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试行)》即将发布

本文关键词推荐标签
社区 工业 规划 街区 上海 道路 保护 开发 城市更新 住房 居住 技术 管理 一体化 艺术 宜居 复兴 会议 建筑 设计 空间 公交 共享 环境 导则 出行 小区 活动 城市 社区生活圈 模式 尺度 活力 公共空间 生活圈 美丽 指引 开放 市总体规划 社区规划 总体规划 可持续 公共服务 平台 服务 方案 特色 街道 步行 编制 交通 策划 公共交通 居住社区
🔊 提醒:这是一篇2016年发布的文章,由于机构改革的原因,请注意内容的时效性。

📝 规划笔记——推荐一则来自上海规土的文章,摘录如下:


2015年底,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城市发展理念,要求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高城市发展可持续性和宜居性。同时,在编的上海市新一轮总体规划(上海2040)提出了以15分钟社区生活圈作为营造社区生活的基本单元,在居民步行可达范围内,配备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务功能与公共活动空间,形成安全、友好、舒适的社会基本生活平台。为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本市总体规划相关要求,上海市规土局形成了《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居住社区)》(以下简称《导则》),包括面向规划管理和技术人员的专业版和面向广大市民的公众版,分别从规划准则、建设导则和行动指引等方面,明确了相关导向和要求,指导本市社区规划工作。《导则》将于近日发布。


1. 主要理念

《导则》聚焦“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城市发展理念,明确相关规划和建设导向要求。包括:从有利于创新的角度,鼓励在社区内设置类型多样化的就业空间,为居民就近就业提供更多选择;从有利于社会协调的角度,鼓励以丰富的住宅类型满足各类人群的住房需求,同时优先考虑老人和幼儿等弱势群体的设施需求;从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的角度,鼓励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开发模式,鼓励居民以步行和公交为主要出行方式;从形成开放共享的社区格局的角度,鼓励建设尺度宜人的居住街区,各类公共服务设施沿街设置,社区资源共享利用。


2. 重点内容

2.1      构建活力共享的小街区

倡导宜人的街区尺度。一是符合人行特点的道路间距。从便于步行可达、提高地区微循环出发,提出居住社区内城市道路间距不超过200米,公共活动中心区内城市道路间距不超过150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步行网络要求,间距宜为100-180米。二是尺度宜人的道路宽度。从便于行人安全穿行和舒适步行出发,提出居住社区内支路宽度宜为9-24米,同时道路上人行道的宽度不宜小于3米。三是利于行人安全的道路转弯半径,使车辆降低在交叉口的转弯速度,保障行人过街安全。


营造具有活力的街道界面。一是倡导沿街功能的多样性,通过在街道两侧混合布局各类开放共享使用的服务设施,使城市街道更具活力;二是鼓励沿街建筑前区与道路人行道一体化设计,塑造整体性的街道空间;三是倡导形成连续有序的建筑界面,形成连续的街道感觉。


连续活力的街道界面(杨浦区大学路)


2.2      提供多样化的社区服务

一是增加设施类型,适应居民新的生活需求。一方面针对老龄化趋势,重点围绕居家养老服务,增设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和老年活动室,并优先布局在5分钟步行可达范围内。另一方面,应对双职工家庭模式和二孩生育政策,重点完善0-3岁的幼儿托管服务,并将设施尽量布置于10分钟步行(500米左右)范围内。


二是挖掘传统社区设施潜力,促进社区凝聚力。基础教育设施方面,除满足日常的教育功能,在确保校园安全管理的前提下,还可通过分时开放校园内的体育场、图书馆等设施,为社区提供更多可共享的公共资源。菜场设施方面,鼓励提升菜场的功能内涵,通过综合设置休闲文化等功能、提升室内设计品质和提高菜场管理水平等手段,将菜场打造为社区公共中心,成为社区居民社交互动的活动场所。


舒适宜人的养老设施(曹杨久龄家园梅岭站、兰岭站)


2.3      提升社区空间的文化氛围

一是住区环境方面。法定保护和保留的历史风貌保护地区应按照风貌保护要求进行保护;具有历史风貌保护价值的工人新村、工业遗产以及特色公园等,不宜随意拆除,需通过开展评估、提出相应的保护要求;具有地方风貌特色的老旧小区,应注重保留原有的历史空间格局和肌理。此外,新建地区也应重视与周边地区在空间风貌上的协调。


二是休闲空间方面。历史风貌地区的公共空间,将历史元素和风貌特色作为空间设计的重要内容;具有地方特质和文化价值的地区,公共空间设计需对文化特质予以重视和保留;新建地区,公共空间的设计上需充分彰显地区文化内涵,增设公共艺术品,并通过策划丰富的人文活动使居民产生对社区家园的文化认同。


具有人文底蕴的住区风貌和公共空间(虹口1933老场坊,西岸传媒港)


2.4      以行动指引保障目标理念的落实

行动指引是《导则》内容构成的重要特色之一,旨在为社区规划的开展和实施提供具体操作建议。结合2016年城市更新“共享社区计划”,以“深解读、组队伍、找短板、定任务、推行动、议成果”的六大步骤为基本模式,明确成员职责分工、提出项目行动口号、形成公共要素清单、确定本次行动“做什么”、注重各阶段公众参与、扩大项目行动影响力,从而确保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目标的有效落实。


居民参与方案编制及表决(彭浦镇“美丽家园”项目)


基于已经形成的《导则》,上海市规土局将结合城市更新四大行动计划之 “共享社区计划”的试点,包括曹杨新村社区复兴、万里社区活力再造、塘桥社区微更新等,推进相关发展理念、准则和导引的落实,并通过充分调动广大居民的积极主动性,共同建设15分钟社区生活圈,打造属于上海的宜居环境。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文章来自:上海规土

您现在看到的是 Upnews (规划头条)博客文章,本站作为自然资源与规划行业博客网站,仅记录与自然资源与规划行业相关信息,方便大家查询阅读。
END
本站无留言讨论功能。交流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知识星球”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
城市规划学社
每日分享,每周专题
专题PPT,交流社群
城市数据学社
数据新闻,数据申请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规划管理交流
规划管理,经验交流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规划搜索
规划云-规划行业搜索
规划搜索,规划知识图谱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试行)》即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