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啦!跟着庙会看北京,穿越在历史与现代交织融合中

本文关键词推荐标签
中国 规划 街区 北京 保护 国家 居住 北京市 长春 创意 艺术 建筑 设计 环境 园林 功能区 活动 资料 城市 活力 片区 区域 研究 开放 市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 特色 改造 交通 展示

📝 规划笔记——推荐一则来自北京规划国土的文章,摘录如下:


导 读

各地过春节都有着独特的传统,而庙会是旧时北京过年的主要习俗,一年又一年的庙会积淀了情感记忆和传统余韵,举办的地点或成为文物保护单位,留存着前人的活动印迹,或成为记忆中的风景,注解着时代的变迁。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去看看北京这些有名的庙会举办地。


这是春节前的最后一次推送,“”提前祝大家春节快乐,旺财旺福!如果春节期间您在北京,别忘了去庙会逛逛哟!


庙会起源于远古时期的宗庙郊社制度——祭祀,祭祀活动举办时,小商小贩们看到烧香拜佛者多,在庙外摆起各式小摊赚钱,渐渐地成为定期活动,之后演变成了节日期间,特别是春节期间的娱乐活动。


燕京地区的庙会习俗,有文献可考的历史,可上溯到辽金。自元朝定都后,历经明清,期间各种庙会繁华昌盛,异彩纷呈。


老北京的庙会名目繁多,近代北京城每月定期轮流开办的庙会约有20座左右,大多地处繁华闹市或交通要衢。以商贸娱乐为主的庙市,主要有隆福寺、护国寺、白塔寺、火神庙、土地庙,被称为京城五大庙市,自清康熙年间起鼎盛京华,其声势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而以民众日常宗教祭祀为主的庙会,有白云观、东岳庙、吕祖祠、大觉寺等。


现今,老北京的庙会,有些随着城市发展消失在历史中,有些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又陆续恢复,现今依然热闹非凡。


变迁——

开启新的功能定位和生活方式

隆福寺

自东四路口往西,到现在的美术馆路口,隆福寺街就在路北,地名的由来就是因为在早年间这条路上有一座庙宇——隆福寺。


隆福寺始建于明代景泰三年(1425年),清雍正九年重修。隆福寺在明代是北京城唯一的番(喇嘛)、禅(和尚)同驻的寺院,清代成为完全的喇嘛庙,曾是朝廷的香火院之一,因坐落在东城,与护国寺相对,俗称“东庙”。

隆福寺藻井

隆福寺毗卢殿内穹窿上的藻井精美绝伦,颜色艳丽大胆,描绘的天龙八部及华藏界,顶部蟠龙呼之欲出,艺术造诣和价值叹为观止。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大殿成为危房之一,这副藻井被拆下来运走,散放在黄寺喇嘛庙,直到1991年在先农坛太岁殿将散件修复,成为古代建筑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国家一级保护文物,也是隆福寺唯一的存世遗产

隆福寺庙会最具特色的是小吃,品种多样,随季变换,颇具名气。图片来源:北京晚报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将隆福寺周边的各种摊贩集中在庙前的大棚内,设立固定摊位,独立经营,取名为“东四人民市场”,后改为国营百货商场。20世纪80年代后,建成商业大厦,改名为“隆福大厦”。

50年代隆福寺改成东四人民市场,图片来源:网络


老北京有俗谚:“大火不烧旺地。”而历史上给隆福寺打击最大的就是火灾,光绪二十七年(1901),隆福寺的钟鼓楼、塔院和韦驮殿毁于火灾。1993年的隆福寺大火,当时“隆福大厦”的四层老楼被烧掉三层,此后隆福寺日渐没落,空留一对把门的石狮子,默默地注视着车辆往来而鲜有行人驻足徜徉的东四西大街,把昔日辉煌封存在过去的岁月里。


不过最近,如果您路过东四,会留意到隆福寺地区正在旧貌换新颜

2017年6月隆福大厦改造竣工,预计2020年隆福寺地区将全面对外开放。


改造后的隆福大厦让人充满期待,但对隆福寺区域的整体改造,远远不止一座楼这么简单。在区域规划图上,隆福寺区域整体改造项目将分成功能区和风貌区两大板块。

隆福寺区域整体地块示意图,图片来源:北京日报


从整体规划图看,隆福大厦以东,层层叠叠的灰墙灰瓦展现出整个隆福寺风貌区最规整的棋盘式格局。未来,这里将丝丝缕缕地植入文化、创意、艺术、餐饮和配套,让老城风骨被继续保护的同时,焕然新生。


