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划笔记——推荐一则来自上海规土的文章,摘录如下:
上海
在风貌艺术地图中,已经把推荐景点串联起来并配有详细图文介绍。还等什么呢?刷着风貌艺术地图上车吧~
风貌艺术地图网页版搭载在上海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促进中心网站上http://www.sdpcus.cn/,手机版搭载在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公众号上。
刷起来吧~~~
第一站:黄渡路(原名:黄陆路)
No.1 李白烈士故居
老式洋房
黄渡路107弄15号
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1945年至1948年,李白被派到上海搞秘密电台工作,和夫人裘慧英携子住在洋房的北屋三楼,党的地下秘密电台设置在小阁楼上。现一楼二楼辟为烈士事迹陈列室,三楼恢复成当年的居室原貌。
第二站:四川北路(原名:北四川路)
No.2 内山书店旧址
建于1928年
日本建筑风格的假三层楼房
四川北路2050号
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内山书店由日本侨民内山完造于1917年创建,1929年迁至此。书店出售进步书籍,鲁迅及进步文化人士常来书店购书、漫谈、会客,所以此地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桥梁。现为民居。
No.3 拉摩斯公寓
建于1920年
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建筑特征
四川北路2079-2099号
虹口区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因系英国人拉摩斯投资,故名拉摩斯公寓。鲁迅曾于1930年至1933年在2093号三楼四室居住,并在此会见红军将领陈赓和掩护瞿秋白夫妇。
No.4 中共中央联络处旧址
四川北路1953弄永安里135号 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1928年,正在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布尔塞维克》编辑部工作的黄玠然受命在这里建立了一个中央开会联络的机关。中央领导同志曾在这里阅办文件、开展会议、商量工作等。
No.5 周恩来同志在沪早期革命活动旧址
四川北路1953弄永安里44号 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1925年至1931年期间,周恩来的二伯父和二伯母、周恩来的生父、周尔鎏的舅公、周尔鎏的父母及周尔鎏先后居住在此。1927年至1931年期间,周恩来也曾在此居住过。
第三站:山阴路(原名:施高塔路)
(整条山阴路上,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兴建的里弄住房和花园住宅占了90%以上,汇集了20世纪住宅的各种类型,堪称活的上海近代民宅博物馆。在还没有车水马龙的年代,山阴路清静的居住环境,用现在的话说,是大城市中的一个宜居地区。)
No.6 千爱里
建于1928年
日式新里弄房住宅
山阴路2弄
优秀历史建筑
简介:砖木结构,红瓦坡顶,水泥拉毛墙面,木门窗,各单元都有较大的庭院,系日商东亚兴业株式会社产业。取名千爱里,有“爱及千家”之意。
No.7 恒丰里
建于1920年代早期
早期石库门里弄及花园住宅
山阴路69弄32-108号、85弄1-31号
优秀历史建筑
简介:山阴路69弄称为老恒丰里,为早期石库门里弄,石库门门头的式样有弧形和三角形的两种。山阴路85弄为新恒丰里,清水红砖外墙,局部做简化的古典装饰和柱式。
No.8 1927年中共江苏省委旧址
建于1905年
山阴路69弄90号
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1926年,中央党校设该处;1927年,为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指挥部联络点;“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陈延年奉中共指示,来沪接任江浙区委书记,在该处设立办公机关;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撤消江浙区委、分别成立中共江苏省委和浙江省委的决定后,该处为江苏省委机关。
No.9 留青小筑
建于1937年
典型新广式里弄住宅
山阴路112-124弄
市级保护建筑
简介:留青小筑是面对面和背靠背的对称式格局设计的新式里弄,极为罕见。
No.10 大陆新村
建于1932年
典型上海新式里弄
山阴路132、144、156、168、180、192弄
优秀历史建筑
简介:由当时的大陆银行上海信托部投资建造。共6排清水红砖墙的3层楼房,每个单元都有小庭院、矮墙,独门进出。
No.11 鲁迅故居
建于1932年
典型上海新式里弄
山阴路132弄9号
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1933年4月11日,鲁迅先生通过内山完造以内山书店职员名义租赁此地居住,这里成为一代文化巨匠1933年至1936年逝世前居住和工作的寓所。1951年1月鲁迅故居恢复原貌向公众开放。
