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迪拜哈利法塔,上海中心大厦,吉隆坡双子塔……由建筑不断擢升的天际线,象征着这些城市崛起的现代文明与繁华。在多数人眼中,摩天楼,被视为一座城市能否爆发生机与活力的最直接有力评估。在南充,却有着这样一些“善变”的摩天楼,即便猜中了开始,也猜不透结局……
南充摩天楼进化史
南充摩天高楼的竞争始于绿地集团进驻南充后,180米双子塔的高度在2012年独领风骚,让一众开发商均不能望其项背。绿地记录保持仅大半年,2013年中,维美南虹路“嘉陵万象城”项目更名为“南充环球金贸中心(GTC)”,高度也由“万象城”时期的150米加至198米,势要力压绿地一头,当时“198米南充第一高楼”的广告至今也让许多市民印象深刻。
不久,中虹国际“220米南充第一高楼”的围挡与广告出炉,接棒GTC刷新南充新地标高度。而后,明宇广场也不甘示弱,宣布其180米地标加至220米,与中虹共同登顶南充第一高楼之席。此时,南充第一高楼争夺战已达白热化。不过,中虹与明宇均未笑到最后,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上演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戏码。
就在各大项目一个个为“南充第一高楼”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作为最具实力与话语权的全球摩天地标缔造者——绿地集团一锤定音,宣布南充绿地中心双子塔由180米拔高至238米,南充第一高楼再次易主,此记录一直保持至今。
“第一高楼”现状
在经历了2013、2014年的高调火拼之后,随着楼市急转进入下行通道,部分项目热衷于争夺“摩天光环”已风光不再,甚有个别开始“偃旗息鼓”,经笔者实地探查后,目前现状是:
绿地中心238米双塔未动工,其公示的环评文件约定238其中一幢的竣工日期为2021年底,也就是说,即便自此时开始算起,建设周期仍还有7年半。而238中的另一幢所在地块土地还未拿下,待解决土地问题到正式动工尚需一定时日。
环球金贸中心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多次被爆料项目进度滞缓,如今更被网友曝出工地已大半年无任何动静。笔者近日连续三日实探环球金贸中心工地,偌大的工地空无一人,工程车、施工机械也都已撤出,看来其停工传闻并非空穴来风。笔者咨询项目方后,得到的回答是,“目前正在调整方案,不再建设SOHO,全部改为普通住宅,待审批通过后,预计两三个月后新方案将对外公布。”至于198米地标何去何从,又或以何种方式呈现,项目方对此则三缄其口。
环球金贸中心超高层与中虹国际超高层工地
中虹国际南城(地标楼所在地块)目前已全面开工,施工单位聘请的是牛B的“中国建筑”,由此可见中虹对该项目寄予的厚望及建设精品项目的决心。而在近日,有网友曝出中虹国际过规的最终方案的地标楼为167米。不过,笔者在咨询中虹国际后得到的回答是,“并未接到有关项目地标楼削减高度至167米的通知。”看来这出中虹国际高度“罗生门”,只有等待时间来印证。不少网友也认为,“只要快速动工就行,早日呈现才是硬道理”。
明宇广场220米地标进展火热,如同“打了鸡血”一般,超高层基坑建设每天都处于热火朝天的状态,项目进度相当喜人,在高度论坛几乎每隔几天都有明宇220米的进度贴,能明显看到工程进度变化,明宇广场也因此被网友封为“对南充是真爱”、“最靠谱的地标项目”。以其进度为判,明宇220米国庆前后应能出地面,转入地上主体施工。
明宇广场超高层进度(截取至南充高度论坛贴)
摩天楼攀比成风
其实不只是南充,在中国绝大多数城市均在不断追求比拼摩天楼的高度与数量。从1996年中国第一座摩天大楼、高达384米的深圳地王大厦竣工以来,中国便开启了一轮疯狂的摩天大楼建筑热潮,在这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已有391米广州中信广场、421米上海金贸大厦、450米南京紫峰大厦、490米香港ICC、509米台北101大厦、632米上海中心大厦等相继落成。
