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划笔记——推荐一则来自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的文章,摘录如下:
《广州市第二、三批历史建筑保护规划》、广州市五仙观-怀圣寺-六榕寺、海珠南-长堤、洪德巷、龙骧大街4片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规划等5个议题,于2018年1月18日通过了广州市文物管理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2018年第一次会议审议。
2014年省政府批准的《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确定了26片历史文化街区,包括五仙观-怀圣寺-六榕寺、海珠南-长堤、洪德巷、龙骧大街历史文化街区等。为彰显广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内涵与魅力,保护好历史文化街区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文物、历史建筑及历史环境,促进街区的科学保护、活化利用及品质提升,依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住建部令第20号)及《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规定,编制街区保护利用规划,作为街区保护利用的管理依据。
五仙观-怀圣寺-六榕寺
五仙观-怀圣寺-六榕寺历史文化街区是以兼容并包的宗教文化为代表的海丝文化遗产地,以及民国骑楼为象征、市井氛围浓郁的广府商业标志地。规划将街区内的6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六榕寺花塔、怀圣寺光塔、五仙观及岭南第一楼3处文物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历史建筑、84处不可移动遗产保护线索、27条传统街巷及骑楼街,以及五羊传说、粤语讲古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列为保护对象。
海珠南-长堤
海珠南-长堤历史文化街区是广州近代最为繁华的商贸、商业地区,也是广州近现代城市发展西风东渐的重要见证。规划将街区内的5处不可移动文物、9处历史建筑,53处不可移动遗产保护线索、19条传统街巷及骑楼街,以及海珠石传说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列为保护对象。
洪德巷
洪德巷历史文化街区是清末民国时期以竹筒屋、大屋为代表的岭南特色传统居住片区,也是民国时期河南地区宗教发展的见证。规划将街区内的1处不可移动文物、452处不可移动遗产保护线索、1条骑楼街,4条传统街巷以及民间文学、传统技艺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列为保护对象。
龙骧大街
龙骧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是以“中西结合”为特色的民国建筑集中地,民国时期爱国华侨归国创业的重要见证。规划将街区内的1处不可移动文物、16处历史建筑以及19处不可移动遗产保护线索、3条传统街巷以及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列为保护对象。
上述4片街区保护利用规划从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功能融合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街区整体活化提升的策略建议,对街区内的建(构)筑物提出修缮、改善、整修、整治、改造等精细措施。其中,历史建筑、不可移动遗产保护线索等保护对象以修缮保护与活化利用为重点;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建筑,采用小规模、渐进式的有机更新方式进行改善提升。规划强调对城市肌理的整体性保护,保持传统街巷的空间尺度和风貌,改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历史城区生活品质。
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及《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洪德巷、龙骧大街、海珠南-长堤、五仙观-怀圣寺-六榕寺四片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规划按程序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文章来自: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
专题PPT,交流社群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广州市五仙观-怀圣寺-六榕寺、海珠南-长堤等4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通过市文管和名城委会议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