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关键词推荐标签
中国
社区
城市设计
都市圈
规划
上海
北京
探索
国家
天津
住房
居住
城镇化
行为
数据
调查
长春
技术
案例
管理
一体化
空间规划
社区治理
武汉
会议
如何
城乡规划
建筑
创造
村庄
设计
空间
环境
高密度
同衡
南京
小区
乡村
活动
城市
模式
人口
空间规划体系
地理
片区
区域
公共空间
战略
融合
研究
通勤
开放
社区规划
结构
南大
可持续
公共服务
规划方法
平台
服务
城市创新
书记
交通设施
背景
研究方法
改造
郊区
协同发展
农业
交通
中心城区
城镇群
国际
区域协同
管控
中心城市
2018年12月8日,“美好人居与包容性城镇化”规划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成功举办。研讨会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发起,联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人居科学院、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住房与社区规划学术委员会、中国社会学会社区研究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研讨会邀请了来自国内城乡规划学和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的12位知名专家学者围绕“美好人居与包容性城镇化”的前沿热点问题发表了主题演讲,其后与到场来宾进行了深层次的互动交流与共同探讨,会议现场气氛热烈。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位专家、学者、业界人士和师生参加了本次论坛活动。
出席研讨会的嘉宾有国际欧亚科学院汪光焘院士、清华大学李强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陈映芳教授、同济大学王德教授、中山大学李郇教授、武汉大学李志刚教授、东南大学吴晓教授、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王晓东副院长、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孙力扬设计总监、天津大学盛明洁博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吴唯佳教授、尹稚教授、左川教授、张悦教授、武廷海教授、田莉教授、党安荣教授、陈宇琳副教授、刘佳燕副教授等出席会议。
会议现场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张悦教授、城市规划系主任武廷海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张悦教授介绍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对美好人居理论和实践探索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党委书记张悦教授致辞
武廷海教授介绍了发起系列学术研讨会的缘起,以美好人居与包容性城镇化作为首次研讨会主题的初衷,以及城市规划是一个多方参与共同推进的事业。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城市规划系系主任武廷海教授致辞
四场主题报告分别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吴唯佳教授、武廷海教授、陈宇琳副教授、刘佳燕副教授主持,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尹稚教授、吴唯佳教授、左川教授、武廷海教授、田莉教授作特邀点评。
第一场主题报告
上午上半场主题报告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吴唯佳主持,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兼职教授、原建设部部长汪光焘,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李强,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邀访教授陈映芳分别作特邀主题报告,清华大学教授尹稚、同济大学教授王德和中山大学教授李郇进行点评。
汪光焘 | 城市:40年回顾和新时代愿景
汪光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兼职教授、原建设部部长
汪光焘部长通过回顾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城市发展的历程,提出中国在进入城市型国家阶段,城市规划工作要重点考虑三方面的问题。首先,应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视野下让城市群更好地发挥城市的主体作用。其次,要加强对可持续和韧性城市的研究,积极应对自然和社会的脆弱性和不确定性。第三,人口问题是中国下一阶段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应加强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跨区域流动和人口收缩等问题研究。最后,提出应顺应城市发展的时代特征,适应城市创新发展与人口素质提升的需要,高质量配置城市的公共资源。
李强 | 就近城镇化与就地城镇化
李强,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
