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程山水一路歌

本文关键词推荐标签
国土空间规划 耕地 工业 规划 边界 道路 国家 保护 开发 探索 用地 调查 管理 空间规划 村落 系统 如何 国土资源局 浙江 2019年 设计 村庄 空间 绿道 开发边界 环境 生态保护红线 小区 专项 国土空间 农村 片区 资本 区域 生态系统 平台 开放 弹性 生态 城镇开发边界 书记 国土空 特色 方案 绿色发展 交通 编制 农业 实施方案 管控

📝 规划笔记——推荐一则来自中国自然资源报的文章,摘录如下:

是要钱袋子还是要绿叶子?

这曾是困扰浙江省安吉县余村原党支部书记鲍新民很久的问题,回忆起当年,他仍然十分感慨。

改革开放后,余村靠着优质的矿石资源成为安吉“首富村”,老百姓腰包鼓起来了,而余村却变得面目可憎起来,安全问题、环境问题困扰着这里。

在抉择的十字路口,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余村考察,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总书记说要知道放弃,要知道选择。”时隔15年,鲍新民仍然记忆犹新,为了这里的山山水水,安吉和余村走过了艰辛的探索之路。

“两山”理念因矿而起,如今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略。它的历史性出场,不仅改变了余村以及安吉的命运,更开启了全国对于自然资源价值的新探索。

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石碑矗立在余村。15年来,这十个大字镌刻在安吉老百姓的心中,更转化为了他们的行动。

痛定思痛

让矿山重新披绿装

站在余村攫取“第一桶金”的冷水洞矿山遗址,余村村主任俞小平回忆起了过去。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20世纪90年代,余村仅4.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3个矿山,生产队用石灰去外村换稻子,一下子解决了吃饭问题。”

开矿让余村摆脱了贫困,可是问题也随之而来。

“工人们从矿上下班回家,脸上全是黑的,只看见两只眼睛,自己老婆都不认识了。”鲍新民说。

安全生产也无法保障,矿工有在矿山上被石头砸死的,还有得尘肺病的、留下终身残疾的。尘土飞扬、污水横流、垃圾遍地,村民不敢开窗,山上连笋都不长了,矿上爆破频出事故……

痛定思痛,余村用民主决策的方式选择将高污染企业陆续关停,开始向绿色发展转型,2002年逐步关停矿山,2004年底全面停工停产。

转化的第一步是要让绿水青山重回余村,关停之后,如何治矿?

2007年起,原安吉县国土资源局牵头,先后对停采废弃的冷水洞、罗子坞、巍山等三个矿山进行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和土地复垦开发利用,总面积达87158平方米。

“一方面,对主要边坡进行浮石清理,针对坡底、坡顶和平台区域水土保持能力等情况因地绿化;另一方面,对宕底、废渣堆、加工场等区域,通过覆土、削高填低等方式进行土地平整复垦,并种上了景观类植物。先后花费治理费用百余万元,整治出的土地焕发了生机,石头变美景,荒山变青山。”安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初尝到了生态发展的甜头,余村抓紧时机、乘势而为。遵循安吉县“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工则工、宜景则景”的废弃矿山治理原则,2013年起,余村对村庄内部进行生态修复,48家工业企业全部关停,实施污水分流纳管。2017年,安吉县封存保留了冷水洞矿山遗址,并以真实性和完整性为最大原则,以砾石铺地,铺装景观小品,建设了矿山遗址公园,记录历史,警示后人。

如今,绿水青山重新回到了安吉,并成为这里最美的风景。沿着串联起溶洞矿坑、连绵竹海、银杏古树的森林绿道,可骑车,可登山,可游步。登高观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起了乡愁。

整体规划

让“三线一地”守牢生态底色

青山如何变金山?安吉在探索中逐渐认识到,发现自然资源的价值、用好自然资源是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关键。

从生态到经济,依托群山环抱、茂林修竹,安吉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第一步稳固“底盘”,做好规划统筹。安吉从土地空间、产业布局、交通路网、基础设施等方面开展规划,绘浓生态底色,突出底线约束。按照余村的整体规划,关闭矿山之后村子分为生态旅游区、生活小区和农业观光区,矿山遗址则打造成矿山公园。

据安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规划过程中,安吉成立了“三线一地”工作专班(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和自然保护地),负责协调解决调整过程中的各类矛盾与问题。安吉坚持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降低,在本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坚持“面积不减少、功能不降低、性质不改变”的原则,维持上轮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面积489平方公里不变,占国土空间的比例25.9%不变。

