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形成四大模式

本文关键词推荐标签
社区 工业 街区 办公 保护 开发 探索 案例 管理 创意 艺术 湾区 会议 如何 建筑 广州市 空间 共享 环境 导则 广州 城市 模式 资本 片区 研究 结构 主题公园 服务 方案 特色 排水 展览 改造 交通

📝 规划笔记——推荐一则来自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的文章,摘录如下:


转自10月26日南方日报

老建筑换新颜注入了新的生命,经过改造之后的永庆坊被称为“广州最美老街”,吸引了大量关注。如何让更多的历史建筑重获新生呢?10月25日,一场主题为“聚合力·焕新生”的广州历史建筑活化利用沙龙在广州东山新河浦鸣·稀奇艺术馆举行。广州市国规委介绍,除了永庆坊的成片保护利用模式之外,经过多年探索,广州逐渐形成了历史建筑共建共享的四种活化利用模式。


本次沙龙由指导、广州市岭南建筑研究中心主办。专家学者分别从政府职能部门、协会、专家、开发商的角度就“如何平衡城市发展和历史文化保护”展开热烈对话。

对于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工作,广州市国规委介绍,经过多年探索,广州逐渐形成了历史建筑共建共享的四大活化利用模式。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例如农林上路14号,在历史建筑修缮咨询服务团队的帮助下,由承租方对该建筑进行合理修缮,成为集办公、展览、媒体发布等多功能复合的创意空间。


——创新产业导入模式。例如馨园,原为民国第一位警察署长的宅邸,由民间资本介入将其租下,对建筑核心价值要素进行妥善保护,重新布局现代化电水设施,融入现代岭南风味元素,引入特色民宿、文化艺术、会议商务等新产业。


——盘活工业遗产模式。例如交通部四航局船舶修造厂旧址,改造成为“广州之窗商务港”艺术中心,实现艺术中心与集团总部办公、商务会馆、高端游艇码头及江景主题公园等复合功能于一体。


——成片保护利用模式。例如恩宁路永庆坊,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方参与、互利共赢”的改造模式,政府出让所持物业一定年限的经营权,吸引社会企业投资运营。据统计,改造后建筑的租金提升了2倍左右,吸引大量文化创意等机构入驻,成为广州历史城区文化旅游的新名片。

案例:永庆片区修缮维护

永庆片区修缮维护方案严格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保留原有的街巷肌理,遵守现有法规及要求,在尊重历史、保护旧城风貌的基础上实施,兼顾历史传承、岭南气候与现代化使用的特点。房屋的修葺基本保持原有建筑外轮廓不变,对建筑立面进行更新、保护和整饰,保留岭南建筑整体风貌和空间肌理。完成李小龙祖居修缮,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构件进行修补加固,对加建附建等破坏传统风貌的部分进行清理。


项目按照“政府主导、企业承办、居民参与”的形式实施修缮维护,同时,荔湾区制定了《永庆片区微改造建设导则》、《永庆片区微改造社区业态控制导则》,采用BOT模式,通过公开招商引入万科集团建设及运营此项目,并给予其15年经营权,期满后交回给区政府。修缮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保留原有街巷肌理。传统建筑修旧如旧,建筑立面主要采用去污清洗方式重现原貌,增加以结构加固为主的实用性现代建筑元素。二是增加现代化配套设施。改善原有部分建筑功能,完善社区卫生、排水、消防等配套设施。三是产业更新活化。导入创客空间、文化创意、教育等产业,配套无明火餐饮、青年公寓、文化展览等功能。


永庆片区微改造项目实施后,取得了“环境提升,文脉传承,功能转变,老城新生”的效果,为广州市历史文化街区活化树立了典范。本次修缮不仅致力于保护现存的文物建筑及整个街区的风貌,也关注建筑物的安全使用。通过改造房屋结构更稳固,修缮后房屋结构加固的抗震设防列度为7度,结构强度与新建现代建筑一致;通过改造街区环境大提升,建筑物翻新恢复昔日风采,麻石街翻新更漂亮更整洁;通过改造进行建筑物适度抽疏,公共休闲空间更多更美;通过改造消防设施大飞跃,加装全新消防管网,增设一个小型消防站,配备合格的消防管理员;通过改造用电更安全,老化的电线全部更换,增设配电房。




文章来自: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

您现在看到的是 Upnews (规划头条)博客文章,本站作为自然资源与规划行业博客网站,仅记录与自然资源与规划行业相关信息,方便大家查询阅读。
END
本站无留言讨论功能。交流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知识星球”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
城市规划学社
每日分享,每周专题
专题PPT,交流社群
城市数据学社
数据新闻,数据申请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规划管理交流
规划管理,经验交流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规划搜索
规划云-规划行业搜索
规划搜索,规划知识图谱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广州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形成四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