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2019年工作总结:规划资源事业“系统升级” 为活力花城再添新彩

本文关键词推荐标签
中国 广东 社区 城市设计 规划 街区 边界 办公 道路 保护 开发 广东省 探索 用地 国家 存量 居住 数据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行业 技术 管理 一体化 湾区 系统 复兴 会议 2019年 建筑 设计 广州市 控规 空间 公交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共享 环境 出行 广州 开发边界 小区 专项 生态保护红线 深圳 城市 资料 模式 国土空间 建筑设计 铁路 活力 行政 规划审批 轨道 地下空间 区域 生活圈 花园 战略 生态系统 入口 指引 多规合一 控制性详细规划 社区规划 总体规划 结构 城市公园 学习 公共服务 生态 平台 服务 书记 交通设施 城镇开发边界 方案 特色 国土空 改造 街道 步行 供水 编制 协同发展 交通 策划 中心城区 轨道交通 实施方案 综合交通 国际 高效 区域协同 设计师

2019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乘改革之东风,职能整合后犹如“系统升级”,行政效能持续提升,着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和系列指示批示精神,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紧跟新时代步伐,敢于作为,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交出崭新答卷,为活力花城再添新彩。

“系统升级”实力更强

强化规划引领交出“示范答卷”

●肩负“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新使命。开展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工作,高水平谋划城市发展格局,全面提升城市品质、辐射力和影响力。

一方面,坚持“生命共同体”思维,以广州“山水城田海”的良好自然资源本底为基础,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以珠江水系为脉络,以流域空间为载体,统筹森林、河涌、湖库、湿地、农田等自然资源系统保护。

另一方面,坚持以人为本,优化提升人居环境,做“有温度”的规划,瞄准广州“大城市病”,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重点解决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不平衡不充分、交通拥堵、基础设施老化等影响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提出“15分钟生活圈”理念,合理布局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以“绣花”功夫管理城市,提升城市特色与空间品质。目前《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8-2035年)》已上报省政府审查。

●提升广州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地位。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同步,开展广州新一轮交通发展战略规划、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工作,通过全态势、多层次、多维度、多模块海量数据交通战略模型分析,提出建设“全球重要综合交通枢纽”目标以及6大发展战略,深度参与粤港澳区域协同发展;进一步形成由市域快线(含高速地铁、快速地铁)、城市普线(普速地铁)组成的约200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实现轨道交通“3060”时空(市中心至南沙副中心、外围城区中心30分钟直达,广州与湾区各城市中心60分钟直达)及“6080”客运目标(市域公交占机动化出行比例60%,轨道占公交出行比例80%)。

此外,通过编制《广州南站周边道路等交通设施建设三年(2019-2021年)工作方案》《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规划》以及广佛、广清及轨道交通道路衔接规划修编等举措,强化与周边城市的互联互通,有力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落地。

●高效推进重点区域规划工作。

1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推进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建设。对标国际一流品质街区,高品质建设琶洲西区,改变以往道路、场地、绿化等管理各自为政的传统思维,邀请行业教授担任总体技术顾问,为地区城市设计提供专业意见,会景观场地总师团队,统筹建筑、场地要素、交通等要素,实现一体化精细管理;将道路设计、地下空间及景观设计等专业图纸叠加形成场地设计“一张图”,精心指导互联网创新集聚区13个互联网公司及总部经济区引进企业进行品质化设计;支持知名企业单位参与周边公共场地的设计与实施,注重多方协同,构建“零障碍”审议沟通平台,联合海珠区政府定期组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及地区城市总设计师等召开会议,充分吸纳各单位提出的各类意见建议,推动区域高质量建设。

2“海珠湿地”首创全国“只征不转”政策,通过立法确保土地用途和土地现状不变,由政府统一保护和管理;首创全国专章保护形式,将海珠湿地划入海珠区生态控制线,并编制《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恢复规划》,坚持“原生态、微改造、少干预”原则,三期建设生态恢复共计投入超过3亿元,提升海珠湿地自我维持性及多样性,打造该湿地为广东省首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范例;按照《海珠湿地品质提升工作方案》要求,开展海珠湿地品质提升规划工作,优化海珠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湿地功能,为建国70周年献礼。

