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划笔记——推荐一则来自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的文章,摘录如下: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俗称“广交会”,被誉为“中国第一展”,创办于1957年春季,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举办,迄今已有60年历史,是中国目前历史最长、层次最高、规模最大、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
历史上,广交会先后在五个展览馆举办:中苏友好大厦、侨光路展馆、起义路展馆、流花路展馆以及琶洲会展中心。其中,位于流花路的中苏友好大厦是广交会最早使用的展览馆。
中苏友好大厦建于1955年,举办过“苏联展览会”和“广交会”等众多大型展览活动,在广州对外交流文化史上曾占据过重要地位。它还是新中国四座“苏式”风格展览馆(北京苏联展览馆、上海中苏友好大厦、广州中苏友好大厦、武汉中苏友好宫)之一,是当时广州最为壮观的地标性建筑。
1974年,宏伟的中苏友好大厦被改造成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流花路展馆。今天,广交会已不在流花路展馆举办,流花路展馆已变身为“广州流花展贸中心”,但展馆中的5号馆,依然较好地保留有当年中苏友好大厦的建筑风采。下面我们就来说说中苏友好大厦当年的故事。
1955年2月,是《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五周年,广东省和广州市人民政府决定在广州筹办“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会”(简称“苏联展览会”),以增进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广州中苏友好大厦就是为举办这个展览会而设计兴建的(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苏联援建项目之一),当然,广州也借此有了一个大型展览馆。
1955年人们排队参观苏联展览会
当时的北京、上海,都建设了同类型展览馆(建成于1954年10月的北京苏联展览馆,建成于1955年3月的上海中苏友好大厦),且都是由苏联建筑专家负责设计,广州的中苏友好大厦,则是由广东建筑师林克明设计的。
在酝酿大厦设计方案之前,建筑师林克明曾专门赶往上北京、上海,向两座已建成的“苏式”风格展览馆取经。
回到广州后,广州市委专门派出人员和林克明一起在广州城内进行选址。最初的选址考虑在桂花岗,但面临迁坟、跨越铁路、环境不佳等不少难题,最后,林克明提出在流花桥畔的一片空地作为建筑之地,并陈述了四点理由——
一是选址临近越秀公园,周边环境优美。
二是选址附近环绕着铁路线和多条城市干道,便捷的交通,对大型展览馆的展览物品运输是极大的优势。在选址的西边邻近广州西站;东边,是解放北路,南面与西村公路(今流花路)相接;北边是今天的内环路(当时正在规划之中)。
三是选址算是广州城的近郊,有利于参会人员和游客在市区内住宿用餐。
四是选址是一大片开阔之地,适合建设大型展览建筑。计划中的大厦基地面积约11.4万平方米,比当时的上海中苏友好大厦基地面积还大。
当然,大厦的选址仍不可避免地有一些缺陷,由于该地在历史上属于兰湖(今已消失)范围,大部分属水塘淤泥沉积的松软土质,在建筑的地基处理上有很高的要求,这无疑要提高了基础工程的造价。
经过反复衡量得失,广州市政府最终同意在该地段建馆,并拨出400万元作为迁徙和全部工程的费用,相比于北京、上海的各支出3000万元,广州的中苏友好大厦已经是非常节俭了。在动工之前,还将原埋于些的绍武君臣冢(南明绍武帝朱聿鐭及其臣下苏观生等合葬墓,现为广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迁移到了越秀公园的木壳岗。
当时,广州市政府还计划在大厦建好后,在东侧修建广州体育馆(1957年建成,2001年拆除),让大厦、体育馆和越秀公园成为一体,以打造广州的一片以展览、休闲为主题的城市公共空间。
1955年广州地图中的苏联展览会信息
在这里,我们来谈谈新中国成立后曾经风行中国的苏式建筑的来历。从1953年起,由于受国际形势的制约,我国开始对苏联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全面学习苏联模式,当然也包括了建筑物对“苏式”风格的模仿和借鉴。
