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峰:人工智能对城市规划的影响(人工智能与城市规划)

本文关键词推荐标签
工业 规划 边界 道路 探索 智慧城市 行为 数据 技术 城市规划学刊 管理 城乡规划 建筑 设计 空间 共享 城市 南京 战略 融合 平台 研究 开放 学习 交通 高效
本文转发自《城市规划学刊》学术笔谈栏目,为大家推荐各位学者关于人工智能和规划的相关观点,原文如下:

甄峰(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南京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工智能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约翰·麦卡锡1956年提出,人工智能就是要让机器的行为看起来就象是人所表现出的智能行为一样。如今,源起于计算机科学的AI的发展,其影响早已超越了技术层面,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管理等方方面面。对于城乡规划学科来讲,当然要紧紧抓住这个影响当今时代关键技术应用的战略机遇,在发展理念、学科建设等方面,做出主动的适应性创新应对。

在学科发展理念方面,我们在惊叹大数据、人工智能给我买带来变化之时,不能忽视技术进步对人类社会知识交流、文化创新带来的影响。工业化时代,资源分配与空间组织的基础是建立在“流动性”基础上的高效率,而我们如今已处于信息化时代,信息通讯技术、高速交通技术在继续强化提升“流动性”的同时,也促使“开放与包容”、“流动与共享”、“效率与公平”越发重要。因此,我们不仅需要去拥抱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更需要在新的发展理念指导下,去考虑整个学科的发展和创新。

作为一个古老的学科,我们还没有做好信息化、智慧化发展的应对之时,却又迎来了“人工智能”新时代。面向未来,城乡规划学科需要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基础上,理性应对“新技术”而不仅仅是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尽管城乡规划由于涉及面广,是一门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平台性学科,但当前国内学科设置的现状,学科交叉与融合发展的道路仍相当漫长。因此,城乡规划需要在城市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应用等新兴技术方面,加强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和教育。

人工智能固然很重要,但也应该保持理性,切忌走上盲目发展道路。对于人工智能的规划应用而言,不能仅仅强调新技术的探索和应用,更重要的是提前布局新的混合型人才培养与队伍的建设。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在各个学校都是基于传统的计算机学科,如果要让这项技术得到良性的发展,就需要在发展初期,考虑“人工智能+X”的发展思路。从数据挖掘、分析建模到规划应用,基于未来城市发展趋势与需求分析,去考虑学科资源的重新分配与优化组合,打破学科边界,促进人工智能+城乡规划才是正途。


END
本站无留言讨论功能。交流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知识星球”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
城市规划学社
每日分享,每周专题
专题PPT,交流社群
城市数据学社
数据新闻,数据申请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规划管理交流
规划管理,经验交流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规划搜索
规划云-规划行业搜索
规划搜索,规划知识图谱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甄峰:人工智能对城市规划的影响(人工智能与城市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