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划笔记——推荐一则来自上海规土的文章,摘录如下:
导 语
3月16日发布有关“桥下空间”试点一“延安路高架、新虹桥中心花园段”的介绍后,有粉丝点评说“春天到了,天气暖了,去新虹桥中心花园散步的时候,可以顺便看试点一的现状”……
那今天,公众号推出试点二的详情与设计任务书,我们建议“春天到了,去中山公园约会的时候,可以顺便看试点二的现状哟~”
“桥下空间”的试点二选取了在轨道3、4号线凯旋路高架的长宁路至武夷路段。
轨道交通3、4号线由老沪杭铁路内环线和淞沪铁路改建而来,于90年代末开工建设,2000年底3号线一期开始运营,2006年实现3、4号线共线运营与延伸段建设,是上海中心城区内为数不多以高架为主的地铁线路。
轨道交通3、4号线区位图
设计基地以长宁路和武夷路为界线,基地北端接3、4号线中山公园站,同站可换乘2号线,是重要的交通换乘节点。
写字楼与商场在周边的中山公园商圈聚集,是上海中心城区西部重要交通枢纽型商圈,在上、下班高峰期间和节假日客流高峰尤为明显。沿轨道往南,周边地块多以住宅小区为主。
轨道交通3、4号线凯旋路段
轨道交通3、4号线于长宁路与武夷路之间的路段长度约580米,宽度在20到30米不等,主要由三个狭长的岛式空间组成,目前分别用作中山公园站下空间,对社会车辆开放的租车与停车场以及绿化隔离带使用。
除绿化隔离带外,四周大多设沿四周设有围栏和挡板,行人不可进入,桥下建筑多为市政用房。将来基地西侧的长宁来福士广场到中山公园站将以二层连廊连接,形成地下、地面、空中的立体交通格局。
本次试点方案征集以中山公园站点以南至安化路、以及近武夷路的市政用房区域为重点设计范围,目前主要用作租车与停车场、市政用房;长宁路至武夷路段作为整体研究范围,全长约580米。
基地范围
桥下空间净高约5.5米,一排四个墩柱主要作为高架轨道的主要支撑结构,柱间横向距离约3米,一跨27米,空间可利用条件较好。高架下两侧有人行道,往延安西路方向较宽,往中山公园方向较窄,人行道上植有行道树和绿化带,停车场与人行道之间由灌木和围栏作为分隔。
基地内视角索引
索引图中数字编号指凯旋路东侧向西看的视?
视角1:轨道交通3、4号线中山公园站。地面设出入口和站前广场,高峰时段人流量大,等候过街时人、非机动车明显拥堵。
视角2: 围栏内为租车公司使用,是其中一个车行出入口。该段高架下空间两侧设围栏,围栏与人行道之间有绿化带分隔。
视角3:该段围栏内供社会车辆停放的停车场。因为结构之间跨度大,所以主要空间作停车用。
视角4:凯旋路安化路转角,有转弯车道。
视角5:此处属于重点设计范围,有垃圾转运站。
视角6:凯旋路武夷路转角。
索引图中字母编号指凯旋路西侧向东看的视?
