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上海:划定建设用地“红线”,倒逼减量增效发展

本文关键词推荐标签
耕地 工业 规划 上海 国家 开发 用地 存量 管理 如何 国土资源局 空间 环境 城市 模式 区域 总体规划 可持续 结构 背景 可持续发展
🔊 提醒:这是一篇2017年发布的文章,由于机构改革的原因,请注意内容的时效性。

📝 规划笔记——推荐一则来自上海规土的文章,摘录如下:


编者按:人多地少,土地的后备资源有限,作为特大型城市,上海的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尤为突出。目前上海建设用地的规模超过3100平方公里,“十三五”规划当中,上海明确到2020年建设用地总量要控制在3185平方公里,比国家下达的3226平方公里还减少了41平方公里。土地红线已经明确,上海城市未来的发展空间又该如何拓展?春节期间,上海电视台在绿色“十三五”系列节目中进行了专题报道:


这里是松江区的新浜镇,现有建设用地数量1024公顷,而按照上海2040总体规划,镇里建设用地面积近733公顷,这意味着要在现有基础上减少近三成。


松江区新浜镇方闯烈镇长:“近七八年的时间,没有新增的工业用地了,没有新批过。”

 

想要减量,就必须改变当地建设用地的不合理状况,像眼前这片空地,一年多前还是不少小型村镇企业的厂房,现在已经拆除,经过土地检测翻新,重新作为耕地使用,这既减少了镇内集体用地的总量,置换出的指标又可以满足中心镇、产业园区等更核心的区域对土地的需求。


松江区新浜镇方闯烈镇长:“到目前为止,我们减量的企业总共有253家,腾出的建设用地近1700亩这样的规模。”


减量的同时,增效也在进行,闵行开发区利用腾笼换鸟、二次开发等方式,做到零增量土地下土地绩效的大幅提升。


记者朱正炎:“我身后这块土地的过去曾经是一家日化企业的洗衣粉生产线的所在地,那么通过园区的土地回购,老的企业搬离新的企业搬入,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电力和自动化巨头ABB在上海新的厂房所在地,那么产业的更替带来最直观的一点就是土地绩效的提升。”


2010年闵行开发区的销售收入为439亿元,到了2016年,在园区总土地规模2.6平方公里没有扩大的背景下,这个数字已经增长到了567亿元,其实建设用地天花板的约束性指标并不是阻止城市继续发展,而是倒逼发展模式的改变。目前,上海在土地管理上全面实施总量锁定、增量递减、存量优化、流量增效、质量提高的五量调控基本策略,推进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


市规划国土资源局王训国副局长:“为什么要缩减,也是从上海的城市的环境容量、城市安全考量,从这方面来改变土地管理方式,通过以土地的减量促进城市的转型。”

(记者:朱正炎)

↓ ↓ ↓请单击阅读原文查看视频



文章来自:上海规土

您现在看到的是 Upnews (规划头条)博客文章,本站作为自然资源与规划行业博客网站,仅记录与自然资源与规划行业相关信息,方便大家查询阅读。
END
本站无留言讨论功能。交流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知识星球”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
城市规划学社
每日分享,每周专题
专题PPT,交流社群
城市数据学社
数据新闻,数据申请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规划管理交流
规划管理,经验交流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规划搜索
规划云-规划行业搜索
规划搜索,规划知识图谱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媒体报道】上海:划定建设用地“红线”,倒逼减量增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