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划笔记——推荐一则来自南京规划的文章,摘录如下:
一纸《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激起学术界和公众关于“街区制”的热议。美国城市的“小街区、密路网”的街区格局,也以成功案例的姿态出现在全民大讨论中。
美国街区制和路网模式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
1)18世纪末期至19世纪,经历了英殖民时期土地划分制度的混乱后,1785年颁布的土地条例确立了方格制的产权地块分割模式,以便于土地测量和出售,从而奠定了美国城市中心区“小街区、方格网”的格局,也是符合当时步行和马车交通特征的布局模式。这一城市肌理延续至今。
图1 . New Orleans,1878
2)20世纪上半叶,在快速机动化背景下,美国联邦住宅局FHA基于安全、宁静和美学原则,明确反对传统方格路网,推广以“大尺度,不连续道路、封闭组织“为特点的郊区大型居住社区,并将其和住房建设的抵押贷款制度结合,强力主导了这一时期的土地开发和路网布局模式。
图2 美国联邦住宅局推荐细分地块平面布局[i](1938-1952年)
图3 典型美国郊区居住社区
3)20世纪后期,以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为代表的规划思潮,批判大街区和郊区化带来城市空间割裂、社会阶层分离、街道活力下降,主张“高密度、高连通度”的路网组织,注重行人和自行车的连接性和可达性,呼吁街道公共空间属性的回归。
美国“街区制”下道路交通运行有怎样的特点?
从机动化交通的组织来看,发达的高速公路网承担了50%以上的交通量;具有集散功能的collect street道路间距在300~500米左右;“街区制”所形成的高密度Local Street,仅服务地块使用的到发性交通;反观中国式封闭大院,切断了交通分层组织、多向对接的可能,大院进出交通在少数出入口汇集,并和通过性交通在主次干路叠加,交通流量分布的不均衡使得交通矛盾集中爆发。
从街区道路交通的管理来看,城市外围住宅区交通量较小的道路交叉口往往不设置信号灯控制,要求驾驶员穿越有STOP 标志的路口前主动停留3秒。严格限速要求、让行要求,以及一系列的工程手段,使得即使交通高峰期,开放式住宅社区内的道路也不会吸引通过性交通的进入,从而确保社区安全、宁静的居住环境。
从人性化的街道设计来看,通过减少车道数和车道宽度,将更多的道路空间资源向步行和自行车倾斜,提供丰富、多元的建筑物临街商业设施,提升小街区路网社会交往和商业活动空间的价值。
图4 道路改造方案示意图,6thStreet, East of Alvarado
启示
总的来看,美国街区制和路网格局的演变,是土地利用机制改革和住房市场干预的结果,也深刻体现了不同发展阶段规划价值观的碰撞。
图5 1900年至1980年,美国街区模式演变
美国小街区的形成,有其历史根源,不是对既有城市肌理的撕裂,也并非逆机动化而行。围绕人的空间感受进行土地开发利用和街道布局组织,街道作为公共空间的属性被放大。回归人性化的街道,成为当前规划设计的核心价值观,对其场所功能的关注远胜于交通功能。
中央《意见》中对“街区制”的推广,目的在于“发展开放便捷、尺度适宜、配套完善、邻里和谐的生活街区”。单纯以“拆”字去解读,难免本末倒置,忽略其更好的“城市公共服务”的主旨。
多年来,我国城市交通规划和管理中,对支路建设的呼吁,实际就是对“窄马路、高密度”模式的坚定支持。其现实困难,除了既有大院的阻隔,还有许多城市支路由区级政府、或开发商承担的投资机制,难以落实建设资金,因此,有必要研究市场化的、具有激励效应的“小街区”建设模式。
[i]任春洋. 高密度方格路网与街道的演变、价值、形式和适用性分析——兼论“大马路大街坊”现象[J].城市规划学刊,2008(2):53-61.
文章来自:南京规划
专题PPT,交流社群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从美国“街区制”的演变看中国“大院制”的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