视角A:中山公园站点与租车之间区域,供人行穿过。围绕该区域有大量非机动车停放,以外卖车辆为主。
视角B:围栏内是供社会车辆停放的停车场。与人行道之间设围栏分割。人行道绿化带之间共享单车乱停放现象较为严重。
视角C:凯旋路安化路转角。转角处设绿化带,高架柱上植有爬藤类植物。
视角D:高架轨道在靠近武夷路方向分为两股,
此处桥下空间主要作绿化带用。
视角E:此处两条轨道下的支撑结构变为单柱。其中一条轨道在人行道上方,支撑柱也落在人行道上。
本次试点方案征集需把握以下几个设计原则:
一、经济实用:
本次征集活动目的是为试点的更新实施选出可行性建设方案,需要操作性强、功能适宜、建设经费合理控制。原则上不宜进行道路红线调整,如需调整应提供合理策略;在不影响高架结构构件的情况下,可通过拆除、改建或加建既有构筑物的方式,适当增加必要的公益性便民服务设施用房,其他建筑不建议新建。
二、环境友好:
桥下空间多为人们忽略的城市“灰色空间”,常为废物堆积、照明微弱、噪声尾气环绕。本次征集活动试图通过试点实践,运用绿化景观设计、照明设计、铺装设计等多种手段为“灰色空间”带来更好的人居环境,为城市街区带来新的生机。
三、激发活力:
目前桥下空间承载的功能零散,大多是解决临时需求;环境单一,缺乏人情味与活力,鲜少吸引人停留活动。征集活动期望通过优美的公共艺术设计、灵活的空间使用方式、趣味的活动设施设置等,有效激活桥下的公共空间。
本次试点包含两个范围设计任务:
一、研究范围任务:
轨道交通3、4号线凯旋路段长宁路至武夷路,全长约580米。
结合试点周边交通站点、业态、人群等,对该范围内的高架下空间的远期发展提出指导性建议,为建设部门拓展思路、有序推进高架下空间的持续更新利用,将高架下空间作为弥合不同地块功能、服务不同使用人群的有效手段。其中对站点人流的疏导、空间使用的完整性是关注重点。
设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全线功能布局、空间使用方式、与周边环境衔接关系、绿化布局、交通流线组织、配套服务设施布局等。
二、重点设计范围任务:
重点设计方案需与整体研究思路一致,在此基础上结合范围内现有高架下空间及场地、现有的设备用房、服务用房、景观绿化等条件,提出创新性与操作性并重的改造方案,旨在指导近期建设实施。
1. 功能与活动策划:结合区域位置与周边环境,为高架桥下空间探索更为适宜的功能业态、空间使用方式,为周边的办公、居住人群以及站点的通勤人群提供更丰富、更多样化的活动场所。
2. 基础服务设施设计:为周边人群提供运动、休闲等活动场所,便民服务等配套设施。需考虑不同时段、不同人群使用需求的差异与同质,尽可能使桥下空间得到时段与空间上的充分利用。
3.绿化景观设计:体现生态环境友好的绿化种植设计,体现空间特色、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设计,如铺地、灯光照明、街道家具或其他公共环境艺术。
近武夷路的市政用房区域,希望保留环卫设施的功能,通过空间整理和景观提升,改善现有市政设施的环境品质。
4.交通组织设计:合理组织人行、非机动车、机动车流线,为地区提供更为开敞包容的空间;对于现状已有的停车位提出有效改善策略。
一、图纸要求:
2-3张横版A1图纸(尺寸594mm×841mm,电子文件jpg或pdf格式,精度300dpi),研究范围和重点设计范围至少各占一张。
版面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各类分析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轴测图、效果图等,辅以文字说明。可自选体现重点设计范围内的重要节点做放大平面,比例为1:50;其他设计图纸比例不限,要求能清晰、完整地表达设计意图为原则,由设计师和艺术家自行确定。
其他文字、汇报、演示等文件可作为附件提供。
二、文字说明要求:
说明宜图文并茂,包含项目建设造价预算,采用中文,度量单位采用国际通用的公制单位。
*方案提交成果需同时包含任务一“整体研究”与任务二“重点设计”,否则视为无效。
*方案评审将根据提交作品情况,确定具体方式。
报名截止时间:4月7日 23:59
报名方式:编辑信息“姓名+职业+电话+邮箱+所选试点”发送至邮箱:walking_sh@sdpcus.com
*设计师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一个或多个试点报名均可。
*报名后主办方将于2个工作日内回复邮件确认报名成功,并在4月15日之前通过邮件向报名者发放设计资料包,通知后续活动,敬请关注。
*设计资料包内容包括所选试点的设计任务书、基地地形图CAD的EPS文件、地形图保密协议。若您需要CAD文件,请在保密协议签名后扫描成清晰可辨认的照片,将扫描照片发送至联系邮箱,主办方可提供CAD 文件。
文章来自:上海规土
专题PPT,交流社群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微更新】试点二:轨道交通3、4号线凯旋路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