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划笔记——推荐一则来自生态环境部的文章,摘录如下:
2020年9月27日,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0年9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龙刚,省生态环境厅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处副处长黄继辉,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院长刘足根,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副主任叶昌林向大家介绍我省“三线一单”分区管控、环评审批统筹疫情防控服务经济发展和排污许可全覆盖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提问。
江剑平:大家好!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出席省生态环境厅2020年9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支持,和为之付出的辛勤汗水。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全面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8月24日,省政府印发《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意见》明确要建立覆盖全省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并就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提出了意见。
今天,我们很高兴的邀请到了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龙刚先生,省生态环境厅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处副处长黄继辉先生,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院长刘足根先生,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副主任叶昌林先生向大家介绍我省“三线一单”分区管控、环评审批统筹疫情防控服务经济发展和排污许可全覆盖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提问。
下面我通报2020年8月份江西省空气、水环境质量状况。
空气环境质量状况
2020年8月,全省细颗粒物(PM2.5)月均浓度为1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6.9%,11个城市中,景德镇市PM2.5月均浓度同比上升,其余10个城市同比下降;优良天数比例为98.0%,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3.3个百分点,景德镇市同比持平,其余10个城市同比上升。
11个设区市PM2.5月均浓度排名为:萍乡市第一,吉安市、抚州市并列第二,南昌市、赣州市、宜春市并列第四,鹰潭市第七,九江市第八,新余市、上饶市并列第九,景德镇市第十一。
进贤县等110个县(市、区)PM2.5月均浓度达到二级标准(备注:全省111个县(市、区),含湾里、庐陵新区以及9个高新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排名前十(出现并列一并列入)的依次为:进贤县、上犹县、靖安县、南城县、南丰县、彭泽县、定南县、寻乌县、瑞金市、崇仁县、婺源县。
水环境质量状况
2020年8月,全省地表水水质总体优,断面(点位)水质优良(Ⅰ~Ⅲ类)比例为97.3%;主要河流中,9条河流水质均为优。主要湖库中,鄱阳湖和柘林湖水质为优,仙女湖水质轻度污染。75个国家考核断面(点位)水质优良比例为96.0%,高于我省2019年水质优良比例84.0%年度考核目标;全省设区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五河”和东江源头保护区出水断面水质功能区达标率为86.4%;设区市跨界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100%,县(市、区)跨界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7.5%。
2020年8月全省11个设区市地表水国考断面水环境质量指数从好到差排名为:1吉安市;2景德镇市;3宜春市;4抚州市;5赣州市;6九江市;7萍乡市;8上饶市;9南昌市;10新余市;11鹰潭市。
下面请龙刚副厅长介绍我省“三线一单”分区管控、环评审批统筹疫情防控服务经济发展和排污许可全覆盖情况。
龙刚: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围绕今年环评与排污许可领域的热点问题,现在向大家介绍我省“三线一单”分区管控情况,环评审批统筹疫情防控服务经济发展情况,以及排污许可制度全覆盖情况。
首先,介绍“三线一单”分区管控情况。“三线一单”是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下面,重点介绍“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现实意义、分区管控内容和下一步的实施应用等三个方面内容。
(一)关于“三线一单”分区管控的现实意义。
划定并严守“三线一单”,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大部署。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深改组第十四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2018年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确立了“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的目标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对突破三条红线、仍然沿用粗放增长模式、吃祖宗饭砸子孙碗的事,绝对不能再干,绝对不允许再干。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
