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六岸,见证了金华市区千百年来的市井生活与变迁,是金华人熟悉的老朋友,也是充满希望的新景区。义乌江、武义江与金华江在市中心汇流,捧出了沿岸一个个风格各异的公园,灌溉了浓墨重彩的人文风光。
三江六岸是金华不可多得的景观资源,是金华重要的城市特色风貌区,更是生态廊道建设重要的城市景观节点。目前,我市已编制《金华市区三江六岸核心区段景观优化提升设计》,围绕市委、市政府高水平建设三江六岸的总体要求,高品质打造“金彩三江、风华水岸”,让三江六岸真正成为婺州文化客厅、百里风景画卷、金华和美纽带。
滨江景观更惊艳出彩
经过多年建设,三江六岸现已初具规模,目前共建成大小公园18个,绿道16.5公里,蓝道3公里,以及五百滩、八咏码头两个码头。沿江多幢建筑与桥梁完成亮化,夜游三江六岸,滨江景色流光溢彩、独具韵味。
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高水平建设总体目标,下一步重心转向沿线景观优化提升,打造人文的、活力的、浪漫的、绿色的多彩滨江景观,使之更出彩、更惊艳。
为高标准做好三江六岸核心区段景观优化提升工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编制了《金华市区三江六岸核心区段景观优化提升设计》,提出了“金彩三江、风华水岸”的发展愿景,打造“可感悟、有故事”的精彩三江,建设“可亲近、有温度”的风华水岸。将三江六岸建设成人文的、活力的、浪漫的、绿色的多彩滨江景观,使三江六岸成为“市民乐享生活、引以为荣,游客一见钟情、流连忘返”的精品滨水区。
据介绍,此次核心区段景观优化提升设计范围,西起婺江大桥,东至义乌江的东二环大桥,南至武义江的南二环大桥,以沿江防洪堤岸线为基础,向外拓展一个街区,总面积22平方公里,其中包括36个滨江公园,绿地面积为4.3平方公里。研究范围西起杭金衢高速,东至金丽温高速,南至规划三环路。
具体设计内容主要分城市设计和景观总体规划两部分。其中,城市设计将重点研究滨水地区的城市用地功能布局、交通组织、城市天际线、视线廊道、空间界面、风貌、夜景等优化与引导策略。景观总体规划主要任务为挖掘、提炼三江六岸各公园的文化内涵、特色亮点,合理确定各公园的特色定位、建设主题,完善整体慢行系统、标识系统及公共服务设施,营造富有金华特色、生态宜游、活力多元、便捷可达的城市滨水公共空间,同时对已建、在建公园提出引导性景观提升策略和指引,制订优化提升行动计划及实施项目库。
为金华留下传世精品
按照“百年规划、千年遗产”的标准和“一年见成效、三年大跨越”的建设目标,三江六岸提升计划总投资约为29.24亿元(不含征迁费用),推进包括“新建15个滨江公园、打造12个亮点景观、贯通72公里绿道、提升10公里驳岸、营造5溪润城、新建或提升改造11条沿江道路、打通20条通江街道、贯通14公里蓝道”八大行动,打造全国独具特色地级城市景观。
滨江绿道实现漫步道、跑步道、骑行道“三道”贯通。打通现状跨桥断点,新建与改造跨江慢行桥,中心城区全线贯通72公里(核心区36公里)滨江绿道,满足市民“漫步、跑步、骑行各行其道”的活动需求。全力打造开放便利、动静结合、生态智慧的滨江通行网络。
激活“水边、桥下、驿站”三类空间。新建公园临江布局各类亲水活动场所;已建公园提升现状亲水活动场地与景观,激活临江活力;利用跨江桥下空间,塑造具有运动、休憩、商业等功能的活力场所。精心设计36个主题公园与16个亮点景观,丰富人文、活力、艺术与田园主题体验。以人文、活力、艺术、田园为特色,满足不同人群多元需求。
优化滨江功能,开放滨江界面。增加滨江公共服务与休闲商业设施,融入购物、餐饮、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等功能。增加通江道路,打通通江廊道,规划增加通江道路,提升滨江公园交通可达性。结合通江道路与入江溪流,分别打造20条通江功能廊道与11条沿溪景观廊道,市民可以通过亲切宜人的繁华街道与景色优美的沿溪绿道到达三江六岸地区。
三江口重点打造体现历史文化的古城区块、体现近代文化的铁路区块、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城南区块以及体现现代都市特色的多湖区块;打造文化体验环路,串联品金华美食、赏八婺技艺、游古城庙会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古今对话”、特色彰显、活力开放,三江六岸景观提升是提高城市美誉度和竞争力的城建精品工程,是打造浙中大花园地标的生态示范工程,在各级各部门努力下,三江六岸景观必将成为美丽金华“金名片”。



专题PPT,交流社群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三江六岸点亮美丽金华“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