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解读 | 北京地理国情“一张图”出炉

本文关键词推荐标签
地图 规划 办公 北京 道路 开发 用地 国家 时空大数据 北京市 数据 调查 行业 技术 管理 一体化 系统 如何 城乡规划 建筑 航空 设计 物联网 空间 共享 环境 土地调查 专项 活动 城市 国土空间 通知 规划审批 轨道 地理 区域 战略 研究 多规合一 市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总规 公共服务 生态 平台 服务 实施评估 方案 国土空 编制 协同发展 交通 市政 国际 高效 管控

📝 规划笔记——推荐一则来自北京规划国土的文章,摘录如下:


导 读

 2月9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市规划国土委、市统计局和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发布了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公报。


Q

什么是地理国情,地理国情普查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这次普查中,有没有什么数据跟老百姓概念中不太一样的?

陶志红

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

副巡视员

地理国情主要是指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是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地理区域、地形地貌、道路交通、江河湖泊、土地利用与地表覆盖、城乡布局、生态环境状况等基本情况。



地理国情普查有三个方面的意义

一是贯彻落实国家决策部署的重大举措。2013年2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通知》([2013]9号),决定用三年时间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力求全面查清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现状以及空间分布情况,掌握地表自然、生态以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制定和规划做了基础。


二是作为各级政府制定城市发展战略和编制城乡规划,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三是促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和服务公众的重要支撑。地理国情普查是各部门各行业普查调查的重要基础,为市、区政府在规模管控、应急保障、调查统计等方面提供数据支撑。


Q

本次普查与其他部门开展的土地、森林、水利等调查或普查有什么不同?

吴万标

北京市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本次普查是建国以来对全国地理国情最全面、最系统的一次普查,与其他相关行业的调查或普查相比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也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结合起来使用可以相互校核、相互补充



区别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采集原则不同。这次地理国情普查采用的是“所见即所得”标准,依据遥感影像,结合野外调查和核查,记录当时当地地表覆盖的真实情况,不考虑各专业部门管理层面上对地物类别的属性划分,比如在城市道路两侧都有绿化带,土地部门在土地管理和土地调查的时候,这些绿化带作为建设用地归类管理的。但是这次地理国情普查,如果面积大于100平方米,就按照绿化林地或者草地进行采集。而不过多考虑地表管理的属性和类别。


二是采集内容全面。共分了10个一级类、58个二级类、135个三级类,整个普查结果、普查的数据非常全面详细。可以满足编制规划、国土管理、生态文明建设,甚至包括安全保卫、公共服务等多个部门,对空间数据的需要都能够很好地满足。


三是普查时点不同。按照国家普查方案的统一要求,这次普查是以2015年6月30日为统一时点。很多部门很多普查的普查时点都以12月31日普查为主。这次地理普查以6月30日为时点,主要是想摸清楚在北京辖区整个地表覆盖的真实情况,包括地表生物,各种植物的真实情况。为了保持普查数据的连续性和可比性,今后地理国情的监测时仍确定在6月30日,这个时间相对于全年来说,是地表生物最丰富的时候,最能反映地物的真实状态。


四是采集精度不同。本次普查采用优于0.5米的高分辨率航空航天遥感影像,为外业工作底图的精度提供保障,加上严格的质量管理措施,从而使普查采集图斑精度有较大提高。如此次普查采集水田、果园时,最小图斑对应的地面实地面积为400平方米;采集绿化林地时,城市地区最小图斑对应的实地面积为100平方米。而在土地调查中水田的最小上图面积为600平方米,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二类调查)中林地的最小上图面积为1亩(666.7平方米)。


此次地理国情普查监测成果将作为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底图,并进行每年的动态更新,形成全市基础空间信息“一张图”。今后其他的普查应该在这张图上进行叠加、更新,实现数据共享,避免重复建设。


有些调查数据与各部门公布的数据不一致,都是国普统计口径不同。比如河流,水务统计的标准是流域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本次普查的统计标准是长度大于500米,所有数据都与有关部门进行了校核,全都落地,今后还要在动态维护工作中进一步与各部门的数据进行整合。


Q

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已经结束,随着北京今后的发展变化,这次普查的成果会不会及时更新?