3协助市委办、市府办制定印发《白云山、麓湖、越秀山及周边还绿于民工程三年环境整治行动计划(2019-2021年)》,依据白云山、麓湖、越秀山周边城市规划及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划定工作范围,制定《广州花园及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白云山、麓湖、越秀山周边环境整治规划方案》《白云山门岗“一门一策”详细方案设计及实施指引》《白云山、麓湖及越秀山公园连通方案设计》等,通过打开白云山山体界面,优化进山路径,实现开门见山;串联八大城市公园,实现白云山、麓湖、越秀山绿色路径的全线贯通。

“系统升级”干劲更足

优化营商环境交出“高分答卷”

●着力推动规划资源领域项目审批提质提速。落实国家和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双试点”工作,聚焦关键、大胆探索,出台46项审批改革措施,全面优化政务服务,通过狠抓多规合一、前期策划、事项规范、审批创新、政企对接等环节,有效解决空间重叠、数据打架、图斑冲突等问题,创新运用智能审批结合告知承诺制的思路,精简145个政务服务事项所需的517项申报材料、推进4类政务事项合并办理,企业投资类项目国土规划审批时间压缩65%以上,政府投资类项目国土规划审批时间压缩30%以上,实现90个工作日以内完成项目全链条审批,时间压缩59%以上,为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阿里巴巴华南运营中心、南沙国际贸易中心等一批大湾区建设项目快速立项、实施、落地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推行不动产登记“1+N”模式出新出彩。在一线城市中,广州市率先实现企业间不动产转移过户1小时办结、企业间不动产抵押登记1天办结、不动产登记与水电气1窗办理。

1推进“不动产登记+税务服务”,不动产登记、核缴税“一窗办理”,将登记受理、核税、收费串联办理调整为并联办理,实现一窗办结。目前,平均案件受理时间由1个多小时压缩到40分钟内,简单业务案件最快可20分钟办结。

2实行“不动产登记+企业服务”,取消企业之间商业、办公存量房交易网签环节和企业办理厂房存量房交易网签环节,推进企业不动产登记专区、专线、专窗、专人办理,为企业提供全流程绿色通道服务,确保房地产交易登记非批量案件1个小时审结。现已办理涉企案件3.7万余宗。

3实施“不动产登记+民生服务”,协同供电、供水、供气等部门建立一体化服务窗口,企业、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时,提供申请供电、供水、供气等服务,减少“多头跑”。现已有近4万名市民体验便利服务。

●创新土地储备机制助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探索市区合作开展土地储备模式,开展土地储备市区联动机制改革优化,构建市区联动的“收储共同体”。

1加强政策保障,市区联合印发土地储备实施方案,从收储模式、补偿原则、投资收益、保障措施等七个方面明确相关要求,成立领导小组及土地储备专责小组,加强与市发改、财政、生态环境等部门的协同联动。建立绿色通道,缩短储备及出让环节的审批时限,确保土地储备项目顺利落地。

2创新收储模式,构建市区“收储共同体”,制定土地收储工作计划及台账,办理红线选址,协调办理用地手续等,积极开展地块控规优化,做好办理权属核查、房屋征收补偿安置、用地报批、管线迁改、绿化迁移等工作,确保收储工作取得实效。

●推进工程建设联合测绘办理时限提速50%。

1“一窗”办理,设立服务企业联合测绘窗口,统一受理规划条件核实测量、人防测量、不动产测绘业务;将委托资料从30余项精简为14项,确保办理测绘事项只跑一个窗口、递一次材料、取一次成果。

2再造流程,推进测绘外业同步进场,过程数据内部共享,将测绘作业模式由串联改并联,最大限度缩减时限,实现政府类投资类,小、中、大型社会投资类建设项目分别在10、12、18、30个工作日内完成,总时限缩减一半以上。

