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关键词推荐标签
中国
城市设计
工业
规划
街区
办公
开发
探索
用地
国家
存量
行为
调查
行业
技术
美国
管理
创意
艺术
历史街区
如何
创造
设计
空间
共享
深圳
资料
模式
城市
尺度
自由
活力
地理
片区
区域
战略
融合
指引
研究
新区
开放
公共服务
服务
城市创新
产业发展
特色
背景
改造
运动
国际
设计师
📝 规划笔记——推荐一则来自城市化研究的文章,摘录如下:
随着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3D打印等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及互联网的发展,以批量生产为特征的传统制造业向以个性化定制与服务为特征的方向转型,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此背景下,提倡个人结合自身兴趣开展创造与创新工作的创客运动很快席卷全球。发展至今,创客的队伍扩展到了全世界计算机爱好者、工程师、艺术家、设计师和黑客等群体中,并通过互联网链接形成了一个松散的全球网络。作为创客运动的载体,创客空间为创客提供分享知识和共同工作(Co-working)的场所。
得益于近年来“共享经济”的发展,创客空间将怀揣着发扬个人兴趣、实现自我价值、共享设备等目的创客们汇集起来,进行创意激发的知识共享和共同创造,使创意、创新和创业串联成为一个有机联动的过程[1]。
近年来,创客空间这一概念从欧美国家流入中国。根据《2015中国创新发展报告》,国内的众创空间大概只有140多家,数量与知名度均较低。仅仅经过一年,中国已有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达4875家。创客空间在中国已呈现井喷式发展,创客空间的发展也成为一种“城市现象”。
与实际发展不匹配的是,近些年,学者们对于创客空间的研究比较少,研究的方向与领域比较分散,包括资源管理、集聚机制等方面的社科研究[2-6],也有学者开始关注中国创客空间的发展情况,通过持续几年的田野调查对其进行细致的探究[7-9]。
周素红等人认为广义的创客空间包括区域尺度的创新产业集群空间和微观尺度的创客空间[10],甄峰等人认为,创客空间本质上是以“共享”为核心的微型创新产业集群[11]。
受硅谷、128公路、“第三意大利”和中关村等全球知名的创新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地理学界长期以来偏重于地方与区域层面的产业集群研究[12-15],对于微观尺度的集群现象研究不足。创客空间承载着众多的小微创新创业企业,作为一个微小尺度的“集群”补足了产业集聚微观层面的研究视角。
进入21世纪以后,在西方经济地理学界“关系转向”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于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联系网络,很多证据表明,创新过程已经变成了一种网络过程。创新网络的形成使得集群内企业在分享创新资源、利用知识外溢效应和降低创新风险方面有着潜在的优势[16-21]。
这种潜在优势一般通过集群内企业之间联系网络带动技术与知识的快速传播得以实现。联系网络主要分为正式联系网络与非正式联系网络,两者为相对概念。一般认为,正式联系是指基于正式合同的创新联系,如战略联盟、技术研究共同体和合资等形成的合作关系;非正式联系则指没有正式合同的创新联系,如企业衍生、人才流动和长期贸易网络等形成的社会关系[22, 23]。
国内研究大多从创客空间概念、内涵、特征、创新模式、教育教学角度和图书馆构建等角度分析创客空间[24-31],较少从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等角度对创客空间进行定量化研究。本文从联系网络角度分析创客空间的内部网络联系,探究深圳创客空间的分布、创客空间类型以及网络特征(正式网络、非正式网络),并提出创客空间的规划应对策略。
1、研究区域及分类
2016年初,研究通过调研、资料收集的方式获取了深圳市52个有效创客空间位置点,研究利用ArcGIS进行核密度分析(图1),结果显示,南山区创客空间形成了四个集聚核心。北部核心集中于以南山智园为中心的大学城北部;中部核心集中在科技园,南部核心分别集中于深圳湾和蛇口片区。
本次研究基于创客空间集聚热点地区,选取比特咖啡、微漾、前海厚德、中科创客学院共四个典型创客空间深入研究分析。
通过问卷设计调查入驻团队使用创客空间功能的实际情况,并按照功能使用强度进行打分,由此得出真实的指标反映创客空间的突出功能,并将其作为创客空间分类依据。
结果显示四个典型创客空间可分为两类,一是投资推广类创客空间,包括比特咖啡和中科创客学院;二是联合办公类创客空间,包括前海厚德与微漾国际。
2、创客空间正式与非正式联系网络
对比以咨询网络、情感网络为表征的非正式联系网络与以合作网络为表征的正式联系网络(表2),初步得到以下结论:
① 从整体上看,创客空间正式与非正式联系网络强度及广度均较低,表明创客空间作为新型空间形态,其内在的经济联系活力与社会联系活力均较低,正式网络、非正式网络发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创客空间非正式联系强于正式联系,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创客空间内非正式联系尚未带来广泛的正式联系。