护国寺

护国寺原名崇国北寺,是北京八大寺庙之一,始建于元代,明宣德四年(1429年)更名为大隆善寺,明成化八年(1472年)赐名为大隆善护国寺。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曾对寺庙大加修缮,名护国寺。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殿旁塔二,曰佛舍利塔。寺前后五进。院中碑刻甚多,其中著名者为赵孟頫书《皇庆元年崇教大师演公碑》和危素撰并书《至正二十四年隆安选公传戒碑》等。寺内除供奉佛教诸佛祖外,还有元丞相脱脱夫妇塑像和辅佐明成祖朱棣建有殊勋的姚广孝影堂。另有葡萄园数亩,可见其规模之大。

护国寺庙会约有300年的历史。这里最具特色的是玉器和扇子。图片来源:中青网


上世纪五十年代,每届庙会时还有少数小摊贩在庙中摆摊售货,逛庙者寥寥无几。五十年代后,护国寺庙会停办,如今的护国寺小吃店和花店,据说就是在原来庙会的基础上形成的。


以后庙中建筑逐渐为一些单位占用,大部分建筑被拆除,改建为楼房,庙中原建筑仅存三间金刚殿和后殿的几间西配殿。今天护国寺的寺院了无踪迹,但依然是比较繁荣热闹且以小吃见长的商业街。

如今的护国寺小吃街,图片来源:网络


白塔寺

白塔寺位于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始建于元朝,初名“大圣寿万安寺”,明朝时重建,改名为妙应寺。


出阜成门地铁站,沿阜内大街往东走,远远就会看到一座白塔矗立在蓝天白云之下,这就是妙应寺白塔。

拉近了看↓

妙应寺白塔

该塔建于元朝,中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喇嘛塔,也是元大都在北京保留的重要遗物。白塔造型独特,高度超过了50米,包括塔刹、塔身和塔座三个部分。1961年,“妙应寺白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因和护国寺庙会离得非常近,白塔寺庙会所售商品有同质性,但其有名的是碗和花草,庙会一直延续到1960年。图片来源:北京晚报


从元朝至今,白塔寺地区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胡同肌理和老北京传统的四合院居住片区。2002年,白塔寺地区被列为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在2017年9月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中,将白塔寺-西四列为13片文化精华区之一,要求进一步挖掘有文化底蕴、有活力的历史场所,重新唤起对老北京的文化记忆。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将核心区内具有历史价值的地区规划纳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名单,通过腾退、恢复性修建,做到应保尽保,最大限度留存有价值的历史信息。”这三个地方的庙会今天虽然已经都没有了,但随着城市发展,相信它们必将焕发新的生机。

传承——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阵地

白云观

出西便门里许,就是北京著名的道教宫观白云观。此观是明代以来道教全真派的第一丛林,有“天下第一观”之称,始建于唐代,是唐玄宗奉祀老子之圣地,名天长观。金朝泰和时更名为太极宫,元太祖时更名为长春宫,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改称白云观。2001年06月25日,白云观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白云观,图片来源:网络


过去,白云观正月开庙的主要活动有“会神仙”“顺星”“打金钱眼”“摸石猴”等等。会期还有各处民间花会狮子、高跷、旱船都来进香表演,锣鼓不断,热闹异常。

民国时期的白云观庙会,资料图由北京市城建档案馆提供


作为北京历史上的重要庙会之一,白云观庙会自1987年开始恢复举办春节庙会

左图为“燕九节”祭邱祖           右图为白云观“摸石猴”

图片来源:网络


东岳庙

东岳庙位于朝阳门外大街北侧,始建于元代延佑六年(1319年),主祀泰山神东岳大帝,占地6万平方米,古建376间,是道教正一派在华北地区最大的宫观,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上的东岳庙为国家祀典之所,民间祭祀活动则更为盛大,成为具有丰厚底蕴的民俗文化活动中心。庙内保存了大量各具特色的道教建筑和历代碑刻,对研究中国古代道教以及玄教的历史渊源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995年建立北京民俗博物馆,并于1999年正式对外开放。

