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划笔记——推荐一则来自上海规土的文章,摘录如下:
点击查看张斌演讲集锦视频
如果你去东岸滨江逛逛,会发现每隔一公里就会出现一个小小的驿站,它们有点像一个灯笼或是一个灯塔,在绵长的滨江空间中,通透的休息空间和周围大的城市地标地景和江景发生互动,室内室外檐下空间市民自如休闲,变成了整个城市温度的聚集地。听了张斌先生的分享,相信你也会希望尽快去这些驿站歇个脚、感受一下。
建筑师 张斌
技术和文化,是建筑师日常工作要应对的两大方面。建筑师的工作,就是用技术的适用回应人的使用和体验,从而参与文化的建构。我将以浦江东岸贯通中的一个小项目——东岸望江驿为例,跟大家交流。
望江驿的“还江于民”
黄浦江两岸贯通是这两年大家能见证到的一个非常宏伟的公共空间唤醒行动。把原来无法完全连贯的两岸滨江空间全部打通,从杨浦大桥到徐浦大桥,两岸各22 km,相当于马拉松的一圈。
这样巨大尺度的公共空间营造,我们将它理解为一个城市的新基础设施。当然,“基础设施”这个词有比较复杂的含义。通常意义上,基础设施指路、桥、地下管线,这些可见或不可见的,但不太在意它的具体形象的设施,而这些设施又为整个城市发展提供非常重要的支撑。针对滨江贯通这样一个永久显现的基础设施,有几个关键词非常重要:
第一,地形。两岸贯通,是重整和再塑上海沿江地形的机会,同时这个地形给城市提供了可能性。
第二,触媒。公共空间再造,可以为城市的公共生活提供触发,诱导市民参与。
第三,日常生活。我们希望公共空间的营造可以和市民日常生活相关,体现“还江于民”的初心。
整个黄浦江贯通动作非常快,去年年底已有基本的呈现,以3条贯通道为显现的形象——跑步道、漫步道、骑行道,这些都是线性的运动空间。而我们参与的驿站的工作是一个个小的分布点,从杨浦大桥到徐浦大桥平均1 km一个,一共22个。这22个驿站基本的功能就是公共厕所与公共休息室,为人们提供可以停留的空间。这样的互补性,也是我们在滨江贯通工程中要实现的两个方面,便于将沿江展开的公共空间带更好地纵深向地与城市发生关联,参与城市复杂的互动关系。
这个工作特别有意思,对建筑师来说是一个小中见大的题材。每个驿站都只有200 ㎡的面积,这样小的木构驿站,参与了整个地形和公共空间的再造。我们希望它能小中见大地体现出滨江贯通工程中追求的“还江于民”目标。
充满温度的基础设施
驿站是非常好的对城市公共生活的一个触媒,激发市民大众的自由使用。大家对中国的一线大城市有一些诟病,认为城市越来越展现出购物中心化的空间氛围。很多公共空间名义上是公共空间,其实是消费空间,要消费才能使用。而驿站这样的休息空间,提供了一个完全自由、同时又有良好维护的空间,有比较好的室内室外环境,以及和沿江空间的关系,提供给市民一种自发使用的可能性。这些驿站落成以后,马上就获得了巨大的市民反响以及积极使用。驿站里有非常自如的使用状态,很多人会把它作为看书的场所、带小孩周末休闲的场所,迅速地呈现出了上海民众和这个公共空间的互动。
杨浦大桥下面的公园1号驿站在落成的第二天出现了一个有趣的场景,呈现出一种爆发式的参与,非常出乎我们设计者的预料,但我们非常乐于看到民众对这样空间的喜爱。
驿站是把传统的、低调的、隐匿的、冷峻的、严肃的基础设施,转化为一个日常的、真实的、丰富的、有活力的设施。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专业层面上的转换。从大尺度而言,滨江贯通在重塑城市公共性和景观环境特征,驿站正好参与了它小尺度的建构,这个建构创造的是市民的日常活动,为他们提供支持,为日常生活提供支持。
滨江空间的风景放大器
同时,我们希望驿站还是一个个具体的滨江空间的风景放大器。这些图像呈现的是这样一个面貌:小小的驿站,有点像一个灯笼或是一个灯塔,在绵长的滨江空间中,通透的休息空间可以和周围大的城市地标地景和江景发生互动,室内室外檐下空间市民自如休闲。这也是我们把驿站命名为“望江驿”的初衷。驿站主要是给市民望江,在望江和江的互动中体验滨江空间的存在。在驿站的公共厕所和休息室之间有一个可以自如穿行的通道,这是一个从背江方向到面江方向的短通廊,也是从看不到江到看得到江的一个指引。可以看到通廊本身和江的关系,以及和周边新型城市建筑面貌的互动。
