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划笔记——推荐一则来自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的文章,摘录如下:
6月的第2个周六(6月11日)为“中国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当今,文化遗产已经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作为优秀传统文化最实在、最具体、最直接的体现,文化遗产成为城乡记忆的有力物证,是城乡价值的重要体现。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可以使文化遗产的作用和价值得到充分发挥,是避免城乡记忆消失的有力保障。
本文由广州市岭南建筑研究中心授权发表。
文章作者享有版权和最终解释权,转载请备注。
文化遗产与“国保”
文化遗产主要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类,其中物质文化遗产又叫做“有形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历史建筑(群)和人类文化遗址等,其中文物又分为不可移动文物与可移动文物两种。
不可移动文物一般有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近现代建筑、石刻等,根据其历史、艺术、科学等价值的不同,可分为三个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简称“国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简称“省保”)、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简称“市保”“区保”)。三级当中,保护级别最高的当属“国保”,其所具备的各项价值是最大的。
广州的29处“国保”
南粤名城广州,自秦统一岭南之后就进入有文献纪实的历史阶段,至今已有2200多年,在这两千多年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原文化与百越文化、华夏文明与外来文明的激荡和交融,共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广州城市风貌与人文特性,融合成为了岭南文化的中心地、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近代革命的策源地和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如此漫长的积淀,使得这座文化名城留下了各个历史时期丰富的地上与地下的历史文化遗产,岭南地域性特色鲜明。到目前为止,广州共拥有最具重量级的“国保”数目达29处,充分体现出广州的历史文化底蕴。
广州的29处“国保”主要可分成六大类,下面就让我们按照类别走进“国保”,细数他们震古烁今的“非凡之处”:
一、古代都城及墓葬遗址
秦代造船遗址(秦代)——证实了2000多年前我国造船技术和造船生产能力就已达到很高水平。
南越国宫署遗址(西汉)——我国首次发现的大型古建筑遗址和现存最早的宫苑园林遗址,出土了岭南最早的石刻文字和简牍,及国内首次发现的秦汉时期特大型印花铺地砖。此外,该遗址还出土了从秦汉直到明清民国共12朝的层层叠起的遗迹遗物,构成一部记载广州两千多年发展的无字史书。
南越国水关遗址(西汉)——我国城市考古中发现的时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木结构水闸遗址。
南越文王墓(西汉)——岭南地区目前已发现的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丰富多样、墓主人身份规格最高的一座汉墓,也是我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彩绘壁画石室大墓。出土的“文帝行玺”金印是我国考古发掘首次发现的“皇帝”印玺。该墓对研究秦汉时期岭南的政治、军事、生产、文化、贸易以及南越国历史,具有极为宝贵的历史价值,被誉为近代中国五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莲花山古采石场遗址(西汉至清代)——距今2000多年,是我国目前已知的最古老采石场,南越国宫署及南越文王墓所用石材主要就采自此处。
南汉二陵(南汉)——俗称“刘王冢”,包括德陵和康陵。德陵为南汉开国皇帝刘隐之墓;康陵为南汉国高祖刘岩之墓。南汉二陵被誉为国内最重要的五代十国时期考古发现。
镇海楼与明城墙(明代)——又称“五层楼”,被誉为“五岭以南第一楼”。明城墙与镇海楼相连,曾为明代广州北城墙,也是广州唯一保存下来的古城墙。
二、佛寺道观
光孝寺(五代至明代)——广州年代最早、规模最大、文物最多的佛教名刹,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南朝时达摩曾在此开凿洗钵泉,唐代时六祖慧能曾在此辨经“风不动、幡不动,仁者心动”。其中南汉时期的西铁塔是我国现存有确切铸造年代的最早铁塔。
六榕寺花塔(宋代)——岭南地区现存最高的宋代古塔,“初唐四杰”王勃曾在此留下碑文。
五仙观与岭南第一楼(明代)——晋代此处有“坡山古渡”之景,五仙观后殿是广州保存最好的明代木构架建筑。岭南第一楼中的明代青铜大钟,是广东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铜钟。
三、祠堂园林
广裕祠(明至清代)——由南宋名臣陆秀夫后人建造。祠堂虽历数百年,经多次维修,但建筑形制基本不变,堪为中国古建筑之瑰宝。特别是保留有自明代至民国共5处确凿的重修年代记录,为全国古建筑之孤例。2003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项目奖第一名,这是中国首个获得该奖项的项目。
