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关键词推荐标签
社区
城市设计
工业
规划
街区
办公
上海
道路
保护
开发
探索
国家
行为
技术
美国
创意
艺术
一体化
系统
复兴
建筑
创造
设计
智库
空间
共享
环境
导则
专项
活动
模式
城市
尺度
铁路
活力
片区
区域
公共空间
生态系统
融合
研究
新区
科技创新
开放
可持续
学习
生态
平台
城市创新
英国
产业发展
廊道
特色
背景
改造
街道
步行
交通
市政
开放空间
国际
生态廊道
管控
本文来自上海城市规划杂志:王梦亚,城市创新思维下的世界级滨水科创区城市设计方法——以上海杨浦滨江中北段城市设计为例,上海城市规划杂志。点击查看原文全文:城市创新思维下的世界级滨水科创区城市设计方法——以上海杨浦滨江中北段城市设计为例
在新一轮全球城市竞争升级的背景下,上海积极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打造世界级滨水区,势必从经济、金融、贸易、航运4大中心迈向“产业中心+科创中心”的新时代,通过依托“一江一河”滨水空间建设为载体,以更高站位谋求世界级滨江科创区的建设。本文以上海杨浦滨江中北段城市设计为例,创新性地提出“科创森林”的滨水科创区规划设计理念,将滨江空间环境建设与科创社区营造融为一体,探索具有上海城市情怀的滨水科创区发展新模式。
1、世界级滨水科创区
1.1 城市创新区的基本内涵
2014年,美国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的布鲁斯·卡兹率先提出“城市创新区”概念,为城市空间和创新行为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布鲁斯认为,城市中一种新空间模式——城市创新区正在逐渐形成。城市创新区聚集了大量以创新为价值导向的研究机构和公司,还具备高建设密度、易于步行、功能混杂等城市空间特征。
1.2 建设世界级滨水科创区的国际经验
世界上的城市创新区一般位于城市滨水历史风貌区。这些地区有大量需要改造的工业建筑和仓库建筑,具备便捷的交通条件并与高租金的城市中心区临近,提供与上下游产业链良好的衔接关系,形成了世界级滨水科创区。世界级滨水科创区的产生和发展得益于鲜明的创新推动力,可归纳为3个方面:开放式的复合生态网络、街区化的历史文化复兴,以及包容性的城市滨水创新。
以波士顿坎布里奇滨水科创区(简称“坎布里奇滨水区”)为例。这一片区有近400年的历史,拥有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担当着大波士顿的“创新心脏”角色。坎布里奇滨水区注重开放式的复合型的生态网络,包括多条垂直滨水的绿色廊道、纵向绿带的贯通等,同时强调滨水区域的绿化覆盖。坎布里奇滨水区绿化覆盖率高达28%。这样的生态网络不仅创造了一个更绿色的滨水区,提升了整个区域包括腹地的生态品质,同时这些绿色更是复合多元功能的绿色。结合生态廊道和公园,向市民开放并提供多样的滨水活动空间与设施。
坎布里奇滨水区注重新旧结合,包括保留城市原有城镇的街道空间和广场肌理、工业遗存活化与功能置换,通过整街坊的保护改造利用,实现街区历史文化复兴,创造一个适合创新企业的活力科创街区。坎布里奇滨水区还充分实现了“学”与“城”的无界融合,完美地阐释了创新区的包容性。它将著名的麻省理工大学向城市开放,将学校里的学院布置到城市中去,将企业布置到学校中来,同时建造了一个STATA的多功能中心。打造地区完整的创新系统,并提出多元化的创新空间,作为启发和容纳交流行为的空间资源。
2、上海杨浦滨江中北段建设“世界级滨水科创区”的先决条件
上海杨浦滨江中北段紧邻黄浦江核心段北侧,总面积约1 135 hm2,陆域面积约813 hm2,拥有10 km长的黄浦江岸线,是未来黄浦江发展重要的空间载体和功能节点。黄浦江两岸规划中将其定位为具有产业研发、生态旅游、金融办公以及总部论坛等功能。基于其本身的唯一特质,它具备了建设世界级滨水科创区的先决条件。
第一,知识腹地。杨浦区高校集聚,包括4所重点大学、10余所大学,在上海独一无二,在长三角、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具有代表性和竞争力。
第二,生态滨江。中北段生态优势明显。范围内的共青森林公园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是黄浦江核心段最大的开放空间,是杨浦区绿化生态系统的核心。
第三,百年工业。丰富的近代工业遗产资源共同构成中北段独特的历史风貌。
3、具有上海城市情怀的创新规划理念——滨江“科创森林”
以“森林”+“科创”为两大核心元素,打造上海独一无二的滨江“科创森林”。“科创森林”的创新理念,将科创区的生态环境要素提升到顶层设计层面,将滨江空间环境建设与科创社区营造融为一体,将科技创新功能与城市复兴功能融为一体,将科创人文空间与公共活动空间融为一体。通过生态人文与科创格局无界融合,从城市三生融合的角度为片区打造全市科创示范,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科创空间社区化的本土发展模式,进一步扩大浦江可持续的生态效益,形成一个具备产业生态所需资源的生态“森林”,引领全球创新区发展新方向。
4、“科创森林”的滨水科创区新模式
4.1 从森林公园到森林城市,打造水绿融城的科创环境
作为“科创森林”,首先要做的就是营造一个生态最大化的科创环境,吸引高环境要求的科创机制包括创新机构与新兴企业的入驻,形成可持续的森林生态模式。
(1)通江连河,净化水质环境。水系统是构成科创环境的本体,通过通江连河,净化水质环境,提升科创森林的水动力。
(2)拓展森林,打造绿色客厅。将森林公园的概念融入城市,通过客厅与绿线的复合型生态网络设计,使城融于林、林生于城。