江西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担负着维护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使命,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加快优化全省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全省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保持发展战略定力的充分体现,更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有力抓手,对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三线一单”作为一套生态环境分区的管控体系,通过“三线”划框子,确定环境管控单元,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边界和底线;通过“一单”定规则,规范开发行为,约束活动性质和规模,通过准入清单确定一个地方在生态环境资源约束下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为各级政府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中提供规则和工具,以生态环境的高水平保护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关于“三线一单”分区管控的主要内容。
1.管控单元划分情况。按照优先保护、重点管控、一般管控等3个类别,全省共划定环境管控单元1030个。其中,优先保护单元191个,面积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4%;重点管控单元581个,面积占比26%;一般管控单元258个,面积占比约40%。
2.分区管控原则。主要从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和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明确准入、限制或禁止要求,建立生态环境准入管控体系。在省级层面,对优先、重点和一般三类管控单元实施差异化管理,提出原则性的准入要求。各设区市按照《管控意见》要求,制定设区市级管控要求和具体管控单元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最终,全省将形成“1+11+1030”的管控体系。“1”为全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意见,包括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环境管控单元划定结果、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总体要求;“11”为11个设区市级的生态环境管控要求;“1030”为全省落地的环境管控单元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三)关于“三线一单”分区管控体系的实施应用。
编制“三线一单”,是为今后高质量发展划框子、定规则,实施应用才是关键。“三线一单”通过将现行的生态红线管控要求、环境要素目标要求、资源利用约束条件等,落到管控单元里、固化在图上,对地方各级政府来说,提供了清晰的环境管理要求;对社会公众来说,将成为参与环境管理、表达环境诉求、追求生态环境高质量的参考;对投资主体来说,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既设立了产业限制条件,又指明了投资方向。要实现“三线一单”的应用,主要做好以下3个方面工作。
一是推动成果数据共享共用。建立全省“三线一单”数据应用系统,将“三线一单”成果落图固化和动态管理,将过去分散的要求集成起来,落实到具体的环境管控单元上,实现信息共享共用,相应要求在数据系统这张“图”上将可以直观地看得清、用得好。
二是规范开发建设活动。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的管控,在相关专项规划编制、产业布局、重大项目选址时,将“三线一单”作为重要依据,确保衔接、协调。
三是优化生态环境治理与监管。强化“三线一单”在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环境风险防控和日常环境管理中的应用,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作为监督开发建设行为和生产活动的重要依据,将优先保护和重点管控单元作为生态环境监管的重点区域,将管控要求作为生态环境监管的重要内容。
第二,介绍环评审批统筹疫情防控服务经济发展情况。
统筹做好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今年3月6日,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徐延彬同志在省政府生态环境专场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全省生态环境系统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江西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有关情况,并对相关政策文件进行了解读。全省生态环境系统的同志们,狠抓落实,服务经济发展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通过3个一批(豁免一批、优化服务一批、告知承诺一批),实施环评审批正面清单。对国家环评管理名录中原要求登记备案的37个行业小类,直接进行环评豁免;对受疫情影响、报批不便的项目,优化环评审批服务,开辟绿色通道,采取“不见面”审批;对受疫情影响较大但环境影响总体可控的45个行业小类,实行环评告知承诺制改革,在企业提交环评文件并作出有效承诺的前提下,不经审查直接下达审批决定。比如说生猪养殖项目,在出栏量5000以下的养殖项目已实现自主登记备案的基础上,通过告知承诺,对出栏量5000以上的生猪养殖项目的环评文件,不经评估、审查,审批部门直接作出审批决定,企业当天可获取环评审批手续。为推动政策全面落地,我们按厅主要领导指示专门召开了视频调度会,要求地方用足用好政策红利,并按月调度通报。截至9月中旬,纳入改革试点的45个小行业中,80%以上的项目按照告知承诺形式进行审批,近600个项目环评无需评估审查,直接下达审批决定,大大提高审批效率;纳入豁免的37个小行业中,约1700个项目豁免登记表备案手续,受到广大小微企业欢迎。