陈家祠堂(清代)——岭南地区现存祠堂中保存最好、规模最大、民间建筑装饰艺术最为丰富华丽的传统岭南祠堂式建筑群。祠堂巧妙运用三雕(木雕、砖雕、石雕)、二塑(灰塑、陶塑)、二画(门画、壁画)、铜铁铸和彩绘等装饰艺术,题材广泛、造型生动、色彩丰富、技艺精湛,是一座民间装饰艺术的璀璨殿堂。
余荫山房(清代)——是岭南四大名园中面积最小、保存最完整、最为精巧玲珑的园林。
四、海上丝绸之路遗迹
清真先贤古墓(唐代)——唐代阿拉伯传教士宛葛素在广州的墓地,广州著名的伊斯兰教史迹。
怀圣寺光塔(唐代)——我国现存伊斯兰教建筑中最早最具特色的古迹之一,也是世界现存最早的伊斯兰宗教建筑之一。
南海神庙(清代)——我国古代四大海神庙中唯一留存下来的建筑遗物,是古代皇帝祭祀海神的场所。
五、近代优秀建筑
沙面建筑群(清至民国)——沙面曾为近代英法等国殖民地,是我国近代史与租界史的缩影,沙面建筑群是广州欧陆风情建筑的露天博物馆。
圣心大教堂(清代)——我国最大的哥特式石构建筑,也是天主教广州教区的主教堂。
粤海关旧址(民国)——是我国最早设立的海关之一,也是我国最早的海关大楼。
中山纪念堂与中山纪念碑(民国)——中山纪念堂庄严宏伟,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也是近代岭南建筑的代表作品之一。
六、近代革命史迹
洪秀全故居(清代)——是太平天国创建者洪秀全成长、耕读和从事早期革命活动的地方。
三元里平英团旧址(清代)——三元里抗英是近代最早发生的民间自发反抗外国侵略的斗争。
虎门炮台(广州南沙部分)(清代)——清朝最重要的海防要塞,代表中国古代海防要塞的最高水平。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在此的虎门之战,打响了国人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的第一炮。
广东谘议局旧址(清代)——辛亥革命时期的广东议会和非常国会所在地。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民国)——为纪念1911年4月27日(农历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在广州“三·二九”起义战役中牺牲的烈士而建,是辛亥革命的重要史迹。
孙中山大元帅府旧址(民国)——孙中山在广州建立革命政权时,先后于1917年、1923年在此作为大元帅府。
国民党“一大”旧址(包括革命广场)(民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发生地,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
黄埔军校旧址(包括东征阵亡烈士墓园)(民国)——近代中国最著名的军事学校,培养了众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在中国军事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东征烈士墓园是为纪念牺牲的黄埔军校师生所建,有“小黄花岗”之称。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民国)——农讲所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培养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由共产党人彭湃倡议,毛泽东曾任所长。
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民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统一的工会领导机关——中华全国总工会所在地。
广州公社旧址(民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州起义指挥部,在此建立了东亚地区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广州苏维埃政府。
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包括春园、简园、逵园)(民国)——是中国共产党唯一在广州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全国代表大会。
广州“国保”融入现代生活
广州这29处“国保”,主要分布在越秀、荔湾、海珠、黄埔、番禺、白云、花都、南沙、从化九个区,其中以越秀区数量最多最为集中,充分说明了越秀区一直都作为自秦汉以来广州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
这些“国保”跨越了从秦代至民国的多个历史时期,其中以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数量最多,标明广州作为近代革命策源地在近代史中的突出地位。29处“国保”目前都保存良好,全都对公众开放展示,功能方面多数已作成博物馆、纪念馆等文化功能,成为现代生活中的一部分,只有怀圣寺光塔、圣心大教堂、广裕祠因为宗教与祠堂的特殊性质仍然延续原有功能。
注:
29处数据来源: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截止至2016年5月的统计数据;
本文所用图片均选自网络
信息来源: 广州市岭南建筑研究中心
文章来自: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
专题PPT,交流社群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细数广州的29处“国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