适用技术和建造目标间的匹配度
因为望江驿有严苛的周期要求,需要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在这个情况下,我们选用了工业化钢木混合胶合木的木构体系。可以利用设计师和施工企业间的互动,通过现代施工企业的自组织行为和技术调整行为,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同时通过高水平的施工标准的使用,保证完成一个品质相对高的空间。并且木构本身就具有一种亲和性,这是木构具有的天然的一种可能性,也是一种适用的技术和建造目标间的匹配度。
比较有意思的是,支撑系统是钢系统,而且这些钢比较纤巧,屋顶是木构的、伞状的、放射性的,有一定高低起伏的曲面的造型,像一个巨大的伞撑在场地上,内外都是非常有意思的空间韵律。同时室内和通廊引入了巨大的三角形天窗,在内部创造了明亮的效果。完成以后,我们希望这样的建筑空间和造型,能参与到整个沿江江景空间的重构中。
望江驿的三次升级
去年8月份,我们在北滨江完成了第一个驿站。依托江边地下车库的一个出入口,围绕它扩建而成。这个驿站的平面成为之后望江驿的基本平面。一边是休息室,一边是公共厕所,中间有个通道可以走向江,中部会有一个三角形天窗。整个建筑基础到地平面到屋顶的构建关系,都是非常轻盈、快速的建造的一个体系。我们将其称之为1.0版。
第1个望江驿完成以后,非常受欢迎。10月份,又接到一个应急性的任务,在前滩休闲公园再做1个望江驿。但是有个不同的条件,原来场地上已经有一个卫生间,希望我们把它利用起来,再加建一个休息室。这个驿站的平面也是一个左右的布置,中间有个通道。建完以后,面江的一侧,休息室和通道通过屋檐的放大和树木形成了比较有意思的一个入口。
这两个驿站完成以后,都有比较好的使用反馈。今年5月份,我们接到任务,要整体做一个升级3.0版,并且在三个半月不到的时间里完成20个驿站。首先,我们把两面通透的休息空间做成三面通透,显得更开放。其次,所有一样的空间要落实在不一样的场地上,有非常复杂的地形条件需要适应,于是我们做了一个从标准版本到不同落地类型的组合。
我们设定了三种类型:第一是基础类型,第二是标高高差类型,第三是前后沿路类型。其实最关键的是标高关系,有往上走一点才能看江的;有本身就在一个比较高的场地上,面江背江都比它低的状态;也有面江侧更低的状态。这些都需要我们去回应,保证地面以上可以建得一样。
完成以后,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我们所想象到的驿站对市民日常使用的鼓励,也看到了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都非常受欢迎的使用状态。不论室内、室外,特别是户外空间、长凳,大家非常惬意地坐在这里,哪怕发呆,都是一个不受干扰的空间。内部也可以看到与周围江景的关联性。
这么一个小小的项目,也可以说是如何理解技术和文化的关联中的一个小小的注解。
(以上内容根据嘉宾在SEA-Hi!论坛上的演讲整理。本文图片来自张斌先生的演讲PPT。)
张斌
第十四期SEA-Hi!论坛演讲嘉宾
建筑师,同济大学建筑学学士、硕士。1995年至2002年期间他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任教,1999年至2000年入选中法文化交流项目《150位中国建筑师在法国》赴法国巴黎Paris-Villemin建筑学院进修,并在Architecture Studio事务所担任访问建筑师。2002年与周蔚共同创立致正建筑工作室。他的研究与实践涵盖城市、建筑、室内和景观多个领域。他于2012年受邀担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客座教授,是该校实验班《小菜场上的家》设计课题的主要授课教师之一。
文章来自:上海规土
专题PPT,交流社群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SEA-Hi!论坛】 张斌:基础设施的日常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