工精美。整个建筑显得坚固挺拔,浑厚凝重,显示了银行业主的雄厚资本和经济实力。
3
老虎窗、烟囱和排气孔
宋子文公馆屋脊上的壁炉烟囱
昔日铁道部职员宿舍屋脊上的卫生间排气孔
拉贝故居屋顶上的老虎窗、壁炉烟囱
昔日美国大使馆屋脊上的壁炉烟囱
民国建筑第三个重要特征体现在屋顶的细部——从外观上看,往往有突出于屋顶之上的老虎窗、烟囱和排气孔。
老虎窗就是开在屋顶上的天窗,也就是在斜屋面上凸出的窗,用来采光和通风。屋顶的英文“Roof”,其音近上海话“老虎”,所以洋泾浜英语翻译成“老虎窗”。
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随着首都南京人口的增加,兴建了大批西式的官邸、别墅和民居。南京人利用住宅二楼空间较高及有斜屋顶的特点,在二层与屋顶之间加建阁楼。为了增加阁楼的采光和通风,于是在屋顶上开窗,这种窗也被称之为“老虎窗”。“老虎窗”遂成为民国建筑的一个重要标志。
民国时期,由于南京冬季比较寒冷,因此在官邸别墅和一些公共建筑物内部,在靠墙处几乎都砌有生火取暖的设备——壁炉。壁炉是民国建筑内部的一个重要文化元素,显得高雅、温馨、浪漫。由室内壁炉而滋生的烟囱,突出于屋顶之上,既具有实用功能又成了民国建筑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例如,宋子文公馆、马歇尔公馆、拉贝故居、美国大使馆、利济巷慰安所等建筑都设有壁炉烟囱。
此外,在民国建筑的卫生间,往往都有一个排气孔,突出于屋脊之上。如金陵大学甲乙楼、丙丁楼、戊己庚楼、辛壬楼,东箭道行政院办公楼以及中山北路铁道部职员宿舍等。
4
拱形门和镂孔铸铁门
昔日孙科公馆铸铁大门
昔日中央广播电台江东门发射台拱形门
入口处的拱形门和镂孔铸铁大门堪称民国建筑第四个重要特征。
民国时期,在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及工业建筑中,采用拱形门和铸铁门的情况比较常见,而且拱形门和铸铁门往往比较低矮。
如中央广播电台江东门发射台、故宫博物院南京古物保存库、中央体育场、基督教青年会、下关招商局候船厅、铁道部大院内的孙科公馆等。
5
青砖清水墙(中华中学)
褐色砖清水墙(中央医院)
水泥斩假石墙面(国立美术陈列馆)
乳黄色墙面(何应钦公馆)
从外观上看,民国建筑重要特征还有青灰色砖清水墙面、褐色砖清水墙面、灰色水泥斩假石墙面和浅黄色拉毛粉刷墙面。
其中青灰色砖清水墙面的有国立中央研究院、国立地质陈列馆、金陵大学、金陵女子大学、中华中学等;
褐色砖清水墙面的有当年的外交部、美龄宫、中央医院等;
灰色水泥斩假石墙面的有国民大会堂、国立美术陈列馆、国立中央大学大礼堂、新街口交通银行、东箭道行政院办公楼等;
乳黄色墙面的有宋子文公馆、何应钦公馆、孙科公馆等。
此外,进入建筑物的内部,民国建筑的符号还体现在木楼梯、铸铁扶梯、铸铜门把手、铸铜窗户插销、棋子般大小的六角形马赛克铺地砖,以及大块的彩色水磨石地砖等。至今在中山陵祭堂、美龄宫、汤山蒋介石温泉别墅、总统府内的蒋介石办公室、总统府东侧行政院办公楼、铁道部(今南京政治学院)、国民政府盐务总局(今南京海军指挥学院)等处,仍可领略到这些民国建筑符号。
作者:卢海鸣
内容来源:南京日报风雅秦淮版 南京日报全媒体记者 齐文洁整理
图片来源:选自《南京民国建筑》
本期编辑:王 虎 俞又丹
文章来自:南京规划
专题PPT,交流社群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南京随处可见的那些民国建筑,你知道的细节还是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