陶志红

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

副巡视员


你提的问题非常关键,虽然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虽然结束了,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变化,城市在不断变化,如果普查成果不及时更新,将难以满足城市发展对地理国情成果的需求


2017年4月,修订通过的新《测绘法》中明确要求依法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地理国情监测纳入常态化监测范畴。这样动态维护就有了法律的支撑,纳入了法治化轨道。


地理国情监测实际上是普查工作的一个延续。通过常态化的监测,可以保障数据的及时更新我市2017年已经开展了地理国情监测工作,今后要继续开展监测,形成常态化、定期维护这套数据,确保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今后这套系列数据将成为城市规划实施,城市体检和规划实施评估的重要技术支撑。


Q

北京市地理国情普查采用了哪些新技术,怎么保证数据成果质量?

杨伯刚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在普查整个过程中,如何使用先进的技术,如何保证成果的质量,这是我们在普查设计之初以及普查整个过程中,包括验收环节所有的专家都非常关心的问题。


在这次普查之中,我们在整个普查的生产采集过程和质量保证过程中,都力求有所创新。 在新技术这块,我们采用了大量先进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装备。


一是采用航空航天遥感技术,获取了高分辨率的卫星影像和航空遥感影像,在此基础之上制作了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大大提高了普查内容的采集效率和最后的成果精度。


二是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此基础之上,研发了地理国情数据半自动化采集方法,比如水面的提取,比如绿地的提取,都是通过自动方法所提取的,这样大大提高了采集速度和数据精度。


三是采用GPS技术,自主开发外业调绘软硬件平台,实现了内外业一体化,降低了外业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保证整个普查按时完成。


四是综合采用了时空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等先进技术,获得大量有用数据,支撑了数据建库、统计分析和监测应用各项工作,特别是在统计分析中,我们又采取了先进的数学模型,而且自主编制了数学模型,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综合统计分析和专题统计分析,大大提高了数据的使用价值,提升了社会效益。 


在整个普查过程中,还应用了无人机、车载激光建模测量系统、合成孔径雷达、超站仪等一系列的测绘前沿性新装备,保障了普查工作高效、准确开展。


从在质量管控来说,由于有时间节点要求,这次普查成果必须一次性验收合格,所以我们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成果的质量。


一是质量管理方面,严格按照国际标准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三体系管理,将按照和质量风险降低到最低。 


二是设计了一整套数据质量检验工艺流程,在生产作业每一个点,以及数据采集阶段和时点核准阶段都严格按照国家的行业标准进行检验,而且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增加了检查的比例,增加了检查的次数和增加了检查的人员,确保在生产过程中就让数据质量合格。


三是研发了基于规则库的数据检查软件,采用人机互动的技术,交叉采用多套质检软件反复检查,确保普查数据成果一次合格。


通过以上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和方法,我们最终普查成果通过了国家和北京第三方的质监机构的验收,优良率达到了99%,这次普查的数据成果质量可靠。


Q

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获得了这么丰富的成果,这些成果是否能共享?怎么共享?

吴万标

北京市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普查的数据来自于社会,肯定最后也要服务于社会。对于每一个普查来说,普查数据和普查成果的共享共用是发挥普查效用最重要的途径。


这次普查内容非常全面完整,数据也非常准确客观,形成基于空间丰富的普查成果,也得到国务院普查办和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在市政府审议普查成果的时候,也明确要求一定要利用好丰富的普查成果,使成果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整个普查成果共享共用来说,由于一些普查成果涉及到一些数据保密的问题,特别是基础数据,共享共用要采用分级共享的方式。作为地理普查成果的共享共用,还要制定相应的数据管理办法,要明确哪些成果可以共享共用,哪些成果是保密的,哪些可以公开的。 


同时也要制定相应的流程和要求,目的就是更好地保障普查数据的安全,更规范地应用普查数据。往往存在这个问题,我们在用数的时候,对于普查的原则内容方法可能了解不清楚,用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偏差。这些管理办法有利于我们媒体也好,社会公众也好,更好地、更规范用这些数据。



