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划笔记——推荐一则来自上海规土的文章,摘录如下:
摘要:更“深”、更“广”的社会制度需要时间来构建,而细节化、广泛化也许是一个努力的方向。
注重社会制度的细节化、广泛化
水瓶线 作者: 沈若屿
当真正身处日常德国,德国人极致恪守规则的行为每每令人侧目:十字路口等候行人先行的车辆、不会被他人占用的残障人停车位以及严格遵守的垃圾分类制度。然而在另一面,个性的极度张扬和疯狂娱乐的状态也同样让人惊讶。
装置作品《水瓶线》,以此表达德国人个性与共性的并置。极度的冷静和极度的狂热同时并存,在千差万别的外表之下,总有一些不可动摇的社会规范被所有人共同遵守。
例如欧洲排名第一的德国垃圾回收利用率,源于其严谨的垃圾分类制度。当代德国的垃圾分类法已经实行了近40年,内容极其繁复,被中国网友评论为“普通人难以完全掌握”。早在1904年,德国就开始实施城市垃圾分类收集;1991年联邦德国政府更立法通过了《包装条例》,对各类包装废弃物实行“谁生产谁回收”的原则。而具体的垃圾分类细则,并不是自上而下地泛泛制定,而是对应于每个州不同的垃圾处理厂家的不同处理能力。往往初到一个地区居住,人们首先要了解的就是当地的垃圾分类细则。德国居民每年会收到一份垃圾日历,规定了不同种类的垃圾处理回收日期,以减少回收工作的人力成本。
德国街头的垃圾分类装置
此外,惩罚机制确保了制度的有效实施。违反条例者不但要被严厉的垃圾回收工人斥责,还需要支付数额高昂的罚款。在严格的制度环境下,德国人人都是“垃圾分类监督员”。由于这种“监督”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如今,人们已经主要靠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由政府环卫部门把关。
对比德国,上海的垃圾分类制度还有很大差距。更“深”、更“广”的社会制度需要时间来构建,而细节化、广泛化也许是一个努力的方向;当每一个社会群体能在其中愉悦生存、自由发展,它就能成就爱上海的下一个理由。
(作品来源: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西行三记——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5海外艺术实践项目展”,图片编辑:周寅杰 编辑邮箱:shgcggkj@126.com)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文章来自:上海规土



专题PPT,交流社群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他山之石】到德、意、法看什么?行家带你边走边想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