当时的“苏式”建筑风格,一般包括“社会主义古典主义样式”、“斯大林巴洛克式”和“苏维埃哥特式”等几类,具体来说,就是建筑的平立面构图以古典主义为主,建筑的中央部分,体量层层往上突出,顶端多设尖塔和红星,具有哥特式建筑特征,整体造型突出高耸挺拔气派,体量宏大,装饰华丽堂皇,强调一种震撼的气势。在细节的装饰上,通常用和平鸽、红星等代表社会主义内容的符号,喜欢通过“友谊”、“和平”等文字符号来强调建筑的纪念意义。在建筑周围,多设有大型开阔的广场,广场上喜欢树立以胜利、友好等为主题的雕像以及凯旋门等纪念性构筑物,以烘托建筑气氛,表现“共产主义的革命激情与荣耀”。
当时的北京苏联展览馆、上海中苏友好大厦等都由苏联专家亲自主持设计,直接将“苏式”建筑风格移植过来。随后,国内的许多很多大型公共建筑也仿照“苏式”风格设计建造。
广州中苏友好大厦,则是由中国建筑师借鉴“苏式”建筑样式自行设计的建筑。因此,该建筑也显现了典型的“苏式”特征。建筑的整体平面布局,讲究大厦与广场的结合,总占地面积约11.4万平方米,强调恢弘舒展的气势。
大厦的建筑面积约1.97万平方米,平面布局接近于“工”字型,轴线清晰,古典对称。主要有四个体量巨大的中央大厅、工业馆、农业馆、文化馆为核心展厅。按设计要求,大厦每天可容纳三万人次以上流量的观众。
中苏友好大厦总平面图
几个核心展厅的具体布局,参照了上海中苏友好大厦(今上海展览中心)的设计模式,以中央大厅和工业馆为主导展厅,农业馆、文化馆为分居左右,里面的室内展览厅大大小小共有28个。
大厦的中央大厅是大厦的前堂,共三层,高23米,比两侧展馆高,形象突出,是大厦最有表现力的建筑部分。在大厅的前面,设有十六根贯通三层的廊柱,象征着当时苏联的16个加盟共和国;浑厚的廊柱每两根为一组,构成了中央大厅宽阔雄伟的高大门廊;门廊的柱间挂有苏联国名的俄文缩写“CCCP”四个巨大字母,四个字母用红白光管装饰,在夜间会发出光芒;门廊最顶上,立着苏联国徽和一个红色五角星;门廊两端的墙壁上方装饰有中苏友好的标志图案:上面一只和平鸽,下面是代表中苏友谊的相互交叉的两环标志;墙壁的中央还刻有“中苏两国人民牢不可破的友谊万岁”的巨幅标语。
按“苏式”建筑风格,大厅一般有高耸的尖顶和繁复华丽的装饰,但当时广州的中苏有好大厦为节省造价,采用的是平屋顶,变成是一种简化的“苏式”建筑风格,更加简约实用。
中苏友好大厦南立面图
中央大厅之后是工业馆,工业馆作为大厦最主要的展览馆,采用了薄壳结构和条形基础,构建出高大宽敞的拱形展览空间,拱形顶部的最高高度为20多米,气势磅礴。另外,馆内还设有两部重型起重机,以辅助展示比较高大的展品,比上海的中苏好大厦可展示更多的展品类型。
中苏友好大厦工业馆内景
工业馆的背面有一个露天舞台,用于举行大型展览活动和会议使用。
工业馆的建筑外墙面与文化馆、农业馆都设计得很简约朴素,但后来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这三个展馆都有严重的西晒问题,不得不在这些馆的西立面窗上增加遮光棚,导致简洁的立面效果受到影响。
文化馆和农业馆均为平屋顶,屋顶上设有露天花园和餐饮区,用于休闲娱乐和登高远眺,丰富了大厦的活动空间。
大厦的所有外墙面,均采用较为简朴的灰色水刷石饰面,但室内装修用材则采用了当时上等的建筑材料,像大厦的所有门窗,均为钢材制作,工艺精细。中央大厅的柱子采用大理石,地坪与相关构件采用大理石和水磨石。前边说了,虽然中央大厅采用了简朴的平屋顶设计,但还是尽可能地进行了装饰,用石膏花做天花吊顶并挂有美丽的水晶花灯等。
大厦外面的前、后、东、西,各设了四个展览广场。大厦的前广场最为宽阔,它被大厦三面环抱,为半围合状,面积达一万多平方米。前广场的中间,立有一尊高约15米、重达35吨的以“中苏友好”为主题的铜雕塑像(由两位苏联雕塑家创作),内容为一个中国工人和一个苏联工人相互紧握着一手,中国工人另一只手拿着一卷建设蓝图,苏联工人的另一手高擎一面凌空飘扬的旗帜,两人携手并肩迈步向前,象征着中苏两国人民牢不可破的友谊和团结共进的精神。
中苏友好雕像
在雕像之后,设有一个大型喷水池,池里有大大小小的喷水管,水边还装有二十多盏射灯。水池两头,各有一个水泥莲花雕塑,每朵莲花里都装有一只大探照灯和多支小喷水管。
每当大厦举行联欢晚会的时候,喷水池都会喷出一丈多高、粗细不同的水柱,水池的射灯也同时打开,配合着水柱来回晃动,将环境渲染得更加瑰丽辉煌。
1955年中苏友好大厦夜景
大厦还配备有不少的配套工程,如园林绿化、广场休息间、交通流线、停车照明等,与大厦的整体布局主次分明,和谐统一又美观实用。
作为一座高规格的大型展览性建筑,体量庞大、功能多样、技术复杂、材料高级等都是基本的要求,但当时工程资金预算紧张,节省造价成为大厦设计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这无疑给林克明带来了很大的难题。
大厦的最初设计方案,林克明是想将工业馆的二层层高与走廊宽度直接照搬上海展览馆的7米高和8米宽的尺寸,但上海展览馆的设计师、苏联专家安德烈耶夫给出了一些建议,他认为广州人口比上海差很远,观众数量也必然会减少很多,广州中苏友好大厦不必仿照上海展览馆的规格,可以结合广州具体情况在高度与宽度上各降1米,改为6米高和7米宽,这样既切合实际,又降低工程造价。
