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申城美】做一个有情怀、有担当的规划工作者——市规划国土资源局熊健同志先进事迹

本文关键词推荐标签
中国 社区 规划 边界 办公 上海 开发 国家 居住 调查 行业 技术 案例 管理 空间规划 系统 会议 如何 国土资源局 设计 空间 开发边界 专项 活动 社区生活圈 模式 城市 通知 空间规划体系 行政 轨道 区域 生活圈 战略 融合 弹性 研究 多规合一 开放 市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学习 总规 生态 平台 城市创新 书记 方案 背景 海绵 编制 市政 国际
🔊 提醒:这是一篇2017年发布的文章,由于机构改革的原因,请注意内容的时效性。

📝 规划笔记——推荐一则来自上海规土的文章,摘录如下:


城市规划为一座城市描绘蓝图、浸染底色、注入温度,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


上海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以下简称“上海2040”)是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后,第一个展望至2040年并向国务院报批的超大城市总规;是在上海进入城市转型的战略机遇期和关键攻坚期,对城市功能和空间格局进行的一次重大的战略调整和优化;是关乎上海城市未来25年发展、关系两千多万市民未来居住生活的宏观性、前瞻性、战略性规划,地位重要、意义重大。能够有幸参与编制,是让一名城市规划工作者终生引以为傲的经历。熊健,不仅亲眼见证了“上海2040”的诞生,而且还作为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秘书处负责人全程参与其中。


不同于熊健之前参与过的任何一次城市规划,“上海2040”包含了未来城市的发展目标、总体空间格局、关键性设施等方方面面内容,覆盖领域之广,时间跨度之长、涵盖内容之多,编制难度之大,在国内首屈一指。为推进这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共有40个团队参与其中进行战略议题研究,市政府22个委办局开展28个专项规划,16个区政府同步推进各区规划编制,4家编制单位联合进行最终成果编制。考虑到工作团队众多、人员队伍庞大、协调任务艰巨,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决定,专门成立秘书处和战略研究、专项规划、公众参与、区县联络等4个工作小组,其中,秘书处主要负责统筹协调工作,由市规划国土资源局总规处处长熊健兼任负责人。


如果说“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是对基层工作模式的描述,那么“上下千根线、中间一根针”则是对秘书处工作的概括。秘书处对上承接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以及国家相关部委;横向协调市政府40个委办局和16个区,对下指导各研究团队和4个成果编制单位,对外还要负责大量的社会沟通联络工作,以及技术保障、法律保障任务。一针穿千线,如何理清纷繁复杂的工作头绪,选准工作的突破口和着力点,这是熊健和她的团队一直思考的问题。


“只有读懂吃透上级精神,我们才能把准工作方向。”在第一次秘书处碰头会上,面对少数同志迷茫和疑虑,熊健给出了掷地有声的回答。她交给大家第一项任务就是认真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五大发展理念”、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城市建设的指示要求。“只有我们秘书处首先把思想统一到上级的决策部署上来,才能协调带动其他团队抓好贯彻落实”,这已成为秘书处同志的自觉认识。


在总规编制工作伊始,熊健就带领秘书处开展了“总规沙龙”活动,邀请知名专家、专题研究负责人、相关部门和研究单位负责人,为“上海2040”编制团队进行专题讲座,就国家重大政策、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重要研究成果等进行学术交流和专题研讨,两年多时间,共举办了近20次专题讲座和论坛,她还利用碰头会、研讨会等时机,第一时间向各工作团队通报上级部署要求,及时让大家了解掌握上级的最新指示,把握工作的动向。


韩正书记在市第六次规划土地工作会议上提出“空间留白”的要求后,秘书处就立即组织学习宣传,有效凝聚了各个团队的思想共识,推进了工作的开展。“上海2040”编制过程中,研究团队就充分贯彻了“空间留白”这一要求,创新性地提出在城市开发边界内划定战略预留区,为超大城市未来发展留足稀缺资源和战略空间。


“推进大项工作,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这是熊健工作多年的体会。在贯彻落实中央“多规合一”工作要求的背景下,怎样更好地统筹协调各个单位工作?工作实践中形成的项目化管理方法被她运用到了秘书处的工作中:根据工作职能细化责任区分,量化工作目标、人员投入和成果产出;根据项目时限划分工作阶段、倒推工作节点,设立项目里程碑;根据各阶段成果质量,科学总结经验得失,优化后续工作,在这一管理方法的推动下,“上海2040”的编制工作始终在预定的轨道上平稳前行。


