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划笔记——推荐一则来自黄南报的文章,摘录如下:
近年来,黄南州将乡村文化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不断加快提升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水平,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努力构建现代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补齐项目短板,相继建成运营县级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全州3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55个农(牧)家书屋、166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全覆盖,州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成。积极推进全民健身,完成19个乡镇标准足球场、3个县级全民健身中心建设项目,实现全州32个乡镇体育活动站点、261个行政村农牧民健身工程全覆盖,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3平方米。全州注册成立体育社团49个,社会体育指导员225人。
不断丰富乡村文化惠民活动载体。抓好以“雅顿”艺术节为龙头的“一周两赛四节庆”活动,积极组织州县文艺团队及文艺轻骑兵等队伍深入乡镇、村(社)开展“戏曲进乡村”等系列演出活动300余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乡村文明,满足农牧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充分挖掘乡村自然生态、历史古迹、传统风俗等文化旅游资源,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培育了德吉村、花儿沟、隆务老街、吾屯唐卡艺术园区等一批乡村文化旅游景点。
建立健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坚持从优秀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入手,挖掘非遗资源,建立州、县非遗数据库5个,登记非遗项目520项,筛选公布12大类265项非遗保护项目名录。截至目前,州级以上非遗项目共有131项,其中“热贡艺术”和“黄南藏戏”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热贡艺术、黄南藏戏、土族於菟、泽库和日石刻、同仁刻板印刷、热贡六月会等6项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同时,鼓励、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各类传习馆所,建成各类非遗传习中心47个、挂牌非遗示范户120户,成为保护传承、传播弘扬非遗的重要基地。
培育和壮大特色乡村文化产业。培育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4家、省级文旅产业示范基地6家、省级民族手工艺品加工扶贫基地14家、“青海100”文化旅游体验点19家、省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8家,初步形成了以热贡艺术、石刻技艺、文创产品、特色工艺品为主体的文化和旅游产业群体。2019年度,全州文化旅游经营主体达到572家,文化旅游从业人员达到4.17万余人,文化产业收入达到11.4亿元,全州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810.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3.5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和群众脱贫增收。
加强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依托黄南深厚的文化资源,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相继举办了全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题培训及研讨会、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热贡唐卡底线图和优秀民间文化传承人培训班,积极推进“三区人才”计划、传统文化进校园、非遗项目专项培训等工作。建立健全代表性非遗传承人评定、扶持与管理机制,加强文化人才评定申报工作,提高了各界人士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截至目前,全州州级以上非遗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师(含大师)总量分别达到了138名、362名,其中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8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5名。
文章来自:黄南报
专题PPT,交流社群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农业农村部]黄南以繁荣乡村文化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