就拿我们最为熟悉的成都与重庆来说,之前两地就为“西部第一高楼”而暗自较劲,争得头破血流。在成都绿地中心提出建设468米西部第一高楼后,重庆嘉陵帆影不甘示弱,立马宣布将其规划高度提升为468米,与成都绿地中心齐平,共同加冕西部第一高楼。不过,这两个项目均未笑到最后,不久就被重庆国际金融中心项目截胡,以高出它们2米——470米的高度夺下西部第一高楼的话语权。
而如今,攀比摩天大楼已不再是这些一二线城市的专利。以四川为例,南充、泸州、宜宾等三四线城市也都不断掀起兴建摩天大楼的热潮。宜宾365米火炬大厦建筑(据传已降高度)、泸州280米世纪城(未动工)、自贡198米国贸天街(已降为168米)……
摩天楼焦虑症
为何很多城市掀起兴建摩天大楼运动?原因在于中国最近几十年处在一个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在追求高楼建设方面跟以前经济开始快速增长的美国等发达国家情况相似,城市通过这种高楼的建设凸显其经济实力、地位、富裕,也是为外界展示其经济快速发展的一种手段。
但盲目的比高却令这种对外展示功能陷入一种误区,如今大多数城市比拼摩天楼已演变成为是城市的虚荣心在作怪,是不自信的表现,好大喜功的政绩行为。《人民日报》也曾有报道提出,我国不少“第一高楼”的背后,是地方国有资本在支撑。有专家便指出,“这些‘第一高楼’不是市场说了算,而是ZF说了算,ZF的虚荣心决定了城市的天际线。”
对此,笔者也做了一个接地气的比喻:一个人踩上高跷,并不代表他长高了;一个城市建起摩天大楼,也并不代表这个城市繁荣了、百姓幸福了。
笔者认为,在对于土地资源稀缺,土地费用高昂的北、上、广、深这些中国一线城市,以及蓉、渝、汉、沈等大区域中心城市,兴建高楼大厦或许可以视为为满足现今或未来一段时间的商业贸易发展,提供高档办公场地需求而建造的硬件设施。但对于中国大多数经济并不发达的三四线城市,商业贸易与企业办公的发展本来就缓慢,大多数均不具备支撑消化这些摩天大楼的能力,若贸然兴建过多过高的摩天楼,将会导致后续一系列的问题。
理性看待摩天楼
相较于150米以下的非摩天建筑,建造150米以上的摩天楼建设成本要高出一大截,并且随着高度增加,摩天楼的建设及维护成本会激增。因此,修建超高建筑必须严守风险把控。资金、技术、还有地块和开发商的吸引力,能否建成,建成后能否赚钱……都是需要开发企业通盘考虑的问题。若不进行全局考虑而盲目兴建摩天楼,可能导致一些列问题,轻则建好后空置率暴增,重则出现烂尾。
苏州建设的世界上最高的“瀑布大楼”早在2004年12月12日就已封顶,并声称将在2005年6月随着国际服装城同步投入运行。然而建成已十年了,这座世界上最高瀑布大楼却渐渐成为烂尾楼。目前当地政府已回购了“瀑布大楼”,投资失误的损失还是由纳税人买单。
已烂尾十年的苏州“瀑布大楼”
在笔者看来,对高度的崇拜和竞争,不应成为当代城市开发突出的主题,更不该将这种崇拜甚至渗透在我们大多数中国人的现代化意识中。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的确应该有,但不是首先考虑超高层。城市地标应该是多元的、丰富的。
纵观全世界,有历史文化传统的城市,都有属于自己并为全世界人民所熟悉的地标,比如巴黎的铁塔、罗马的斗兽场、悉尼歌剧院、纽约自由女神像等。发达国家已放弃追求高层建筑作为地标的野蛮成长的象征,转而追求更有文化内涵的更富有人性的城市地标。
后记:城市,如同一只不断吞噬土地的巨兽,挥洒着现代、高速、激情的璀璨现代文明,钢铁水泥构成的骨骼,铸就了它巨大身躯;川流不息的人群,成为它的血液;而由摩天大楼丰富的天际线,则是它坚挺的背脊。背脊,或坦荡、或扭曲,将决定这座城市真正的活力、生机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