二是对疫情防控急需的医疗卫生、物资生产、研究试验等三类项目特事特办。今年2月7日,我厅在第一时间出台文件,明确疫情防控急需的三类项目特事特办,分情形豁免环评手续、或先开工后补办手续等,帮助医疗机构提高收治能力、医疗物资扩大生产能力、医废处置单位提升处置能力。截至9月中旬,全省共为200多个“三类项目”提供了环评应急服务保障,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做好重大项目审批服务。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以完善重大项目环评审批服务为切入点,创新提升“放、管、服”水平,加快推进重大项目落地,全力支持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主动与相关厅局和地方对接,建立协作机制,持续完善“绿色通道”,积极协调解决疫情期间环评报批工作的困难和问题。对尚未完成环评报批的重大、重点项目,按照“不为不办找理由,只为办好想办法”的要求,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全程跟踪服务和调度;对可能给生态环境带来较大压力或影响的建设项目,提前介入、提前指导,及时协调建设单位进行优化,加快项目环评报批速度。今年1-9月全省已环评审批或登记项目1.6万个,其中由企业自主登记备案项目1.1万个,编制报告书或报告表项目0.5万个,涉及投资超过2万亿元;投资20亿以上、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52个重大产业项目,均已完成环评审批(备案),促进了经济增长。
四是强化环评事中事后监管。在简化审批、优化服务的同时,我们重点围绕环评编制质量、项目登记备案等,通过强化日常监督检查、加大复核抽查比例和频次、依法依规从严查处、推进信用管理、推动社会监督和舆论宣传等多种方式,着力提升环评监管质量,切实维护环评制度源头预防的刚性约束不打折扣。
第三,介绍全省排污许可发证登记全覆盖情况。
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要求,今年是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工作的收官之年,要在开展清理整顿的基础上,对列入国家《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规定行业的所有排污单位进行发证或登记。全省各级生态环境部门,按照疫情防控和排污许可“两手齐抓、两手过硬”的总体要求和“摸、排、分、清”的工作思路,积极争取各方面支持,全力推进排污许可工作。4月22日,全省完成第一阶段33个行业的清理整顿工作;8月31日,全省完成第二阶段91个行业排污许可发证和登记工作,两阶段的目标任务均比国家规定时间节点提前。截止8月底,全省共计发放排污许可证1.1万张,其中重点管理0.29万张,简化管理0.81万张;因不符合有关环保要求发放限期整改通知书近9百份;进行排污许可登记共计6.2万家;标识永久关闭、正在建设、无实体等特殊不发证登记单位共计2万家,排污许可全覆盖总共摸排9.4万家单位。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夯实工作基础。成立了以厅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省级工作领导小组,组建排污许可专班,具体负责推进日常管理工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和厅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提供省级技术支撑;分管领导提前谋划,快速部署,明确时限要求、强调工作质量,层层压实责任。各地高度重视,召开了启动会、通气会、调度会、推进会等,及时进行全面安排部署。
二是加强调度督导,保障整体进度。建立微信群,按照日调度、周计划、月通报,实时把控全省工作进度。定期召开工作调度会,传导压力、细化任务;倒排工期、压实责任。对未达序时进度的个别地市,及时提醒,在关键节点将各地工作经验晒一晒,成果比一比,鼓励先进,鞭策落后。全省各级共召开工作调度会议7百余次,印发工作简报、通报4百余份。
三是广泛宣传培训,营造浓厚氛围。充分采用“互联网+政务”的宣传手段,多形式发布排污许可申领通告,引导排污单位主动申领,在省、市、县三级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投稿工作动态、经验分享、人物风采等6百余篇。省厅多次召开视频答疑、培训会议,分别针对企业人员、许可证核发人员发布3期《排污许可问题解答》,制作排污登记教学视频;各地共组织各类业务培训405期,培训12658人次,制定行业技术规范细则或专题解读87个,有力提升各级排污许可队伍的业务能力水平。
四是深化帮扶调研,精准技术指导。省级组建5个帮扶包保组,对口帮助解读相关政策,加强分析调度,及时答疑解惑,确保上下沟通顺畅。全省共编制行业填报样表162张,录制讲解视频50个,印发问题解答汇编2千余册。同时,我们积极深入基层开展调研,聚焦帮扶解决好重点、难点,及时扫除痛点、堵点。比如,在赣州南康区家具行业排污许可按期申领的基础上,为帮助当地妥善解决小微家具企业数量众多、手续不全、整改期限将近、后期整改难度大等困境,厅领导再次带队下沉,开展证后整改督导帮扶。
五是密切部门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生态环境系统主要牵头,乡镇、街道、园区管委会开展政策宣传、下发文书并协助排查,污染源普查办公室以及电力、农业农村、工商、税务等部门积极提供、筛选信息对全省固定污染源清单进行查漏补缺;环保管家、第三方服务机构等社会力量积极补位,协助审核申报材料,配合开展质量控制,全省投入近4千人参与排污许可发证登记工作。
为巩固排污许可发证、登记全覆盖的工作成果,下一步我们将主要做好3个方面工作:
一是全面开展排污许可证“回头看”。切实做到“监管清单全面、分类处置精准、填报信息规范”,真正树立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一证式”监管的核心管理地位。二是全力督促排污单位整改。对整改进度缓慢或滞后的排污单位及时提醒、预警,督促按期完成整改任务。三是持续加强证后监管。强化“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将台账记录、自行监测、执行报告作为重点核查内容,依法查处无证排污、不按证排污等违法行为,为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保驾护航。
以上是今天我向各位朋友通报的内容,谢谢!
江剑平:谢谢龙刚副厅长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请举手示意,并介绍所在新闻机构。谢谢!
媒体问答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龙刚副厅长您好,我省“三线一单”管控意见出台过程中,在管控单元划分、准入原则确定、管控体系建设,以及更新调整方面,主要有哪些考虑?
