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划笔记——推荐一则来自中国自然资源报的文章,摘录如下:
作为今日中国发展中的一个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在考虑节约集约用地和严守耕地红线时要格外谈到的。2007年,生态文明首次出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十多年过去,我们越是强调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就越能看到它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紧密联系。
尤其是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下国际粮食市场趋紧、油气行业动荡、经济面临严峻挑战……一连串问题让人们对生态安全、粮食安全、资源安全有了更深切的感受,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这些,都与土地有着密切关联。因为,土地是生存之基、发展之本。
传统工业文明下的粗放与浪费,倒逼我们对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有了共识,而生态文明则赋予两者更为丰富的内涵。当下,我们大力倡导“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对粗放式发展的反思警醒,而是更多基于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等的考量,基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出的长远谋划。
习近平总书记早已指出:“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奢侈消费造成的。”这一论断,鲜明地道出了生态保护和资源保护、节约集约利用的关系。过去传统粗放式、无节制的过度开发,不仅导致土地资源的短缺,还造成了“三生”空间利用的失衡、生态系统的退化甚至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日益趋紧的人地关系,使发展陷入“缺地”的困境,也给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带来了威胁。面对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要摆脱这种困境、这种威胁,就必须在节约集约的轨道上优化“三生”空间,推动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
近年来,节约集约用地持续深入推进。从控总量、盘存量、优增量到增存挂钩、减量化管控,从“亩均论英雄”“标准地”到“全生命周期管理”,“节地”的进阶之路让我们看到:摊大饼式扩张渐成过去式,节约集约用地从量的追求向质的推崇转变,土地利用效益从单纯高产出向集合了经济、社会、生态的综合效益转变,很多地方经济发展的质量成色更足了,而“节地”也越来越成为地方政府和企业的主动选择。更可喜的是,不少地方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工业用地二次开发利用,让绿色发展不仅有了绿色“颜值”,还有了节约集约的内涵。
与此同时,耕地保护也经历了从单纯数量保护到数质并举再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粮食安不安全,不仅要看能否“吃得饱”,还要看能不能“吃得好”;耕地不仅具有生产功能,还具有很强的生态功能,影响农田小生态,也关乎区域大生态。实践中,基层耕保队伍越来越壮大,不少农民纷纷当起了“田长”;土地整治越来越注重综合效益,正朝着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治理转型发展。
毋庸置疑,成绩值得肯定。但我们还须清醒认识到,土地的烦恼仍然不少:土壤污染、东北黑土层变薄、南方土壤酸化、华北平原耕作层变浅、西北地区耕地盐渍化沙化、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等等亟待破题;各种非农建设乱占耕地甚至永久基本农田的现象仍然存在;大量闲置低效土地亟待盘活“重生”;承载了40年快速发展的“三生”空间有待优化……
这些现实而迫切的问题,并不是单纯的土地问题,而是与生态交织在一起。我们必须认识到,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水稻田也是生态湿地和美景,节约集约用地、保护耕地和生态建设并非此消彼长,而是相辅相成。在人多地少的国情下,在生态文明的语境下,我们既不能为了增加GDP,以发展为名滥占滥用土地尤其是耕地;也不能为了增加耕地,以土地整治为名毁林开荒、围湖造田;更不能为了播种绿色,而以生态建设为名占用耕地甚至基本农田去开挖人工湖泊,搞“绿色政绩工程”。不管是竭泽而渔式的透支土地,还是“土豪式”生态建设,都是对生态文明的亵渎,也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破坏。
地载万物,万物共生。中国未来发展需要我们真正读懂“山水林田湖草是个生命共同体”的大文章并将其理念贯穿到实际行动中,在中华大地上划好并守好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为生态文明建设夯实根基。
文章来自:中国自然资源报
专题PPT,交流社群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为生态文明建设夯实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