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角】城市温度丨12座慢行桥将打通黄浦江东岸断点,你想漫步、跑步还是骑自行车?

本文关键词推荐标签
规划 上海 技术 建筑 设计 空间 环境 片区 公共空间 融合 研究 开放 结构 方案 特色 步行 交通 市政 综合交通 国际
🔊 提醒:这是一篇2017年发布的文章,由于机构改革的原因,请注意内容的时效性。

📝 规划笔记——推荐一则来自上海规土的文章,摘录如下:


这12座园桥不仅风格迥异、造型新颖,而且起到了连接贯通的交通功能,着重突出“慢行”理念,将漫步、跑道和自行车道三线合一。

2017年底,黄浦江两岸45公里公共空间将基本实现贯通开放。在黄浦江东岸,12座突出慢行理念的园桥,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将于年底陆续完工,打通东岸断点。 

园桥,是指将绿地、建筑、河道景观融为一体的桥梁。与过去桥梁的主要功能为车行不同,这12座园桥不仅风格迥异、造型新颖,起到了连接贯通浦江岸线的交通功能,而且着重突出“慢行”理念,将步行道、跑道和自行车道三线合一。 

黄浦江东岸贯通园桥一览 

“慢行+桥梁”的设计理念,上海可谓先行先试。这些全新理念的桥梁,是啥样的? 


慢行桥兼备美观和功能性

“桥梁工程是百年大计,必须有超长的使用寿命和超强的可靠性。”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设计与承建了其中的9座园桥,分别是跨洋泾港、白莲泾、倪家浜、川杨河、三林北港、三林塘港园桥以及跨其昌栈、泰同栈、杨家渡轮渡园桥,并对另外3座桥梁进行方案指导和把关。该院综合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戴伟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在设计、承建园桥过程中,结构的经久耐用是首要要求,所以园桥统一采用钢结构,目标是使用寿命长达50年至100年。在此基础上,每座园桥的设计采用国际征集的方式,并引入了全国最领先的技术作为支撑,造型也各具风格。 

川杨河园桥是全部园桥中规模最大、也是最具特色的一座慢行桥梁,主跨径达到165米。川杨河园桥承担着通航功能,为了给过往船只预留连续的航道空间,这座园桥在全国范围内,首次采用了背索桁架结合体系的结构一跨过河,结构形式采用悬索桥和桁架桥的“结合版”。主跨桁架上弦杆代替悬索桥主缆,桁架斜杆代替吊杆,桥梁整体新颖轻巧,与老川杨河桥拱圈视角上基本不遮挡,造型匹配,富有力度美。 

采用背索桁架结合的川杨路园桥,与不远处的耀华路川杨河桥,既能融合又各有特点 


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

园桥既要有特色,又不能过于“突兀”,导致打乱沿岸整体景观的塑造。这个尺寸怎么把握?位于三林片区的两座园桥,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量了周边环境特征。 

三林片区拥有特色徽派建筑,要和这一建筑景观相融合,三林北港园桥采用了“翼云桥”理念,桥梁非常简洁实用、简洁轻盈,避免了对现有建筑视线的遮挡和影响。桥梁主体结构为三跨连续梁桥结构,主跨一跨过河,桥身与扶手使用钢板焊接,接缝磨平,外部使用金属氟碳喷涂材料。桥面使用彩色陶粒地面,自行车道和步行道也是用颜色和颗粒进行区分。 

三林北港园桥设计简单,避免遮挡周边建筑,桥面用色彩和颗粒对步道与骑行道进行了区分 

而三林塘港桥借用了徽派建筑的理念和元素,在结构设计上,突出了小桥流水的曲径风格,色彩和周边环境形成统一。桥梁采用钢结构曲线连续梁形式,桥身采用箱型梁结构,简洁明快。金属板包裹后打磨剖光喷涂灰色涂料,与周边环境融合较好。 

采用徽派建筑风格的三林塘港园桥 

白莲泾园桥采用曲线设计,紧紧贴住距离不远的世博大道白莲泾桥,使两座桥在视觉效果上更加一致 

除了自然河道上的桥梁,轮渡站、厂区等多个“堵点”也需要用园桥进行连接。其昌栈、泰同栈、杨家渡三座园桥和原有建筑的二层空间“无缝衔接”,形成了独特的公共空间。 

打通轮渡站和厂区的其昌栈园桥、泰同栈园桥和杨家渡园桥,与原有建筑的二层直接打通,塑造出独特的公共空间 


给人们提供“驻足拍照的空间” 

一座慢行桥,要考虑行人安全,还要有更多人性化的细节。“慢行理念正在带动造桥人的设计思路转变。”戴伟认为,在实用和经济之外,造桥越来越关注“细节”,“我们会考虑,什么样的设计为行人们提供驻足拍照的空间,什么样的设计能让行人们更舒适?”因此,9座园桥的中间或两侧均留出较大空间,供行人们驻足休憩。 

对于园桥中规模最小的倪家浜桥,设计者同样精巧构思,利用高低拱将人车进行分流。桥梁外侧的拱桥靠近黄浦江,较高的坡度适合漫步观赏江景。内侧吊桥弧度较小,适合骑行。整座桥梁还罩上了一层玻璃,不仅美观,而且为人们提供了休憩驻足的空间。 

体量最小的倪家浜园桥采用人车(自行车)分离的手法,全桥加盖玻璃罩,保证安全性 

洋泾港桥突破了传统桥梁的概念,把步行和骑行道进行分离,利用桥梁的桁架错位高低布置,步行道在上,让行人的视觉观感更远,可以近距离观赏到黄浦江景。同时下一层的骑行道的坡度减缓,形式简洁、轻巧,营造出舒适感。 

洋泾港园桥的步行道与骑行道相分离,行人可以在更高视野观赏江景 

(栏目主编:张奕,作者:戚颖璞,题图与内文图来源:东岸集团提供,图片编辑:项建英,编辑邮箱:shgcggkj@126.com)



文章来自:上海规土

您现在看到的是 Upnews (规划头条)博客文章,本站作为自然资源与规划行业博客网站,仅记录与自然资源与规划行业相关信息,方便大家查询阅读。
END
本站无留言讨论功能。交流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知识星球”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
城市规划学社
每日分享,每周专题
专题PPT,交流社群
城市数据学社
数据新闻,数据申请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规划管理交流
规划管理,经验交流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规划搜索
规划云-规划行业搜索
规划搜索,规划知识图谱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媒体视角】城市温度丨12座慢行桥将打通黄浦江东岸断点,你想漫步、跑步还是骑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