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Hi论坛】王伟强谈乡愁,不仅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力量

本文关键词推荐标签
中国 规划 保护 国家 居住 城镇化 湖南 艺术 建筑 广西 环境 乡村 深圳 城市 农村 战略 美丽 开放 公共服务 服务 书记 人物 农业 11月
🔊 提醒:这是一篇2016年发布的文章,由于机构改革的原因,请注意内容的时效性。

📝 规划笔记——推荐一则来自上海规土的文章,摘录如下:


点击查看王伟强演讲精彩片段

春节刚过,有关乡愁的讨论再次进入公众视野。有些时候,虽然身处异乡繁华的城市,我们却更怀念那个记忆中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家乡;那个没有都市的繁华喧闹,没有朝九晚五的匆忙,总透着一种自在悠闲的淡淡韵味的家乡。家乡总让回不去的人有着最深的眷恋,最美的幻想,而从幻想中醒来,关于乡愁的讨论,却有着跳不过去的现实。

乡愁,不应该仅仅是一种情怀,乡愁,更应该是一种促进社会进步的力量。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王伟强


十八大以后,党中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城乡统筹发展战略。2013年,习总书记提出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使得“乡愁”这个话题成为中国人今天一个热点。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王伟强,在SEA-Hi!论坛上作了《乡愁是一种力量》的演讲。


《绿皮火车》——钱海峰摄


什么是乡愁?有人说乡愁就是能触摸儿时的景物,能和家乡的亲朋交流。王伟强教授说,对于他自己,家里已经拆迁了,能回家跟妈妈吃上一顿饭,也能一解乡愁。但是这些回答,似乎把乡愁都当作一种情怀,乡愁真的仅仅是一种情怀吗?

王教授通过三个人、三个故事,讲述了乡愁不仅是一种情怀,也是一种力量。

1乡愁呈现出一种文化的力量


秦军校拍摄的地坑窑院


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是秦军校,老家在三门峡陕县,1980年代就已成为我们国家著名的民俗摄影师。

现在,他居住在深圳,是一个著名的文化人、出版商。在深圳打拼的这些年,他时常回家探望亲人,也就不断地用镜头记录下家乡风貌的变迁。2010年,他把近15年拍摄的作品集结成册,出版了《地坑窑院-中国人最后的穴居式民居》。

他的作品中更有记录家乡的老人、生活的器物等。书中以大量的纪实性作品,记录了地坑窑院这样一种独特类型的乡土建筑,以及相关的风土生活。翻遍全书,能真切地感受到书中弥漫着深深的对故乡的眷念、对乡土建筑即将消失的一种无奈,以及对乡土文化一种独特的惜别。

秦军校作为一个成功的文化人,游走在深圳、香港、台湾,经营着他的文化产业,显然,他这种乡愁是无法再回去了。但是他能把这种乡愁化作一种力量,以这样一个建筑人类学的纪实作品呈献给大家,使他的乡愁呈现出一种文化的力量,并进一步唤起全社会对乡土文化保护的重视。我想这是他的难能可贵之处,也成就了他乡愁的意义。 

2乡愁是一种艺术的力量

第二位人物是著名摄影家魏壁,他出生在湖南北部梦溪镇莲湖村,他在1990年代就到深圳闯荡,而且成为一家非常著名的深圳印刷厂的业务主管。 

由于生活变故,2008年他放弃深圳、大连等地的城市生活,携妻带子回到家乡,湖南的梦溪,开始了他乡隐生活。到现在,先后创作了两个重要的作品系列,《梦溪(一)》和《梦溪(二)》。

魏壁的《梦溪(一)》主要关注家乡的人,他以人类学纪实方法拍摄人物肖像。他用的书法把作品中的感悟、心得和情感抒发出来,因此魏壁的作品就不仅仅是一幅摄影,而成为当代艺术作品,更具有批判性指向。他说:“如果说我有所思考的话,那这种片子大概跟土地有关,跟神有关,跟农民有关,跟还乡有关,跟尊严有关。”魏壁的第二组作品更有穿透力,不同于过往关注村民,而转向家乡的器物。包括母亲的镜子、给他纳的鞋、父亲的犁、老风车,以及家里祖屋角落,他写道:“祖屋每个角落都让我不能自拔,每次从外地回来,我都要无数次回到祖屋,我知道,它们一定在静静地等着我,相见两不言”。 


魏壁的《母亲的镜子》


魏壁通过回到家乡吸纳乡土文化的养分,成就了他当代艺术的事业。他说他有个心愿,就是能在家乡建立一个美术馆,那里会是村里孩子们的天地,让他们能够从小触摸艺术、了解外面的世界,他正一步步扎实的行进中。乡愁之于魏壁,已经成为一种艺术的力量。 

3乡愁是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第三个故事的主人公叫田秋香,曾是一名深圳打工的农民工。她的家乡自然环境优美,但是建成环境非常破败,由于缺少公共积累,以至于这样的乡村建成环境、公共服务非常差。这里空心化严重,有大量的留守儿童和老人,人地关非常紧张,也是我们国家的一个贫困县。 


2009年,辞去在深圳的工作后返乡的田秋香


当时我们在的这个村子,想通过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把农民从包产到户的状况下组织起来,实现农业产业化。我们提出了四个步骤:统购统销、定购定销、土地流转和实现农超对接,以培养农民契约意识、市场意识,吸引青年回乡培养干部,促进土地流转,形成规模化经营。

在这个过程中,田秋香发挥了重大作用。在2009年她就放弃了深圳的工作,回到了家乡,跟我们一起创办了村农民合作社,而且担任副理事长。她带动村民合作,走集体致富的路子,对村里的发展形成了很大的推力。由于成立合作社,农民把土地流转到合作社,形成规模化经营,可以实现土地整理、水利设施兴建,形成了理事会、村委会、党支部,三者之间财权、事权、组织权相互配合,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当然,不只是有田秋香,还有更多的村民贡献,今天,这个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环境整洁、建筑风貌整齐,整个农业生产井然有序,农民收入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成为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样板。 


2011年11月,广西自治区第十二届人大代表田秋香


作为回得去的乡愁,田秋香抛弃了对城市的幻想,把事业、生活、梦想迁回了家乡,让我们看到她把乡愁的情结转化为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这三个个体故事,实际是三个微观社会样本,正是有众多他们这样的故事和努力,构成了我们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一个宏大的社会叙述。我们通过他们的经验看到,乡愁不仅仅是一种情怀,乡愁已经、也一定能成为一种促进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



文章来自:上海规土

您现在看到的是 Upnews (规划头条)博客文章,本站作为自然资源与规划行业博客网站,仅记录与自然资源与规划行业相关信息,方便大家查询阅读。
END
本站无留言讨论功能。交流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知识星球”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
城市规划学社
每日分享,每周专题
专题PPT,交流社群
城市数据学社
数据新闻,数据申请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规划管理交流
规划管理,经验交流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规划搜索
规划云-规划行业搜索
规划搜索,规划知识图谱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SEA-Hi论坛】王伟强谈乡愁,不仅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