项目化管理的背后,需要的是以对各个团队工作内容的熟悉、工作进程的掌握、工作方式的了解作为支撑,大量专业细致的工作作为铺垫。每隔一周、每逢重要工作节点,熊健都会通过工作例会与各个团队沟通工作进展情况、更新项目甘特图、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节奏,使之相互配合、统筹推进,平时,她紧密跟踪各个团队的研究进展,凭借自身的专业敏感性,准确把握其中的研究方向、主要观点,并根据推进过程中的新情况及时调整工作安排。针对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四家单位共同合作、联合编制的实际,熊健带领秘书处,充分发挥技术组织和统筹作用,通过多轮起草技术要点、“一对一”指导等方式,使各家单位的优势和特长得到了充分彰显。这种业务行政主管部门引导规划技术编制团队的工作模式得到了全国规划同行的认可和称赞。


在各个团队通力协作配合下,“上海2040”构建了“两规融合、多规合一”的空间规划体系,归并形成总体、单元、详细等三个层次,有效将总体规划的战略目标和策略逐层落实到了区县总体规划、新市镇总体规划以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当中。


“沟通协调工作绝不是打打电话、发发通知那么简单。”熊健反复向秘书处的同志们灌输这一观念,她始终认为沟通协调的背后是思想的交流,观念的碰撞和价值的追求,必须立足实干、清楚实况、倾听实情。


新一轮总规秉承“开门办规划”的理念,组织编制方式要从单纯的政府主导向组织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从单纯注重制定技术方案向注重沟通协商的转变,除了要充分发动研究力量参与规划编制,还需要听取和协调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意见,意见征询对象纵向贯穿中央、长三角、市、区各个层面,横向涉及政府、专家、市民、社会团体各种类型,沟通协调的工作量极为庞大。面对困难,熊健和她的团队没有瞻前顾后、畏葸不前,而是主动担当、迎难而上,凭着规土人“三守三求”(守土、守规、守德,求实、求新、求进)的劲头,出色地完成这一任务。


对于“上海2040”编制工作,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以及国家相关部委高度关注,期间,召开重大决策会议听取汇报不下50余次。每次会议前期,熊健都组织秘书处的同志精心准备汇报材料,在汇报的方向、思路和关键性问题上反复磨合,并且亲自修改把关。2016年10月20日,十届市委十三次全会专题审议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会议收集到280位与会人员约350条意见。当晚,熊健就带领工作团队连夜对意见进行研究整理,通过认真细致的工作,有力助推了总规审议报批工作。


为充分征求社会各方面对“上海2040”意见建议,秘书处和各工作小组先后累计举办专题研讨会、论坛讲座、座谈会、意见征询会等40余场会议;邀请15位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社会知名人士组成总规公众咨询团,全过程全方位参与规划编制,对重大问题和关键成果提供咨询;广泛开展“上海,我的2040”愿景调查,对象覆盖了不同国籍、不同职业类型、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共收集问卷16000余份、书面意见3200余条。对于编制过程中收集的每一条意见,及时组织编制团队研究吸纳。通过深入细致的沟通协调,有效把群众的期盼和诉求反映到了城市发展目标当中。


为了方便公众读懂“上海2040”,熊健带领秘书处始终坚持 “以方便公众为导向”,大胆创新,转变规划成果表达形式,将规划文本、说明、图集、表格合一,去除繁杂的描述性、研究性、过程性内容,将专业技术内容转变为政策性文件表达,对规划的封面形式、图纸图例、文字排版和新媒体界面等进行深度整理,做到了用一个本子将现状问题、规划思路和最终方案等,向公众连贯表述清楚。他们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草案)》等两篇文章阅读量超过120万,收到了良好效果。“上海2040”总规成果也已经成为创新案例,被住建部和规划行业协会纳入全国规划培训课件。


说起参与“上海2040”编制的感受,熊健谈了三点体会。

 


“我是一个幸运儿。”回首 “上海2040” 编制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熊健首先谈及的不是工作的繁重艰辛,而是“幸运”二字。事实确如熊健所说,且不论参与“上海2040”对于一名城市规划工作者的成长和履历意味着什么,单从时间上看,这样的机会也是稍纵即逝,因为“上海2040”可能是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内,最后一次从全局层面对上海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进行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这样的机遇绝无仅有。


熊健的幸运似乎不止于此,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参与编制,就像走进了一座思想的宝库”,把“上海2040”比作宝库毫不为过,它的编制举全市之力,凝聚着众多政府部门、大量专业团队、无数专家学者的思想智慧。“底线约束、内涵发展、弹性适应”“15分钟社区生活圈”“网络化、多中心、组团式、集约型区域空间格局”…… 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视角如潮水般涌来,让作为秘书处负责人的熊健应接不暇,无数思维碰撞的火花照亮了她的脑海,熊健就像一块不知疲倦的海绵,如饥似渴地学习吸收着新的知识。


