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划笔记——推荐一则来自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信息中心的文章,摘录如下:
7月29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修订《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新闻发布会,就修订背景、条例内容、创新特点等进行解读。
《条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适应国家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机构改革政府职能调整及“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需要出发,旨在强化各方责任,统筹各方力量,防治经验,全面提升地质灾害综合防范能力。《条例》首次将具有重庆特色的“四重”网格化管理体系纳入,并予以固化,成为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基础性制度。
《条例》要求,一是注重规划引领,科学有效防灾减灾。科学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划定易发区和风险区,做好灾害现状和趋势预测,进而提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应急救援、综合治理等防治项目及任务。每年发布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结合气象信息,开展年度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确定重点防范期、重点防治区,指导各区县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二是注重预防为先,筑牢群防群治严密防线。首先是调查评价,确定地质灾害隐患点;其次是监测预警,强化部门信息共享,把大数据监测预警与群防群治结合起来,抓好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大力推广实用性强、性价比高、简便易行的自动监测技术装备,逐步实现智能化监测预警全覆盖。目前,我市已构建起了群专结合的“四重”网格化防灾体系,并依托“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实现对所有地灾隐患点的动态监测和预警信息实时发布。三是注重应急处置,强化救援能力建设。《条例》推动建立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保障体系,制定应急预案,加强人员物资储备,完善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机制,做到应急有备、反应迅速、处置有效。特别是要求组织好每一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避险简易演练,使受威胁群众熟悉应急预案和报警信号,熟知撤离路线、避险安置场所,当灾害发生时,知道往哪里跑,知道如何避险。四是注重综合治理,逐步消除地灾隐患。《条例》明确,采取避险移民搬迁和工程治理手段,逐步消除地灾隐患。把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结合起来,逐步推进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综合整治、维护生态安全,提高避险移民搬迁补助标准,做到实施一个搬迁项目、安置好一方群众、保障一方人安全。
据悉,《条例》于2020年6月5日经重庆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自2020年8月1日起施行。
文章来自: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信息中心
专题PPT,交流社群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重庆]新修订《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新闻发布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