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划笔记——推荐一则来自上海规土的文章,摘录如下:
城市是艺术品。从天上往下看,城市是人类所有艺术品中尺寸最大的一件,也是最重要的一件,更是迄今为止人类投入劳动、金钱和感情最多的一件。城市作为艺术品,属于我们每个人,是最大众、最贴近每个人生活的艺术品。
——伍江 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
有一个人,
17年里,
乘坐600多架次民航飞机,
其中500多次带着单反相机,
400多次有机会坐在窗口,
在空中拍到了国内外110多个城市的上万个图景。
他就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振宇教授
从2000年开始了空中拍摄
17年点滴成涓
17年聚沙成塔
写就了一本“小书”《空中读城》
成就了一次别致的展览…
由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和同济大学出版社共同主办的《空中读城》展览开幕式暨“悦读城市”论坛,1月8日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举办。
■
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
上海市建筑学会理事长曹嘉明,
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馆长杭燕,
分别为展览开幕致辞。
伍江:所有的伟大艺术作品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其他人想不到的有心,有心才能出作品,用心才能出成就。城市的艺术价值如何体现,需要每一个有心之人的挖掘,李振宇教授就是一位有心的“挖掘家”。《空中读城》展览中,没有一张城市的照片是一样的,这些照片展现的就是城市的结构和骨骼,让人们知道为什么热爱城市,这就是这次展览的最大价值。
曹嘉明:无聊也能成大作!(笑)。坐飞机本是无聊事,李振宇教授却独辟蹊径,有效利用了空闲时间,聚沙成塔,成就了“空中读城”展览,也启发了我们要换个角度看城市。李振宇教授空中拍城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可能每次上飞机前都把乘坐的飞机机型都摸透了(笑),哪个座位,哪个角度,更能拍出好照片,这些小细节也告诉我们对事业,对艺术要有一种坚持和追求。很多有趣的事一晃而过,我们要做有心之人,善于挖掘趣事。生命长度有限,人生宽度无限。
杭燕:第一次看到《空中读城》这本书,就第一时间联系了李振宇教授,希望把这么一本优秀的作品制作成有趣有意思的展览,呈现给广大公众。结果我们和李振宇教授不谋而合,经过策展团队的努力,使得展览如期举办。规划馆追求的就是“从小视角看大城市”,这也是规划馆从过去的专业性场馆向未来的科普性场馆转型的策源点。“空中读城”展览是基于“向公众展示有灵魂的城市、有故事的城市、有艺术原则的城市”的出发点而策划的展览,这也是一个好的开端。未来希望更多致力于挖掘城市艺术、展现城市价值的能人高手与规划馆一起众创众规,让规划馆成为规划专业人士的“精神家园”,成为百姓公众喜欢的“科普乐园”。
本次展览的主角李振宇教授,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资深出版人徐明松,
上海美术学院教授、院长助理、
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金江波,
在论坛上作了主旨发言。
《纸上得来终觉浅》——李振宇
发言概要:李振宇教授分享了坚持17年在民航飞机上拍摄的经历,用“地景、形状、边界、结构、街道、街区、肌理、高度、形式、特殊元素”10个向度建构对城市的理解。相比起关注拍摄的技巧,他更加注重城市的意象。从燕山脚下白雪茫茫的北京到黄浦江蜿蜒流过的上海,从洛杉矶的高耸中心和低矮郊区到柏林城密集的围合街坊,从华盛顿严谨的三个方向的轴线到达累斯萨拉姆随意散布的房屋,这是从600多次飞行中克服了种种困难得来的收获。有时候,作者还在空中拍摄到了自己设计的建筑作品 。这是充满新意的城市阅读,也是建筑师的富有诗意的再创造。对于每个城市,李振宇教授简短的文字描述和点题,也很有趣意。比如“平的北京”、“长沙长河”、“昆明之明”、“快城深圳”、“一平如洗”(阿德莱德)、“绿上城、绿下城(亚特兰大)”、“均匀与不均匀之间”(洛杉矶)、“重构之城、建筑之窗”(柏林)、“泱泱之都”(伦敦)等。热爱生活,热爱城市的千姿百态,这是李振宇发自内心的读城诠释…
