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划笔记——推荐一则来自南京规划的文章,摘录如下:
迈入新世纪,我国城市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经历长期高速增长以后,城市群形态开始出现,城市间的发展协调问题逐渐提上议事日程。 今后城市之间的竞争最终是城市区域的竞争,城市群已经成为整合地区优势资源、合作提升区域实力、参与全球竞争的主体形态。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要“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强化都市圈、城市群的功能将是我国未来一个阶段的主要发展方向。
南京都市圈地处我国东部长三角城市群和中部皖江城市带的结合部,地域覆盖江苏和安徽两省的南京、镇江、扬州、淮安、马鞍山、滁州、芜湖、宣城八个城市,土地总面积约为6.29万平方千米。
南京都市圈是我国为数不多的跨省级行政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单元,人均生产总值已超过10000美元。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等国家战略实施背景下,南京都市圈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和区域合作的新阶段。
2013年8月,都市圈八市成立南京都市圈城市发展联盟,组织编制了《南京都市圈区域规划》。同年10月,南京都市圈八个城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联合成立了“南京都市圈城市发展联盟城乡规划专业协调委员会”,全力推进都市圈城乡规划协同工作。
成立大会
【南京都市圈城乡规划协同】
为加强南京都市圈范围内城乡规划工作的合作协调,由南京、镇江、扬州、淮安、马鞍山、滁州、芜湖、宣城八市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在南京都市圈城市发展联盟合作框架内共同成立“城乡规划专业协调委员会”,同时郑重承诺:平等互利,共赢发展;统筹规划,科学引领;加强协作,跨界融合;深化交流,共建共享;责任共担,长效合作。
【南京都市圈城乡空间协同规划】
受行政区划的影响,各城市总体规划相对独立,在道路交通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边界地区发展等方面各自为政、互不对接,整体发展低效。从今后区域一体化发展要求出发,亟待加强相互协调和对接。为深化落实《南京都市圈区域规划》,促进区域资源整合和一体化协调发展,专委会创新性地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规划实践探索,包括《南京都市圈区域空间协调技术准则》、《南京都市圈综合交通规划协调》、《南京都市圈区域空间布局规划协调》等三项区域性规划,以及南京跨界7个连片发展地区和6个联系紧密地区的发展协调规划。
《南京都市圈城乡空间协同规划》是在《南京都市圈区域空间协调技术准则》、《南京都市圈综合交通规划协调》、《南京都市圈区域空间布局规划协调》和相关跨界地区发展协调规划的基础上,充分征求地方意见,对核心内容进行整合而成,成为指导都市圈区域协调发展和相邻城市规划协调的重要依据。
该成果以促进区域生态、生产和生活空间统筹配置为目标,以理清城市外部空间规划条件为导向,以地方利益协调为重点,结合各城市的人口、产业、生态和城镇空间布局状况,明确都市圈区域空间协调的规划约定,确定生态红线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和跨界地区等协调要求。目前,该成果已经上报“南京都市圈城市发展联盟”,待八个城市人民政府共同审批。
【南京都市圈区域空间协调技术准则】
明确了都市圈区域空间功能导向、空间边界管制、跨界地区分类管控等方面的规划约定,充分达成了区域共识。
【南京都市圈综合交通规划协调】
在八个城市共同确定的都市圈综合交通发展目标指引下,(即2020年实现100%的市实现客运专线覆盖,100%的县实现铁路覆盖,100%的县实现高速公路覆盖,100%的镇实现干线公路覆盖,南京与周边各市100%实现高速公路连通、客运专线连通并开通动车组),规划通过优化公路、铁路、航道、机场、管道等各类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和跨界交通通道衔接协调,实现目标一致和空间对接落位。
铁路客运专线系统形成“一环十射三纵三横”的网络格局;普速铁路系统形成“一环八射一纵两横”的网络格局;快速轨道形成以南京为核心的“八条射线”网络格局。规划都市圈高速公路形成“两环十三射五纵六横”的网络格局,普通干线公路形成“一环十七射十横十纵”的骨架网络格局。
构建以长江航道为主体,以高等级内河航道为骨干,其他航道为补充的通江达海的内河干线航道网络,主要承担都市圈大宗散货、集装箱和进出口物资运输,形成“六纵七横”的航道网布局。形成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为区域枢纽机场,南京六合机场为干线机场,淮安、扬州泰州、芜宣机场为支线机场的都市圈航空客运枢纽体系。
【南京都市圈区域空间布局协调】
通过各城市总体规划的对接,形成“一核两极三元、两带五轴三片”的区域空间布局结构。
“一核”即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南京都市区;“两极”即两个新兴增长极,包括淮安中心城区和宣城中心城区;“三元”即三片城镇组群,包括扬镇城镇组群、芜马城镇组群以及滁全来城镇组群;“两带”指北沿江城镇发展带和南沿江城镇发展带;“五轴”即宁淮、宁滁蚌、宁合、宁杭、宁宣等五条城镇发展轴线;“三片”即东部苏北水网生态涵养区、西部江淮丘陵生态保育区、南部丘陵生态保育区等三片生态保护区域。
同时,明确生态保护地区等区域重点功能片区的控制要求,强化对土地资源、水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利于保护城乡生态环境、提升景观质量,塑造南京都市圈“绿色都市”风貌,营造自然、宜人、舒适的城乡生活、游憩环境。
通过都市圈区域景观风貌的整体协调、人文生态资源利用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有效衔接,将推动都市圈休闲旅游、娱乐度假等服务业的一体化协调发展,提升南京都市圈的区域吸引力,丰富市民生活的文化内涵、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制作,材料来源局总规处、编研中心,转发请注明“来源:微信()”。
↓↓扫描或长按识别二维码,立即关注!
文章来自:南京规划
专题PPT,交流社群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8个城市的协奏曲——南京都市圈规划协同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