 “我的职责就是坚守”。随着编制工作的展开,熊健愈发感到了肩头担子沉甸甸的压力。压力,来自于对形势任务的准确判断和对差距不足的清醒认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规划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理念新精神,市委市政府也对上海总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与之相比,规划工作实际还存在很大差距;市党代会报告和“上海2040”提出了“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和“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的城市发展目标,必须按照“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标准加以落实,而距离这一要求,规划工作同样存在很大差距;国内外大都市在规划工作方面有很多的创新和实践,这些经验必须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去学习借鉴、必须更加紧密地结合上海实际去转化运用,这一方面的工作也亟待加强和改进。


 “之所以坚持这份事业二十多年,是因为规划工作充满了压力和挑战,每一次的任务都不相同,每一次都是新的挑战。” 熊健是一个了乐于接受挑战的人,压力越大、动力越足。她曾历任徐汇区规划局建管科科长、市规划局规划处副处长、市规土局详规处副处长、信访办主任兼办公室副主任、总规处处长等职务,这些岗位专业方向相互迥异、工作重心相去甚远,但她总能走出一条新路,干得有声有色,这次作为秘书处的负责人,同样也不例外。面对压力和挑战,熊健没有退缩,而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运用创新思维、努力协调各方资源,有力有序推进工作、出色完成了任务。


压力的支撑是情怀,坚强的背后是坚守。支持熊健扛住压力、完成“上海2040”编制工作的,绝不仅仅是她不服输的性格。“一个合格的城市规划工作者,心里要住着一座理想的城市,我们今天完成的每一份规划,将来都会变成这座城市的肌肉和骨骼。”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熊健从未放弃过自己的原则底线,对待每一个岗位和工作,从未降低过自己的标准要求。承担一项任务,就要按照岗位职责不折不扣地去履行,就是这样简单质朴的道理,成为了熊健和她秘书处的同事们始终坚守的工作准则和信条。


“组织和团队就是我的依靠。”最让熊健感动的是,“上海2040”编制期间,市规土局领导和全局同志给予了她全力的支持和帮助,局专门制定了《关于开展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局系统内部组织方案》,并遴选精兵强将充实到秘书处团队中,每当得知秘书处工作遇到梗阻和瓶颈,局领导都会专门召开协调会和推进会,帮助熊健他们理思路、找办法、定对策,甚至带着他们到有关单位去上门协调工作。局领导的关心和同志们的支持,是我们参与“上海2040 ”编制工作比较顺利、没有走大的弯路的重要原因,这是秘书处同志们总结经验时的普遍感受。


规划工作是集体作战,必须有一个过硬的团队。无论在哪个部门工作,熊健都一贯注重团队建设,关心部门同志,尤其是重视对年轻同志的培养。她始终认为,在待遇和纪律“紧约束”的形势要求下,只有想方设法让年轻公务员工作上有成就感、自身价值有提升,才能真正培养人才、造就人才、留住人才。为此,作为总规处支部书记和秘书处临时党支部副书记的她,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作用,创建了“党建活动+”的支部建设品牌:“+业务工作”,将党建工作和重点工作融合起来,在业务管理中注入党建灵魂,聚焦区总规、镇总规、单元规划、专项规划、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等市委市政府和局重点工作,与区规土局、镇政府、项目单位等联合组成各重点工作项目党小组,共同研究攻关,有力保障了重点工作完成;“+学习教育”,以党支部作为党员学习的主阵地,将理论和实践、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结合起来,组织开展“总规沙龙” “丈量2040”等多种形式的支部学习活动,鼓励党员走出办公室,深入现场,创建“学习型、创新型、开放型”的交流平台,营造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工作氛围,打造“永不下课的学习教育课堂”;“+队伍建设”,建章立制和人文关怀“软硬”结合,凝聚人心,培养了一支党性觉悟高、业务知识过硬、执行力强的队伍,为“上海2040”编制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站在上海城市创新转型发展的历史新起点上,熊健和她的同事们正以实干实绩彰显新时期上海规划人的精神风貌,为实现伟大中国梦和上海社会主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目标奉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文章来自:上海规土

您现在看到的是 Upnews (规划头条)博客文章,本站作为自然资源与规划行业博客网站,仅记录与自然资源与规划行业相关信息,方便大家查询阅读。
END
本站无留言讨论功能。交流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知识星球”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
城市规划学社
每日分享,每周专题
专题PPT,交流社群
城市数据学社
数据新闻,数据申请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规划管理交流
规划管理,经验交流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规划搜索
规划云-规划行业搜索
规划搜索,规划知识图谱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中国梦申城美】做一个有情怀、有担当的规划工作者——市规划国土资源局熊健同志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