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划笔记——推荐一则来自陕西农业信息网的文章,摘录如下:
近日,笔者在榆林市佳县通镇向阳湾村的扶贫农场看到,一排排枣木菌棒整齐排列,一朵朵肥美的香菇茁壮成长,工人们或采摘、或装袋、或烘干、或运送,忙碌不停……“截至目前,向阳湾扶贫农场已建成食用菌种植基地60余亩,种植香菇10棚,年干菇产量可达5万余斤,年收益超过40万元。”向阳湾村党支部书记贺建强说。
向阳湾村扶贫农场是佳县“小农场”释放“大能量”的缩影。而在扶贫农场的带动下,曾经贫穷落后的村子也已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
近年以来,佳县始终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决战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按照“东枣西果北蔬菜、旅游畜牧杂粮中药材”产业布局,在整合村集体资源和产业扶贫资金的基础上,依托“村集体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种养加产业、乡村旅游、光伏电站等多种模式的扶贫农场,把贫困户嵌入产业链,让贫困群众进场务工、入股分红、流转土地、参与经营,切实解决了产业扶贫项目小散弱、贫困群众就业增收难的问题。
让扶贫农场平稳运行并持续释放“红利”,离不开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支撑。
2019年,佳县木头峪镇王宁山村因地制宜,发展起以红枣加工为主导产业的扶贫农场,让广大村民看到了增收致富奔小康的希望。
据该村第一书记杜军峰介绍,去年王宁山村将村集体土地资源和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并动员建档立卡户以到户产业扶贫资金入股该村酒业合作社、养猪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年下来,村集体实现纯收入72.7万元,提取公积公益金和福利费后,村民每股获得分红128元,建档立卡户每户再分红2000元。而在集体经济的带贫益贫作用下,该村入股村民的人均纯收入已超过1.1万元,建档立卡户人均纯收入也达到了9300元。
另据了解,今年以来,佳县在此前已建成8个扶贫农场的基础上,正在积极推进桃园则沟酸枣园等13个扶贫农场及陈家泥沟饲草料加工厂等4个扶贫工厂的建设工作,预计可带动全县18万名群众稳定增收,324个村集体年均收益有望突破10万元。
文章来自:陕西农业信息网



专题PPT,交流社群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农业农村部]榆林:“小农场”释放“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