李强教授基于我国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制度不包容、群体不包容和资源配置不包容等问题,提出就近、就地城镇化的解决思路。首先,阐述了就近城镇化和就地城镇化的概念和类型,认为就近城镇化是指以地级市与县为核心的城镇化,具体包括通过发展县域经济实现农业人口就近城镇化、强镇崛起带动农业人口就近城镇化、以地县市为单位推进全域的城乡统筹、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和就近城镇化这三种模式;就地城镇化是指农民没有迁移到其他地方,在世世代代居住的乡村地区,完成向城镇化、现代化的转型,具体包括大城市近郊乡村的城镇化、地方精英带动的村庄城镇化、外部资源注入的乡村城镇化三种模式。其次,通过分析就近、就地城镇化的地方实践,总结各地的模式创新。最后,提出就近、就地城镇化与大城市吸纳人口的异地城镇化模式相互补充、缺一不可,就近、就地城镇化是城乡统筹建设的重要结点,是城乡融合战略得以实现的基础。
陈映芳 | 作为家庭策略的空间实践:条件性和能动性
陈映芳,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邀访教授
陈映芳教授从条件性和能动性的视角分析了作为家庭策略的空间实践。首先从城市居住生活的脆弱性引入,指出家庭是中国社会维持居住生活秩序的单元,中国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家庭策略”的巨大能动性创造了居住生活秩序的奇迹。其次,提出家庭策略的几个基本要素,其中“实践性”是指以家庭为行为单位的决策过程及行为模式,“功能性”是指通过改变家庭生活应对外部冲击的影响,“目的性、理性”是指以个体及家庭整体为目标进行的决策过程和行为模式。第三,结合生动的案例,介绍了日常生活、家庭生命周期、应对社会变动冲击、以社会流动为目标的家庭策略空间实践。最后指出,随着家庭关系的变化,家庭策略正在趋于失效,居住生活秩序将面临诸多风险,政府应出台支持家庭生活和家庭发展的家庭政策,城市需要设计家庭友好的居住空间公共产品供给体系,为家庭赋权。
尹稚 | 点评
尹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尹稚教授在点评环节探讨了化解不平衡的对策和未来城市发展模式的选择。对于不平衡问题,不能简单采用平均主义的办法,也不是只有空间资源利用和分配一种路径,人口分布和空间发育的不平衡,核心在于生活质量以及隐藏在生活质量背后的收入水平的不平衡。要化解不平衡,需要依靠公共投资和社会金融市场投入的转移。第二,对于城市发展模式问题,根据各种关联度分析,中国现阶段真正能称之为城镇群的就只有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还有一定差距。现阶段可行的工作抓手是都市圈,以中心城市推动区域协同,全面参与国际竞争。但现在大城市还没有大,就因为城市病而先衰了。城市病是战术性问题,不能用战术性的思路来动摇战略性的信心。
第二场主题报告
上午下半场主题报告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城市规划系系主任武廷海主持,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陈宇琳、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王德、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李郇分别作特邀主题报告,清华大学教授吴唯佳、武汉大学教授李志刚和东南大学教授吴晓教授进行点评。
陈宇琳 | 基于空间视角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研究
陈宇琳,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陈宇琳副教授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探讨了空间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影响。第一个维度基于全国调查数据,分析城市层面和社区层面空间因素对流动人口融合的影响,发现近距离流动相较于远距离流动身份融合程度更高,商品房小区相较于临时住宅融合程度更高,为此提出应鼓励就近、就地城镇化,加强可支付住房的提供,保持城中村等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稳定性。第二个维度基于对北京菜市场拆除后流动商贩的追踪调查,研究空间变迁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影响,发现尽管市场拆迁后大部分商贩仍会选择继续从事自顾经营,但每次拆迁都会对商贩的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提出应将流动人口就业空间应纳入管控范围、引导规范化管理,为流动人口经济社会地位上升提供稳定的空间保障。
王德 | 上海市居民居住地选择偏好与新城发展策略
王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王德教授基于当前上海郊区新城发展缓慢、中心城区人口疏解困难的问题,对上海居民的居住地选择偏好进行分析。研究运用行为研究中的叙述性偏好法(SP),通过实地和网络问卷调查,对影响居民选择的住房价格、通勤时间、距离最近的地铁站、日常购物设施、地区级购物设施、义务教育设施六个因素进行全因素和部分因素组合。通过对居民的行为目的、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房价、通勤时间和设施信息对不同收入水平和不同购房目的居民选择偏好影响的程度不同。通过构建行为选择模型,在上海市不同圈层对居民居住地选择的概率进行解释,发现大部分人首选是居住在中心城区,住在远郊的概率很小。最后提出要吸引居民到新城居住,需要对多要素同时进行优化提升,交通先行引人、设施配套留人、价格调节控人。
李郇 | 日常空间的规划建设
李郇,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