同时,做靓底色,优化屏障。安吉明晰“一环三带三核九片”的自然生态空间保护格局,优化生态安全屏障。结合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优化调整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快建立以“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核心,竹乡国家森林公园、天荒坪省级风景名胜区、竹溪省级湿地公园、南北湖省级湿地公园和陈嵘省级森林公园为主体的安吉县自然保护地体系。将水域、森林、矿山等特定空间修复以及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等专项治理纳入空间规划整体保护范畴。重点考虑水、气、土壤、垃圾固废等处理设施、监管设施,将污染治理纳入治理类基础设施布局。

此外,绘制规划,严格管控。在重点区域探索实施用途管制试点,在生态空间用地准入方面实行正负面清单管理,生态保护红线实行正面清单管控、一般生态空间实行负面清单管控,明确准入规则。实行生态保护红线分级管控,一般生态空间根据地方特色实行分区管控,将一般生态空间分为生态经济综合发展片区、生态农旅混合片区、生态旅游特色片区、人居环境保障片区四个片区,并明确了每类片区的发展和保护重点,实现生态空间刚性(生态保护红线)与弹性(一般生态空间)相统一。

2019年,安吉县仅余村全村就实现国民生产总值近2.7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598元,村级持有集体资产2000余万元,集体经济收入达4521万元。

矢志不渝

“两山银行”探路生态资源资产化路径

对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探索,安吉一直没有停下脚步。

今年4月,《安吉县“两山银行”试点实施方案》发布,提出将全面摸清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资源以及农村宅基地、农房、古村、古镇、老街等闲散资源“家底”,统一纳入“两山银行”,选择合适标的推向市场,实现生态资源向资产、资本的高水平转化。

根据安吉的方案,“两山银行”是政府主导打造的生态资源交易平台,是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载体,让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资源在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等过程中实现应有价值。

而试点的首个目标就是摸清“家底”。方案要求,要利用卫星遥感、区块链等数字化手段开展资源调查,合理评估生态资源资产价值。到2020年底,在调查摸底、确权登记的基础上,基本形成安吉县生态资源清单、产权清单、项目清单和保护、开发、监管全过程工作机制。

据安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家底”,不仅包含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还包括与之相关的适合集中经营的农村宅基地、集体经营性用地、农房、古村、古镇、老街等,需要集中保护开发的耕地、园地、林地、湿地以及可供集中经营的村落、集镇、闲置农村宅基地、闲置农房、集体资产等,这些都是“两山银行”的目标资源资产。

在提升生态产品价值上,方案也有明确规划。今后,安吉将着力在生态产品交易机制、品牌体系、质量监管和考核机制等方面开展创新探索,逐步将生态资源转化成生态产品。比如,探索生态产品交易机制、健全生态产品品牌体系、强化生态产品质量监管、健全生态产品价值考核制度等,构建以“‘两山’农品汇”“安吉白茶”“安吉冬笋”等核心品牌为主的地域特色公用品牌体系,推动“好生态变成好产品、好产品卖出好价钱”,真正实现“生态本身就是一种经济”。

“‘两山银行’实现的是‘零存整取’,从顶层设计来系统集成本地的生态资源并进行收储,发挥集聚效应和整体优势。”该负责人说。

不过,“两山银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无论是交易和信贷,都涉及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方法完善、生态信用体系建设、绿色金融改革、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变革等方方面面。目前安吉的探索尚处于初始阶段,在推进过程中也应注意相关政策的协同与配套,还要考虑好收入分配的问题,从而让基层群众真正感受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带来的收益。

绿水青山依旧在,金山银山何处寻?15年来,一程山水一路歌,安吉在经历过痛苦、迷惘、彷徨阵痛后,用不懈的行动实践闯出一条绿色发展道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安吉给出的回答,也是安吉未来将矢志不渝拓展迈进的康庄大路。


Upnews博客文章,摘录自:中国自然资源报网站,原文链接为:http://www.mnr.gov.cn/dt/dfdt/202008/t20200814_2541984.html。
本站作为自然资源与规划行业博客网站,仅记录与自然资源与规划行业相关信息,方便大家查询阅读
文章来自:中国自然资源报
END
本站无留言讨论功能。交流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知识星球”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
城市规划学社
每日分享,每周专题
专题PPT,交流社群
城市数据学社
数据新闻,数据申请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规划管理交流
规划管理,经验交流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规划搜索
规划云-规划行业搜索
规划搜索,规划知识图谱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一程山水一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