数据可以分三个层级提供

一是从全市层面来说这次边普查边应用,在普查过程中,已经围绕着编制和落实新一版城市总体规划、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中心工作和中心任务进行多方位或者综合、专题的统计分析,形成了有针对性的统计分析报告,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服务


二是为市委市政府各个部门和各区提供数据的共享和服务。从各区来说,普查办和规土委对各区政府提供其辖区范围内的普查数据,用于区国土空间管控、地理和社会资源管理;对市相关委办局提供全市基础数据及相应的专题数据,用于专业管理和各类调查普查。目的也是为了各个部门,各个委办局开展自己的调查,或者说开展自己的管理提供基础支撑。


我在这里顺便说一点,可能大家跑经济口的媒体都知道,前一段时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2018年我们国家要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北京也要开展。此前,我们已经跟规划国土委进行充分的沟通,我们要充分利用这次地理国情普查的成果,这就是应用很好的例子。普查数据也为多规合一提供统一的空间数据基础。


三是对社会的服务。前期规划国土委和普查办也制定相应的发布的前期准备工作,基于政府官网和“天地图·北京”网站向社会提供公众版成果,包括公共服务设施,比如厕所、应急避难场所、体育设施、文化场所等,这些数据是公开的,不涉密的,大家可以直接上网查看,可以享受普查的成果。


Q

这次地理国情普查有哪些典型的应用?

陶志红

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

副巡视员


这次普查数据成果非常丰富,应用的领域也是非常广泛的。我们从普查工作开展以来,根据国务院普查办“边普查、边监测、边应用”的要求,我们的普查成果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总体规划修编、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冬奥会冬残奥会规划建设、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


举例来说,这次总规修编用的底图就是普查的基础数据,还有城市副中心一系列规划,新机场等等,都是用的这套普查数据,今年各区要开展分区规划,还有控制性详细规划,这些都用得上这套数据。这是最新的,也是时效性比较好,比较精准的一套数据。 


二是在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中,我们用这套普查成果和规划审批数据进行了对比,准确的得到了违法用地、违法建筑的总量和空间分布情况,为拆违提供了数据。违建在哪儿,拆的怎么样,都可以监控,为政府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三是冬奥会高山滑雪道的规划设计也是用了我们这套数据。过去要在地形这么复杂的地方设计赛道,我们得爬上去测量,这次用了很精准的数字高程模型和无人机技术,就不用到实地去了,直接在模型上就可以模拟进行赛道的设计,也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


另外,像今年新一轮百万亩造林工程,也是用了我们这套基础数据,在哪儿可以植树造林,种了多少,明年再监测一下到底实施了多少,这个都可以用地理国情的数据进行监测和指导。


还有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建设项目的进展情况,规划实施情况,也是用这套数据来跟踪管理。像城市防灾减灾、应急保障,都可以提供服务。


在公众方面,主要通过天地图发布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和介绍,方便市民去使用公共服务设施未来在这个系统里还可以继续扩展我们的应用接口,把最新的很多公共设施都尽可能纳入进来,在天地图网上公布。比如今年准备做的无障碍设施,就想把它整合到数据库里,还有公共厕所、旅游景点、旅游线路、文物、历史建筑介绍分布情况,方便市民参观和游览。


应用非常广泛,我们这个库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欢迎大家以后多关注这套数据,谢谢大家。


请猛戳右边二维码






公众号ID



文章来自:北京规划国土

您现在看到的是 Upnews (规划头条)博客文章,本站作为自然资源与规划行业博客网站,仅记录与自然资源与规划行业相关信息,方便大家查询阅读。
END
本站无留言讨论功能。交流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知识星球”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
城市规划学社
每日分享,每周专题
专题PPT,交流社群
城市数据学社
数据新闻,数据申请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规划管理交流
规划管理,经验交流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规划搜索
规划云-规划行业搜索
规划搜索,规划知识图谱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权威解读 | 北京地理国情“一张图”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