李郇教授提出通过日常空间的规划建设来共同缔造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首先,李老师提出美好生活的愿景源于日常生活。其次,通过对中国城市规划建设模式转型的回顾,认为规划已从为增长而规划的空间,逐渐向为日常生活而规划的空间转型。第三,提出以日常生活为核心的空间规划体系,具体包括以协商共治为核心的治理模式、以参与式规划为核心的规划方法,以及以群众参与、覆盖街头巷尾和广场绿地为核心的建设模式。最后指出,在这一体系下,规划师的角色将转变为共同缔造的组织者、协调者、引导者,从而起到联结政府、公众、社区等多元主体的作用。
吴唯佳 | 点评
吴唯佳,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吴唯佳教授在点评环节认为王德教授的报告对我们以后的工作很有启发。影响人们居住地选择最主要的因素是交通,而不是房价。将这一结论运用到促进区域协同发展上,通过交通设施这个重要条件,能够把原来局限于很小范围的、过高密度的、过大的需求,放到一个更大的地域范围,从而实现既发展、又不那么高代价的可持续的目标。下一步,需要用数据进一步证明交通在更大区域范围对人们的居住地选择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第三场主题报告
下午上半场主题报告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陈宇琳主持,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教授、院长李志刚,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吴晓、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刘佳燕分别作特邀主题报告,清华大学教授田莉、清华同衡副院长王晓东和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设计总监孙力扬进行点评。
李志刚 | 中国大城市社会空间的研究范式与实证
李志刚,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教授、院长
李志刚教授介绍了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研究的理论发展脉络和未来研究方向。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城市社会空间研究范式1.0阶段,主要是运用计量方法、实证主义方法,对社会空间分异、重构、格局进行研究。在2000年以来的2.0阶段,主要是运用定量与定性的混合研究方法,对中国社会空间进行内生研究与要素拓展。现阶段中国社会空间的研究范式开始趋向于运用开源数据,聚焦于对居民生活、健康、安全新维度的关注。最后提出,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研究的发展一直关注新动力下的城市社会空间格局、演化机制及对策的科学问题,空间内涵更加丰富化、复杂化、多维化,社会空间内涵也在丰富与拓展,为国家战略需要和地方实践导向服务。
吴晓 | 进城务工人员迁居模式初探——以南京市商业服务业人员为实证
吴晓,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吴晓教授以南京商业服务业就业人员为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研究了进城务工人员的迁居模式。研究以南京主城区为研究对象,选取1985年、1995年、2011年三个时间阶段以及核心片区-基本片区-外围片区-边缘片区四个空间圈层作为研究范围,在宏观层面构建“空间融入度”指标,考量如何通过尽可能少的迁居次数,尽可能多和长久地从城市分享居住的好处,在微观层面构建“空间演变度”指标,考量如何通过迁居,尽可能快和明显地改变现实居住条件。研究表明,随着时间的推进,四个空间圈层的“居住空间融入度指数”均呈正向变化,“居住空间演变度指数”则存在反复波动。
刘佳燕 | 关系视角下社区的建构性再思考
刘佳燕,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刘佳燕副教授对国内外“社区”之规划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并关于“社区”词源展开深度解读,提出传统关于社区的静态、结构化的认知局限,提出关系在社区概念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当前社区建构性作用的日益凸显。基于对北京中心城区上千份关于社区社会网络的调查,以及近年来大量社区规划实践工作,提出在中国快速社会转型背景下,社区在国家-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方式的转型中发挥着重要的“中层建构”、 “地域性建构”和“集体性建构”的作用,社区不仅是被动接受国家资源投放的对象,也是建构社会主体性的阵地;不再是相邻而居即成熟人,而是基于公共领域建构共识与认同的阵地;需要基于居住权,关注构建以共有财产为纽带的新型邻里关系。
田莉 | 点评
田莉,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城市规划系副系主任
田莉教授在点评环节谈到改革开放40年的高速发展,有将近2.5亿的半城镇化人口,他们的基本需求在城市中还没有得到解决。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只有当流动人口创造的收益大于市民化成本的时候,才愿意为流动人口提供住房、教育、医疗等等基本的服务。经济学领域对市民化的成本和收益进行了测算,但非常遗憾,结果是成本远远大于收益,全国来讲成本是收益的1.63倍,在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成本更高,其中主要是住房成本,占到75%左右。因此,对于未来的社会空间和社区治理,如何关注城市弱势群体的需求,通过城市中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的创新,给流动人口提供基本的体面的生活空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第四场主题报告
