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划笔记——推荐一则来自上海规土的文章,摘录如下:
嘉宾简介
1、“微文化”和“町”
“微文化”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名词,其更多时候是一种艺术,我们很少将它与城市规划联系起来,但它却是我们社区文化的关键词。
另外一个关键词,“町”。日本对“町”的研究由来已久。“町”本身代表的是一个空间或者一个地方,同时也有社区的含义。社区性以及物理的特性,都融入这个概念中。
2、日本城市发展历史
[1] 京都
京都是日本最古老的城市。5世纪到7世纪,很多日本使者到访大唐,学习了中华文化艺术、城市规划。京都的前身是平安京,其几乎完全是参照唐朝长安城规划而成。
隋唐长安城与平安京
都城宫殿在正北,以此展开其他社区单元,即为“町”(machi),尺度为121m×121m,四面是用于防护的泥墙。町,代表社区、城;michi代表街道。町和michi在日文中是近义词,城市或者社区是由街道定义的,在日本古代便如此界定,街区与街道密不可分。
“町”与“街道”
9世纪,町的模式发生变化,出现二面町(两面是街道);10世纪,出现四面町(四面是街道);12世纪,出现片侧町(一边是街道);14世纪,出现两侧町(两个社区)。原本121m×121m的结构不断细分,最主要的变化,就是社区有更多的以街道为边界的形式,社区更为开放。
“町”的演变
现在如果大家到京都城,留意观察就会发现京都城街道单元的切割形式,上层居住社区仍然遵照5世纪的町的形式,但底层居住社区由于人口增加,会对町进一步切分。大的町和小的町共存于京都城中,这样的分割变化影响了社区的生活形式。
“町”的细分
[2] 东京
东京的前身是江户。江户始建于1603年,规划与京都非常相似。江户城西边是高原地区,称上城,居民以武士为主;东边是平原地区,是下城,居民以商户为主。上城被认为是比较高级的地方,生活方式也更健康。
18世纪的江户城
当时的江户城河道繁密,被称为“亚洲威尼斯”。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了大量土地填埋建设基础设施。在此基础上,现代化的商业设施建立起来,但一切都依照历史河道的走向和历史发展的范式不断扩展。目前东京的东西格局与18世纪的江户城仍然非常相似。
江户城功能布局(1990年)
江户城建筑分布(2000)
3、日本桥周边地区
[1] 历史变迁
江户初期,日本桥周边地区文化活动聚集。地图中的方形被称为“会所地”,与京都一样,外围是公共街道,内部是私密性极高的空间。会所地里面有很多表演、节日庆祝等活动,街道上有很多人通行,还有一些商业活动。在四四方方的隐私空间里,是普通的人民生机勃勃的日常生活。
“会所地”与“街道”
[2] 日本桥的今天
日本桥有很多开发项目正在进行,这里有主干道,有小街道“横丁”,也有小道“路地”。从日本桥步行一分钟便能从主干道到居民区,这就是“町”的内部的概念。这样的私密与公共的空间格局,从16世纪一直保留到现在。
日本桥地区空间
银座与日本桥有着共通之处。这里是人行道,周日没有任何小轿车,人们可以在这里行走,享受这座城市。日本人对空间有很好的理解,同样的空间,可以分享,实现完全不同的功能。街道也是一样,城市里的开放空间是多功能的,不必界定它唯一的功能。
银座地区
离银座只有一分钟路程的路地,里边有很多酒吧。这里发生的各种活动确实会支持文化的发展,有助于延续、传承古老的历史文化。当然,一个城镇和另外一个城镇的文化传承是不同的,由此形成了自己的微文化。我们希望有这样的社区,能把这样的文化形态保持下去,对当地的文化传承负责,使当地居民引以为豪。
银座地区的路地
4、组织机构
街道是非常重要且活跃的空间,和当地居民沟通,需要有好的协调和管理机构。在这其中,咨询公司会给市政当局提出建议。
以银座为例,银座设计委员与咨询公司就设计方案方方面面的细节问题(比如设计变动、广告牌改变等)进行讨论,同意通过后,相关部门批准确认申请,着手施工。为了使整个流程更顺畅、透明,编制了一个银座地区设计导则,其中列明了地区内可选择的颜色、大致的尺度和高度。
银座地区设计咨询流程
银座地区设计导则
对于大的项目,需要对项目各个外立面进行评估,广告、灯光、影像是审批的重点。审查中不仅应关注建筑本身,还要关注其所处城市和地区之间的关系,拿捏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银座地区某品牌新建总部大楼
5、结语
日本著名建筑师楨文彦先生曾说,“公共空间是城市的活力源泉”。日本即将迎来2020年东京奥运会,最后被采用的方案,就是在奥运会举办后将场馆拆除或进行改装成为2070年仍然焕发活力的一个公共空间,这正是基于经济环境、公共空间的重要性等方面因素而做出的一个决定。
2020东京奥运会运动中心选用方案
本文根据2016年10月31日“2016世界城市日-上海论坛”主题报告整理而成。2016世界城市日-上海论坛由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主办;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上海世界城市日事务协调中心承办。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文章来自:上海规土



专题PPT,交流社群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2016世界城市日】小林博人(日本):微文化引领下的社会空间维系--以东京实践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