② 从正式网络看,创客团队与外部生产性服务机构之间的合作联系远比内部团队之间的联系密集,反映出创客空间的复合功能有待进一步梳理与加强。
③ 从非正式网络看,相较于咨询网络,情感网络较为容易发生于创客空间内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创客空间内的创客团队的行业相关性较弱,与行业相关的咨询行为发生较少。
研究利用整体网络、度数中心势对投资推广型创客空间与联合办公型创客空间的咨询网络、情感网络进行横向比较,结果显示:联合办公型创客空间的咨询网络、情感网络密度值均高于投资推广型创客空间,说明在联合办公型空间中企业之间更容易发生咨询、情感联系。
两类创客空间分别在咨询网络、情感网络上表现出网络集中性,联合办公型创客空间在咨询联系方面集中性较强,而投资推广型创客空间在情感网络方面有比较强的集中性。
3、创客空间正式与非正式联系网络形成机制
3.1 创客空间正式联系形成机制
从研究结果看,创客空间的入驻团队与外部生产性服务机构的正式联系是常态,而内部的正式联系具有偶然性、不确定性,这与入驻团队从事的行业有较大相关性。两类创客空间内多数入驻团队从事行业相似,以IT行业、新媒体等为主,团队之间隐含的竞争关系也多于合作关系,导致团队之间的正式联系过少。
同时,创客空间内形成入驻团队之间尚未形成产业上下游互补或同类型产业联盟,也是造成入驻团队之间形成正式合作联系过少的关键。
3.2 创客空间非正式联系形成机制
两类创客空间运营模式的差异是造成创客空间内部非正式联系差异的主要原因。投资推广型创客空间的功能定位是为入驻团队提供直接投资或融资对接等服务(图4)。
由于能提供投资与投融资对接的领域有限,投资推广型创客空间会对入驻团队进行比较严格的筛选,在这种情况下,入驻团队的从事领域相对单一,且具有一定的潜在竞争性,导致入驻团队之间的情感联系、咨询联系较少。
联合办公型创客空间的主要功能是为入驻团队提供低成本的、开放自由的工作空间,入驻门槛较低,团队呈现多样化特点,入驻团队间潜在竞争力较小,反而促进不同群体之间产生较多的情感联系,进而产生基于信任的合作关系(图5)。
3.3 正式联系与非正式联系差异产生机制
创客空间内部的非正式联系程度远高于正式联系程度,除了同行业竞争以外,还与入驻团队的需求有直接关系。
两类创客空间中30%的团队认为自由开放的工作氛围是其入驻的重要原因,有这种需求的团队多是自身发展较为成熟,已逐渐走向企业化的团队,其对低成本的工作空间、开放自由的工作氛围有了比较迫切的要求,而创客空间的工作氛围更适宜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出现了非正式联系远多于正式联系的情况。
4、基于微观创新空间的规划应对
可以认为创客空间是一个个创新创意的集合体,具备空间形态上的灵活性和产业内涵上的智力、创新密集性:
① 创客空间带有微型“产业集群”属性,有利于整合城市生产资源,激发城市空间活力。
② 创客空间能实现物资、技术和服务等资源的共享,提高城市服务功能的共享程度,有助于节约空间资源。
③ 创客空间内入驻创业团队之间的正式与非正式联系将促进隐形知识的传递与流动,有利于营造地域内的创新氛围。
基于以上三种特征,在规划应对方面要从创客空间的选址布局、公共服务配套、城市设计指引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在选址布局方面,在城市增量用地中以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与开放式的建设要素构建创新创客空间产业园区,在存量用地可结合“三旧”改造规划,更新城市功能与产业更新。
在公服配套方面,需加强虚拟网络与实体非正式交往场所的结合;在城市设计层面,需适宜进行密度网、窄马路、小街区的布局,打造景区化开放式创新区域。同时,也要根据工业遗产、历史街区、滨水空间等具体空间进行特色化城市设计,与城市有机融合。
5、结语
创客空间作为生产、生活融合的空间,其空间特性与社会网络属性都是造就其特殊性的关键因素,且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相关性。目前,创客空间的发展还处在初期,其空间特性与社会网络属性均处于不稳定、不均衡阶段,需要对它们进行规范的引导与监管。
对规划从业人员而言,对于微观空间如何影响宏观空间,如何在城市建设中强化微观空间的正式与非正式联系,以保持城市创新、绿色、共享发展,则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文章来自:城市化研究
您现在看到的是 Upnews (规划头条)博客文章,本站作为自然资源与规划行业博客网站,仅记录与自然资源与规划行业相关信息,方便大家查询阅读。
END
本站无留言讨论功能。交流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知识星球”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
城市规划学社
每日分享,每周专题
专题PPT,交流社群
专题PPT,交流社群
城市数据学社
数据新闻,数据申请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规划管理交流
规划管理,经验交流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创客空间入驻团队的联系网络特征及其形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