下午下半场主题报告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刘佳燕主持,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王晓东、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设计总监孙力扬、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讲师盛明洁分别作特邀主题报告,清华大学教授武廷海、中山大学教授李郇和清华大学副教授陈宇琳进行点评。
王晓东 | 对当前空间规划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若干思考
王晓东,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王晓东副院长分享了对当前空间规划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若干思考。他认为空间规划治理应从单纯重技术向技术、政策、实施、管理四位一体转变,从偏静态蓝图式规划治理向全规划周期动态调适过程转变,从自闭式治理转向与相关治理手段和方式协同共治,从规划逐级调控转向事权清晰、各司其职的去中心化调控,从单向管控转向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共治,推动被治理对象的广泛、实质性参与。规划要从关注预测未来的准确性,转向大方向正确情况下如何有效引导当下的发展建设活动,从传统治理走向科学化、精细化、数字化、智慧化的治理。当前的一个工作重点,是以城乡规划为基础,推动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体系向“空间规划”法系转化。
孙力扬 | 以“包容与多样”的理念创造通用无障碍友好型社会
孙力扬,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设计总监
孙力扬设计总监从无障碍友好型社会的角度解读了包容性城镇化。无障碍空间和无障碍设施是“美好住居”与“包容性城镇化”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通用无障碍的发展是达成“全社会最大公约数”持续演进和改善的过程。随着我国社会福祉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快速老龄化和对残障人士关注的增加,迫切需要人居环境的规范化设计、无障碍和通用设计的完善。基于“包容与多样,人权与平等”和“正常化”等基本理念,全球已开展众多无障碍设计空间实践,例如澳大利亚黄金海岸公共空间、东京大学、清华大学的无障碍空间改造和技术实践,对鼓励消除空间和公共设施障碍,健全无障碍法制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盛明洁 | 社区特征对个体居住满意度的影响——邻里效应的研究视角
盛明洁,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讲师
盛明洁老师通过梳理西方城市邻里效应的研究脉络,提出了中国城市语境下邻里效应的研究框架,并基于长春市中心城区问卷调查,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在控制个体因素和住房因素的前提下,探索社区人口密度、公共服务设施服务水平和社区归属感对居民邻里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居住满意度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包括社区设施指数,其次是购买商品房,第三是购买公房,第四是社区归属感。当前邻里效应研究的难点在于如何区别分析不同群体邻里效应的作用机制,排除邻里内生性选择的影响。最后,对基于邻里效应的社区规划范式转型进行了探讨。
“美好人居与包容性城镇化”规划学术研讨会是清华大学规划学术研讨会系列的第一期。清华大学教授、两院院士吴良镛专门为清华大学规划学术研讨会题名,鼓励多学科交叉深入探讨新时代城乡规划学与人居科学发展。清华大学将通过常年定期举办的方式,搭建跨学科交流平台,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畅谈规划学科前沿问题,为人居科学发展与美好人居建设建言献策。
文章来自: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原文供稿 / 陈宇琳、魏寒宾、甘欣悦、李经纬、吴骞、唐婧娴
原文编辑 / 杨亚楠
原文摄影 / 王雪婷
原文链接:清华大学“美好人居与包容性城镇化”规划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END
本站无留言讨论功能。交流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知识星球”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
城市规划学社
每日分享,每周专题
专题PPT,交流社群
专题PPT,交流社群
城市数据学社
数据新闻,数据申请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规划管理交流
规划管理,经验交流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会议总结:“美好人居与包容性城镇化”规划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