东岳庙,图片来源:网络

东岳庙琉璃牌坊

琉璃牌楼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为三间四柱七楼歇山顶式砖石琉璃牌楼,其歇山顶为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绿琉璃脊兽。每间各辟一券洞,雀替以上枋、柱、楼、斗拱满以黄绿相间琉璃饰件镶砌,气势庄严恢弘。面北额书“永延帝祚”,面南额书“秩祀岱宗”。

1901,东岳庙琉璃牌坊南侧 [(德)穆默 Alfons Mumm von Schwarzenstein]


东岳庙庙会,是北京历史上最早、影响最大的庙会之一。自元代创建庙宇之初,已有庙会的雏形。历史上,每年的三月二十八是东岳庙庙会的开庙日,每月的初一、十五,春节期间都有庙会。2002年开始,北京民俗博物馆每年春节期间都举行东岳庙传统庙会,并在活动内容上增加时代元素,为现代城市生活增添了情趣。如今,东岳庙庙会已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

东岳庙庙会,图片来源:网络


北京的庙会有一部分是有历史传承的,作为北京市民俗文化的保护内容,庙会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在传统的庙会中,有不少非遗项目的展示,这使得民众可以近距离的接触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加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


发展——

回归传统中注入时代新要求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为了传承民族文化,发展民族经济,自1984年起,北京地区恢复了春节庙会活动,龙潭庙会、地坛庙会、大观园庙会等成为新的庙会举办地。区别于过去在寺庙进行的传统,现在的庙会大部分改在公园和广场开阔的地方举行,主要进行文化和娱乐活动。


龙潭公园

1952年,为改善左安门内一带的自然环境,北京市人民政府,用以工代赈的方法组织群众挖了三个人工湖。因“龙须沟”的水汇集于此,此处如龙头,后经梁思成提议定名为“龙潭湖”。现在龙潭公园已成为一座融北方古典建筑与现代造园艺术为一体,突出中华民族“龙”文化为主题的新型城市园林

龙潭公园,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自1984年起,龙潭公园每年大年初一至初六都举行春节庙会,已成为北京四大庙会之一。龙潭庙会的民俗表演、花会、车展、书市,以及小吃一条街等内容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使得整个庙会期间的活动精彩纷呈。

龙潭湖庙会,图片来源:网络


地坛庙会

地坛公园又称方泽坛,是古都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定门外大街,占地37.4公顷。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皇地袛神”的场所,也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坛

地坛公园,图片来源:北京旅游


坛内总面积37.4公顷,呈方型,整个建筑从整体到局部都是遵照我国古代“天圆地方”“天青地黄”“天南地北”“龙凤”“乾坤”等传统和象征传说构思设计的。地坛现存有方泽坛、皇祇室、宰牲亭、斋宫、神库等古建筑。1981年以来,国家投资对地坛公园的古建筑进行了复原整修,并于1984年5月正式售票开放,2006年6月10日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坛公园,图片来源:北京旅游


地坛庙会始办于1985年,以地道民俗、传统民间特色闻名于京城。每年初一至初七举行,庙会的主题有:年货,祭地,娱乐节目等,成为展示北京文化的一张生动的活体名片。

地坛庙会,图片来源:北京地坛庙会微博

地坛庙会汇聚八方来客,图片来源:环球网


了解了这么多北京庙会的相关知识

有没有立马走起来的冲动


怎么样,都准备好了吗

这个春节

来北京,逛庙会,品年味儿!


请猛戳右边二维码






公众号ID



文章来自:北京规划国土

您现在看到的是 Upnews (规划头条)博客文章,本站作为自然资源与规划行业博客网站,仅记录与自然资源与规划行业相关信息,方便大家查询阅读。
END
本站无留言讨论功能。交流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知识星球”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
城市规划学社
每日分享,每周专题
专题PPT,交流社群
城市数据学社
数据新闻,数据申请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规划管理交流
规划管理,经验交流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规划搜索
规划云-规划行业搜索
规划搜索,规划知识图谱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过年啦!跟着庙会看北京,穿越在历史与现代交织融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