在广州中苏友好大厦的立面造型方面,安德烈耶夫同样认为不必完全效仿上海展览馆,他说:“在这个建筑的立面处理上,加上过多的装饰似乎是不必要的,中央立面处理如果丰富一些,则两旁可以简单一点。这样处理,既突出了建筑雄伟的一面,也保留了朴素的特点,也方便了施工,从经济意义上来讲更有好处。”
苏联专家的这些建议,目的是为大厦既设计建造得简约和实用,又达到好、快、省的目的。这些意见,最终都被林克明接受,并重新调整了设计方案。
最终,大厦的土建建筑造价(不包括设备)控制在了每平方米130元左右,土建的总费用为270万元,远低于北京和上海的展览馆造价,这在当时是一次重大的建筑突破。
从建筑艺术来看,广州中苏友好大厦虽然比不上北京和上海的两座宏伟高大和富丽堂皇,但其简单实用的功能布局和庄重简朴的立面造型,已能很好地满足了展出的需求。
1955年4月5日,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大厦正式开始施工。整个施工过程都是在“非常态”下进行的。
4月,恰好是广州的雨季,经常下雨,施工小组采用“活动雨棚”等方式,抗雨施工,力求“尽早把基础赶出水面”。
广东省、市建筑局的大批工人及五金、木器、玻璃、电镀等10多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社员投入了建设工程。
建筑所用材料基本都来自全国各地,广州水泥厂和武汉水泥厂提供了350万公斤水泥,东北的钢铁厂提供了67万公斤钢筋,沈阳大理石厂提供了华丽的大理石和水磨石,上海钢窗厂负责制造了全部钢窗等。
为提高施工速度,建筑的大部分构件,都是提前在工厂预制生产好,再运到工地现场直接装配。对于工业馆特殊的拱形薄壳结构,则只能在现场采用分段现浇施工法,通过三班不间断作业,用了30个小时便全部完成了施工。
虽然大厦整体结构复杂、工作量巨大,但经过全体工程技术人员夜以继日的奋战,最终,仅用了78天便完成了全部主体结构施工,随后的装修工程也只用了50天便全部完成。当年9月底,大厦所有工程全部完成,从开工到竣工,大厦总耗时仅130余天。
1955年10月5日,“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会”开幕式,在广州中苏友好大厦中央大厅前的广场隆重举行,广州市市长朱光主持了开幕典礼并剪彩,9000多来宾参加了开幕式。
随后,一万多件展品在大厦各个展厅展出,以显示苏联在工业、农业、文化方面取得的成就。
1957年3月,国家外贸部决定在广州举办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即“广交会”),中苏友好大厦作为当时广州唯一能够举办此类大型展会的展馆被选中。4月25日至5月25日,一个月时间内,第一届广交会与新加坡、泰国、英国、南非联邦等20 多个国家和地区、1220 多位商人进行交易,出口成交金额1754 万美元。在当年,共在中苏友好大厦举办了春季(第一届)和秋季(第二届)两届广交会。迄今为止,广交会总共举办了120界。
上世纪50-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中苏友好大厦渐受冷落。到了“文革”时期,大厦一切带有“苏修”印记的东西,如雕像、馆徽和标语都统统被拆除或毁掉。这段时期内,中苏友好大厦虽然不作为广交会举办地,但还延续着展览功能,如在1958年4月15日,广东农具改革推广评比展览会在中苏友好大厦举行,至6月30日结束。4月下旬,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等中央负责人参观了展览会。同年7月15日 广州市技术革新展览会在中苏友好大厦举行,至8月31日结束。1964年10 月26 日,广州市工业交通技术革新展览会在中苏友好大厦展出,展出项目达784项。
1974年中苏友好大厦进行了改扩建,在原来前广场的位置,增建了一座用大面积玻璃幕墙作外墙的南楼,在大厦北面增建了一座展馆建筑,与中苏友好大厦共同组合成为新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展览馆建筑群,称为“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流花路展馆”。
上世纪70年代改建后的中苏友好大厦
2014年1月,中苏友好大厦旧址入选为广州市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单。
附:此文曾发表于《羊城晚报》2017年03月04日B04版
文章来自: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
专题PPT,交流社群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中苏友好大厦:广州第一座“苏式”展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