《看不见的城市》—— 徐明松
发言概要: 卡尔维诺以他的文学虚拟了55座“看不见的城市”;李振宇则以直观的图像呈现其所“看见”的55座城市。看不见的城市之谓并非是我们无视直观图像的真实,而是试图透过图像文本的表层,引发我们对城市问题内核的思考。作为一个建筑规划师和有着人文情怀的作者,他的《空中读城》在当下语境里读解城市文化就别具价值和意义,并启示人们更高层面上的“观看”和思考…
《景观之“上”》—— 金江波
发言概要: 从“景观”的阅读反向思考景观社会的图像创造。以景观的主体与非主体、景观的在场与不在场、景观的观看与被观看,重新审视李振宇先生《空中读城》带给我们对景观时代的思考…
嘉宾交流
《空中读城》
展览
800平方米的展厅就像一本翻开的立体书,
引领观众跟随旅行的轨迹,
感悟读城的经验,
沉浸视觉的变换,
触摸城市的肌理,
聆听摄者的心境,
分享质朴的故事,
开启城市的魔盒,
留下美好的瞬间…
展览主题墙
尼采的诗句,开启展览之旅…
城市轮廓线装饰的时光通道,
导入一个俯瞰世界的“航班”。
空中读城如读诗
中科院院士裴钢教授(博士)为展览作序
李振宇教授“空中读城”旅行的
世界地图
旷如也,奥如也。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字,
诠释世界城市的气象万千。
视频区元素丰富,
抬头赏,是全球主要城市的俯瞰影像,
低头看,踩踏“脚印”可以展开互动,
端视中间,则是…
原来是李教授17年来航拍世界城市的相机“一家亲”
这三张超大的巨幅照片,
取材于李振宇教授的《空中读城》。
隐在舷窗之后的镜头,
赋予了一种跃然天际的读城方式。
有心之人,
即使只有咫尺空间,也能成就天地格局。
“空中读城”的基本要素
左侧是读城的“方式”——乘坐飞机
右侧是读城的“结果”——城市肌理
还原李振宇教授空中读城的“工作室”(客机)场景,
感受起降瞬间,捕捉城市全貌的快感。
五座城市的解读语音,
可通过耳机聆听。
黑色的展墙上,一架客机的轮廓,
若隐若现。
这可不是效果图,而是真实的镜头捕捉。
某次俯拍城市时,天公前来助兴,
阳光将李振宇教授乘坐的民航机照射在云层上,
机缘巧合下,按动快门,
得到了惊喜的彩蛋,
一张难得的照片。
空中读城的“果实”,
47座城市的“肌理图”。
有疏有密,
有散有聚,
或工整划一,
或奔放自由,
或画圈成地,
或撒豆成兵。
细细品味,
原来黑白图案背后,
有着每座城市独有的故事。
读城有感,
其实是李振宇教授与您分享空中读城的心路历程
……
“我的读城,应该是从儿时乘火车开始的。
等有飞到空中读城的机会,已经是1990年了。”……
“客机上的空中摄影仿佛是空中钓鱼。
有时候拍到你自己设计的建筑,就像钓到自己养的鱼。”……
“窗口座位:既靠精心准备,还靠好运气。
假如有机会,就选座位A。”……
“带了设备不一定用得上,不带一定会有遗憾。
认识标志景物,发现城市特征。”……
拉开抽屉,低头阅读,
每座城市,立呈眼下。
这个小小的动作,
瞬间让人明白,
什么叫空中“读城”?
当你透过客机舷窗,
看着下面的城市,
如同低头翻阅一本城市“小书”
……
小提示:由李振宇教授亲笔签名的《空中读城》一书,现还有少量存余。有兴趣的朋友可在展览现场购买。
主办单位:
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出版社
策展团队:
学术顾问:李翔宁、王伟强
策展人:翁文斌、卢斌
设计执行:林勇、赵静陶、顾闻、王春彧、姚严奇
展览地点:
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二楼展厅(人民大道100号)
展览时间:
2017年1月10日-2017年2月12日
参观时间:
9:00-17:00(16:00停止售票)
周一闭馆(国定假日除外)
文章来自:上海规土



专题PPT,交流社群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空中读城》展览暨“悦读城市”论坛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