No.12 东照里
建于1920年
早期的新式里弄
山阴路133弄
优秀历史建筑
简介:住宅形体简单,环境幽静,主房朝南,强调通风和采光效果。外形参照日式建筑,取消石库门门楼,改为矮墙、小铁门,天井改为小花园,墙面水刷石划块勾缝,部分山墙为干粘鹅卵石粉刷。
No.13 瞿秋白寓所旧址
建于1920年
早期的新式里弄
山阴路133弄12号
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1933年,鲁迅托内山完造租下2楼的亭子间给瞿秋白夫妇居住。当时鲁迅几乎每天都会来这里和瞿秋白谈论政治、时事、文艺各方面的事情。瞿秋白在这里完成了《鲁迅杂感选集》的编选,对鲁迅的思想及杂文作了精辟论述。
第四站:多伦路(原名:窦乐安路)
(多伦路上不仅留存着许多具有异国风情的建筑,还保存着众多享誉中外的文化名人故居,同时,它还是30年代上海左翼作家活动的中心地带。这是一条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的独特路段,被誉为“现代文化重镇”。)
No.14 多伦路250号住宅
建于1924年
阿拉伯风格
多伦路250号
优秀历史建筑、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该建筑呈圆顶,尖塔,马蹄形拱,石造花窗格,釉面砖镶嵌。住宅在正门入口及弧形外墙的窗框都有带马蹄形连续拱的图案。该建筑曾是孔祥熙沪上三处豪居之一。
No.15 白公馆
建于20世纪20年代
法国新古典主义样式
多伦路210号
优秀历史建筑
简介:气势壮观,建筑平面呈凸字形,主立面对称构图,南面正中凸出部分为4根两层通高的变形巨柱形成开敞柱廊。抗战胜利后这里曾作当年南京国民政府国防部部长白崇禧的寓所,人称“白公馆”。现在这里是海军411医院的指定体检机构。
No.16 中共“四大”史料陈列馆旧址
建于1924年
西班牙式独立住宅
多伦路215号
优秀历史建筑
简介:由广东商人李观森请美国设计师建造的。外观呈多坡红色菱形瓦屋顶,简洁的门窗、阳台铁艺护栏以及二楼露台、门廊的仿古罗马陶立克式的柱子都反映出西班牙建筑特征。
No.17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原中华艺术大学)
欧洲传统民居风格
多伦路201弄2号
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1925年由陈望道、陈抱一等人在此创办中华艺术大学。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这里成为培养进步文化人才的场所。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就在这里的底层大教堂秘密举行。
No.18 鸿德堂
建于1928年
中国宫殿式建筑
多伦路59号
优秀历史建筑
简介:从外表看,这是一幢宏伟的中国宫殿式建筑,青瓦青砖红柱,具有飞檐挂角的传统风格。但其实这是一座基督教堂,是为纪念美国传教士费启鸿为中华基督教和中国文化事业所做出的贡献。
(2006年1月初,鲁迅等文化名人的10座雕塑在多伦路上全部安装落成,成为上海文化时空中一个熠熠生辉的亮点。这一系列雕塑用青铜铸造,均由当代著名雕塑家精心塑造,将历史与环境融为一体,充分表达了人们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的尊重。这10座雕塑在落成后的第二年就获得了全国优秀城市雕塑大奖。)
第五站:溧阳路(原名:狄思威路)
(四平路以西的溧阳路,有48幢花园洋房。这些花园洋房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建造的,英国建筑风格。均列为上海市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是目前上海体量最大,保护最好的花园住宅群体。这种住宅庭院绿地较大,一般以间半,双间式居多,大多数为三四层,注重朝向采光和细部装饰,建筑外观为圆筒瓦顶和近代立体式。大多有两个门牌号,从中轴线划开,两户人家分享一栋花园别墅,在今天则被人们称为“双拼联体别墅”。)
No.19 鲁迅存书室旧址
建于1920年
新式里弄
溧阳路1359号
上海市纪念地点
简介:1933年至1936年间,鲁迅曾以内山书店店员镰田诚一的名义租下此屋作为秘密藏书室,藏书约6000册,其中包括瞿秋白文稿、柔石的遗著及纪念物等。建国后,鲁迅绝大部分藏书由北京鲁迅故居保存,故上海鲁迅存书室未曾恢复。存书室现为民居,外观已有改变。
No.20 郭沫若旧居
日式洋房
溧阳路1269号
优秀历史建筑
简介:1946年郭沫若入住时把2楼作为卧室兼工作室,底层为会客室。当时这里是上海民主人士联络处之一,邓颖超等曾在此招待文化界人士;进步文化人士曾在此为朱德同志60寿辰举行庆祝会。
更多清晰详细的图文信息,请戳文末“阅读原文”,进入网站后,点击“推荐线路”版块。
文章来自:上海规土
专题PPT,交流社群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风貌艺术地图】欢迎乘坐山阴路风貌区路段的复古号小火车,走近上世纪上半年代的名人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