3优化服务,用联合测绘服务平台,对接市建设工程联合验收、不动产测绘成果汇交等平台,强化案件监管及测绘成果数据共享,实现测绘成果上下游互通。

“系统升级”举措更实

破解民生难题交出“满意答卷”

●强化恩宁路永庆坊保护利用推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

1加强统筹谋划,成立由街坊群众、企业代表、媒体代表、专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组成的“共同缔造”委员会,建构适于老城区条件复杂的渐进式更新实施规划模式,采用保护规划、实施方案、建筑设计与产业策划“四位一体”编制方法,推动综合交通、空间营造、基础设施等一体规划建设。

2注重活态保护,按照“留人、留形、留神韵”思路,在保留部分现有居住功能前提下,对街区内留存280户的原住民与240栋的私宅房屋进行立面整修和环境提升,开展老字号、传统产业与非遗文化的导入与培育,营造多元社区生态,推动实现百年老街当代价值。

3提升社会效益,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通过“BOT(建设-经营-转让)”模式出租国有物业使用权,改变一般土地财政的思维方式;采用微改造实施功能置换,引入万科集团参与建设及运营,通过旧城复兴和产业振兴,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以及文化、社会、经济效益全面提升。

●推动加装电梯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1强化统筹指导,着力破解“审批难”问题。印发《加快推进广州市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建立由分管副市长任总召集人的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指导监督各成员单位开展工作;结合全市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简化优化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审批流程,试点免予规划许可,探索加装电梯规划方案联合审查工作等制度,其中广州市增城区试点成片连片加装电梯以来,已完成5个老旧小区成片连片加装电梯规划方案审批,共计441个楼梯口,已加装成功108台。

2加大政策扶持,着力破解“落地难”问题。加大财政补助力度,要求各区出台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财政补助规定,给予每台电梯10万-15万元不同程度的补贴,切实减轻加装电梯住户的负担。

3倡导多方合力,着力破解“协调难”问题。坚持“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理念,探索“党建+调解”模式,积极发挥街道和社区基层党组织、居委会和人民调解的作用,将服务资源下沉基层,召集社工、志愿者和社区规划师参与前期协商,引导各方共同推进旧楼加装电梯工作。

4强化部门协同,着力破解“管理难”问题。由规划部门牵头,编制《广州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标准化图集》和成片连片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试点规划方案,统筹制定加装电梯申报流程和资料模板、摸查标准等,做好加装电梯设计方案的技术指导。截至2019年12月底,全市累计完成加装电梯规划审批共6864宗,建成投入使用共4639台。全市审批加装电梯总数和建成总数居全国各大城市首位。

●优化提升人行天桥和隧道布局规划。全市现有立体过街设施约450座,90%以上分布于快速路(快捷路)及主干道。

1明确政策指引及行动计划,印发天桥与隧道布局规划调整及优化提升方案,编制专项规划及优化提升指引;制定2019-2021年三年行动计划。

2以需求导向优化布局,缩短绕行距离,打通现状地铁站未开通的出入口,结合在建地铁站新增过街通道,保障行人安全,实现人车立体分离,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发挥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整体效能。

3以人为本提升功能品质,优化过街设施与周边公交设施等衔接,拓宽过街设施和衔接路面的宽度,提高步行过街的通畅性;按需求适量增加电梯、雨棚等设施,提高上下楼梯的便捷性;通过路面翻新、绿化升级、管线规整等措施,改善天桥和隧道形象。

1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之年。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和系列指示批示精神,以推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为总目标,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总抓手,以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为契机,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强大动力,坚持城市规划新发展理念,坚持自然资源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自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十四五”和推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良好开局提供规划资源领域有力保障。

■ 来源: 广州规划和自然资源


END
本站无留言讨论功能。交流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知识星球”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
城市规划学社
每日分享,每周专题
专题PPT,交流社群
城市数据学社
数据新闻,数据申请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规划管理交流
规划管理,经验交流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规划搜索
规划云-规划行业搜索
规划搜索,规划知识图谱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2019年工作总结:规划资源事业“系统升级” 为活力花城再添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