(3)开放公园,共享生态活力。借鉴相似面积的英国海德公园,通过3个探索性的规划步骤,对1.38 km2的森林公园进行改造并开放,构成森林公园开放的系统。
4.2 从产业园区到科创社区,培育全域科创的创新模式
4.2.1 科创源头:建立功能体系
依托区域学校知识圈的优势学科作为科创产业源头,同时发掘现状大型国企的技术专长以及区域科创双创外溢的可能,形成滨江区域特有的科创产业门类。产业、学校、科研机构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和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同时为科创活动提供高质量生活配套与活动体验,形成产业完善、功能混合、充满活力的新型年轻化科创社区。
4.2.2 模式创新:营造科创社区
以伦敦国王十字街区的创新模式为例,该街区以历史建筑改造为核心,引入中央圣马丁艺术学校,注入文化艺术氛围;外围构建创新混合活力带,串联图书馆、Google总部、火车站、国际住区等复合功能;通过微环境滨水空间改造更新,激发地区创新活力。通过对伦敦国王十字街区创新区的空间构成进行剖析,基于国际经验实践性地提出杨浦“三区联动、三城融合”的社区组团升级模板。建立“科创森林”独特的“三圈层科创社区模式”。
4.2.3 空间创新:激发创意灵感
通过二层连廊、下沉广场、小型艺术工坊等一系列有创意和趣味性的空间,为科创人员提供驻足停留、偶遇交流等特定空间,激发年轻人和创客的活力。同时通过新老对话的街道界面、开敞空间、人性化的步行空间等无限交流的多元体验空间和无界散布的创新学习空间,激发创客学习和创作的能力。此外,还对所有的创客空间进行定制化的空间模块设计。
4.3 从边缘棕地到遗存群落,重塑新旧共生的科创载体
在对历史建筑单体价值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历史建筑群落的渊源内涵以及风貌道路、桥梁、码头、铁路等历史市政设施,创新性地以工业遗存的群落为保护利用主体,最大极限地发挥区域的历史价值,给科创区提供有历史文化意义的科创载体。
4.3.1 成片保护,复原场所记忆
强调区域的成片保护,复原原有场所的肌理,结合上海工业遗存保护措施,形成成片保护街坊、局部保护街坊与若干零星保护街坊的分类保护体系。保护的方法,不再局限于单体建筑保护,而是把工业的弄巷、历史的运输通道,与规划的支路和公共通道相结合,把肌理保留下来。
4.3.2 特色元素,传承百年市政
除了历史群落的保护,更突出地区的历史元素,传承百年市政、百年工业的特色。延续大上海都市计划中民星路、虬江路、嫩江路、春江路等几条重要的风貌道路的保护,结合规划的支路和公共通道,把这些历史道路的线型、线位完完整整地在规划里予以保留。
4.4 从城市尺度到人性细节,激发回归人性的科创活力
4.4.1 关注活动,打造博览纽带
重点关注人的公共活动,联合杨浦滨江南段打造上海百年工业博览纽带。从活动角度出发,沿着博览纽带布局“五心四馆一剧场”。包括由老建筑改造而成的知识共享中心、体现区域核心技术产业的光电创新体验中心、三江交汇的杨浦科创中心、电竞博览中心以及北端的油库艺术中心。
4.4.2 关注健康,实现三线贯通
延续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贯通原则,依托杨浦滨江腹地空间较大的特点,结合滨江岸线的设计,以3条分离且贯通的特色慢行道打造地区人性化慢行空间,即沿滨江路的全景骑行道、沿7 m防汛墙的跑步道以及4.5 m防汛墙外的亲水漫步道。
4.4.3 关注感受,管控城市色彩
有效衔接“一江一河”的色彩管控导则,并对中北段色彩分两类进行管控。远景色体现建筑玻璃幕墙的通透感,控制绿植以及反射森林公园的绿化色彩,形成蓝绿为主的远景色彩控制;近景色则充分突出科创的特色,以活泼的颜色为主,同时基本色沿用学校砖瓦和历史厂房的红棕、白灰色彩。
5、实施与机制思考
5.1 政企合作机制
通过政企合作的方式,在对老厂房的更新改造、综合整治、功能置换过程中,共同推进工业建筑的二次开发或利用。
5.2 政校合作机制
在杨浦科创平台的产业升级、创新孵化、制度优化中,鼓励通过政校合作的方式,资源共享,实现产业发展与高等教育双赢的局面。
5.3 土地收储机制
建立专门机构,加强统筹协调,从建交委、规土局、房地局、国资委等抽调专业干部人才,成立专项工作小组。
6、结语
随着全球化的技术发展和创新模式变革,世界滨水创新区的建设进一步加快,中北段“科创森林”的城市设计研究和探索将对其他滨水创新区的建设提供指导和借鉴。未来世界级城市创新区将更加关注科创的生态环境,更加突出区域的城市性,更加注重载体的文化价值,更加回归人性的需求关怀。无论是环境、基质、载体亦或是空间,“科创森林”将演绎一个全域科创的生态系统。
详情请关注《上海城市规划》2018年第5期《城市创新思维下的世界级滨水科创区城市设计方法——以上海杨浦滨江中北段城市设计为例》,作者:王梦亚,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点击查看原文全文:城市创新思维下的世界级滨水科创区城市设计方法——以上海杨浦滨江中北段城市设计为例
END
本站无留言讨论功能。交流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知识星球”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
城市规划学社
每日分享,每周专题
专题PPT,交流社群
专题PPT,交流社群
城市数据学社
数据新闻,数据申请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规划管理交流
规划管理,经验交流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王梦亚:城市创新思维下的世界级滨水科创区城市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