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划笔记——推荐一则来自南京规划的文章,摘录如下: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决议,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成为举行国家公祭活动的重要场所。
为改善纪念馆周边地区整体环境质量,提升周边城市空间品质,南京市规划局启动了纪念馆周边地区城市设计规划编制工作,并于近期通过南京市政府的批复。
最新的规划设计有什么亮点?规划小编带你仔细看!(点击图片可放大哦)
纪念馆周边城市设计规划鸟瞰图
北至汉中门大街,南至集庆门大街,西至浦江路-燕山路,东至北圩路——-湖西街。
空间界面引导图
世界层面——世界文化遗产
国家层面——国家公祭场所
南京层面——城市振兴高地
圈层控制,以纪念馆这规划原点,在城市设计范围由内而外划分核心区、缓冲区、协调区,对不同区域进行分类控制。
轴带发展,东西向依托水西门大街轴线、南北向依托江东中路轴线,引导城市发展方向。
分期演替,近期进行核心区风貌整治,中期对缓冲区的地块功能进行扩展,远期对缓冲期、协调区与纪念功能冲突的地块功能进行置换,逐步实现城市规划范围内功能演替。
文化传承,串联南京城市文脉,突出纪念馆的城市地标作用,推动地区文化发展。
规划设计总平面
一 心:南京江东门纪念馆;
两 轴:城市功能轴、城市发展轴;
三 区:核心区、功能拓展区、协调区;
多节点:四个景观节点、四个公共服务节点。
以形成共同价值为目标,纪念功能用地划定为10.56公顷,比现状增加4.38公顷。在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核心的外围增加了12.55公顷的城市绿地空间,以形成公祭日活动的区域空间。
圈层控制,以扬子江大道、应天大街、内环西路、清凉门大街为界,划定交通分流圈层、交通管控圈层及核心控制圈层。
内圈-严格控制;
中圈-适当控制;
外圈-合理分流。
细化路网,在纪念馆北侧新增东西向支路,连接政务中心南侧规划路,完善路网结构,活跃区域内的交通微循环。
建筑高度分级与控制,将纪念馆周围区域建筑高度进行梳理,形成内低外高的空间关系。
第一层次:纪念馆为制高点
第二层次:低矮裙房,减少视线干忧
第三层次:逐级退台,呈现整齐天际线
空间界面引导,根据纪念馆圈层之间的高度关系,统一圈层界面和建筑高度,营造整齐的空间秩序感。
建筑高度分区控制图
建设高度规划控制图
来源:南京市规划局,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扫描或长按识别二维码,立即关注!
文章来自:南京规划
专题PPT,交流社群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规划已批复,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周边地区城市设计最新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