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大鹏管理局开展2020年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

本文关键词推荐标签
广东 社区 规划 道路 探索 技术 管理 环境 深圳 活动 可持续 研究 美丽 新区 结构 生态 服务 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局

📝 规划笔记——推荐一则来自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的文章,摘录如下:

为了切实解决深圳市海洋渔业资源所面临的问题,加快转变渔业发展方式,提升渔业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水平,8月12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大鹏管理局联合深圳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大鹏大队、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在大鹏新区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渔业管理处、深圳市渔业服务与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给予了大力支持。大鹏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夏东同志参加活动。

此次活动在大鹏吉澳湾、杨梅坑、鹅公湾、东西涌四个点放流黑鲷20万尾、黄鳍鲷4万尾、红笛鲷4万尾、紫红笛鲷4万尾、斑节对虾40万尾、波纹巴非蛤40万粒,共计112万尾种苗放归入海。

渔业增殖放流是指采用放流、底播、移植等人工方式向海洋、江河、湖泊、水库等公共水域投放亲体、苗种等活体水生生物的活动,是养护渔业资源、修复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是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是转变渔业增长方式、实现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专家表示增殖放流需要在物种选择、放流地点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论证,并要严格执行相关管理规定,广大市民切勿盲目放生水生动物。

跟随着种苗一同回到大海的,还有一只珍稀濒危物种绿海龟。据悉,该绿海龟是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在2018年1月2日于东山社区的一条河涌口救护的,当时它头部被击中,腹部擦伤,伤势较重。经过2年半的救治及训练,如今这只绿海龟已康复,长度增长了8cm,宽度增长了4cm,体重也增加了5公斤,并具备了野外生存的能力。

渔业种苗的增殖放流及海龟的放生,将有效改善海域生物种群结构和生态环境。大鹏新区作为深圳经济特区中的生态特区,近年来持续探索海洋生物多样性发展及渔业资源可持续道路。增殖放流相关经济物种及珍稀濒危物种,养护渔业资源,不仅是渔业可持续发展和修复大鹏海域生态环境的客观需要,更是建设“美丽大鹏”的重要内容。

112万尾鱼苗及海龟的“回家”,将补充和恢复生物资源的群体,改善大鹏海域的生物种群结构,同时也能够维护生物的多样性,达到渔业资源可持续的利用。


Upnews博客文章,摘录自: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网站,原文链接为:http://pnr.sz.gov.cn/xxgk/gzdt/content/post_7999128.html。
本站作为自然资源与规划行业博客网站,仅记录与自然资源与规划行业相关信息,方便大家查询阅读
文章来自: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
END
本站无留言讨论功能。交流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知识星球”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
城市规划学社
每日分享,每周专题
专题PPT,交流社群
城市数据学社
数据新闻,数据申请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规划管理交流
规划管理,经验交流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规划搜索
规划云-规划行业搜索
规划搜索,规划知识图谱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深圳]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大鹏管理局开展2020年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