龙刚: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我省“三线一单”管控意见出台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在管控单元划分方面,充分考虑未来发展需求。鉴于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三线一单”编制过程中,特别注重与各地各部门的对接、注重与“十四五”规划起草的衔接,充分考虑各地和各园区未来5-10年的发展需求。目前,我省划定的优先保护单元面积占省域面积34%,定位为高强度大规模开发等需进行重点管控的单元,占省域面积26%,执行生态环境基本要求的一般管控单元面积占比为40%,基本符合江西的省情实际。
二是在准入原则确定方面,充分体现以高水平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理念。秉承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理念,努力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在优先保护单元中,将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空气一类功能区等生态环境敏感区面积占比较高的区域纳入,依法禁止或限制工业和城镇开发建设,要求相关开发建设活动在合法合规前提下,落实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避免损害所在单元的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产品质量。在重点管控单元中,则将定位为高强度、大规模开发的区域划入,有针对性地加强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环境风险管控,解决生态环境质量不达标、生态环境风险高的问题,努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在一般管控单元中,则执行生态环境最基本的要求,努力推动经济与生态协调融合发展。
三是在管控体系建设方面,明确分级管控要求。省级确立各设区市三类管控单元的比例和各类分区的总体管控要求,设区市在全省总体框架下,结合区域发展格局、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环境目标,制定市级管控要求和具体管控单元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实行一级对一级管理、一级对一级负责,尽最大努力提升“三线一单”生态环境管控措施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操作性。
四是在更新调整方面,力求更加客观精准务实。我们充分考虑到未来发展变化和客观需求,建立更新调整机制,及时衔接、吸收相关部门的工作成果。除5年定期评估调整之外,专门确立动态更新机制,更加突出发展规划的统领作用和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作用,即在5年内因国家与地方发展规划、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以及生态环境质量目标等调整的,可按程序审查、报批后对“三线一单”成果实行动态更新,努力让“三线一单”分区管控更符合未来客观发展实际、更有助今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江西卫视:黄继辉副处长您好。全省今年在8个月不到的时间里,完成了约9万家单位的排污许可全覆盖,我们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来保证全覆盖、不遗漏?
黄继辉:感谢您对排污许可全覆盖工作质量的关注。今年的排污许可工作要实现全覆盖,既要保证进度又要保证质量,确实是时间紧、任务重。龙刚副厅长之前已经绍了的主要工作措施。我们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细化了工作举措,在保证进度的同时,确保了排污许可全覆盖工作的质量。
一是多渠道完善污染源清单。积极对接全省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收集整理污染源名录;对接电力、农业农村、工商、税务等部门,注重各种不同渠道数据的分析研判、排查筛选、查漏补缺,确保底数清晰。
二是高频次复核工作质量。在国家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制定《江西省省级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证核发和排污登记质量控制方案》,利用系统平台开展质量抽查复核,向各地先后下发了16批问题核实清单,下发问题共计3千余条,督促纠正,严格把关,确保核发质量。
三是多途径把控关键内容。采取调阅材料、电话沟通和分类抽查的方式,重点对污染源全覆盖、管理类别划分、登记填报信息、发证行业技术规范、不发证情形认定及支撑材料、整改要求是否全面等内容进行复查,切实做到“监管清单全面、分类处置精准、填报信息规范、整改措施到位”。
四是强监管倒逼申报质量。衔接各级环境执法部门,聚焦企业持证排污、限期整改、自行监测、达标排放、台账记录、执行报告、信息公开等开展现场联合执法,对故意降低管理等级、有意逃避监管、群众反映强烈的企业,充分运用环保执法的震慑效应,倒逼企业如实申报,有效提高排污许可证核发质量。
全省各地共开展现场核查、指导帮扶1万余次,通过各类质量控制,后期排查出来的8285家企业进行了发证登记,督促346家登记企业变更发证、118家简化管理企业更正为重点管理,纠正了1232家企业特殊情形标识不准等问题。
江西日报:刘足根院长您好。“三线一单”分区管控作为一项全新的工作,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我省“三线一单”的工作过程?
刘足根:感谢您的提问。“三线一单”工作是要将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的约束落实到环境管控单元,并根据环境管控单元特征提出针对性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原环境保护部2017年9月启动了长江经济带战略环境评价,并把“三线一单”作为战略环境评价的工作主线加以推进。我省相应成立了以分管副省长为组长的江西省长江经济带战略环境评价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组建专班技术团队,落实专项工作经费,统筹推进我省“三线一单”编制工作,于2019年初形成我省“三线一单”技术成果。2019年2月,生态环境部时任副部长黄润秋率队来赣调研,对我省相关工作给予好评。2019年5月,我省“三线一单”成果通过生态环境部专家初审,此后,在3次技术对接、2次书面征求省有关部门和各设区市意见基础上,省协调领导小组审议后,于2019年11月报生态环境部审核并通过验收。我们按照审核意见修改完善,对我省“三线一单”技术成果进行凝练,形成我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意见。今年8月24日,省政府以赣府发〔2020〕17号文件发布,标志着我省初步建立了“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江西二套:叶昌林副主任您好。前面龙刚副厅长介绍了,我省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实施重点、简化、登记、标记等分类管理全覆盖,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分类管理的依据和目的,以及我省分类管理具体情况。
叶昌林:谢谢您的提问。国家按照“全面管理、重点突出”的原则,根据排污单位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或者对环境影响程度的大小,制定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对国民经济行业1382个行业小类中涉及固定污染源的706个类别,以及4个通用工序分别实施排污许可重点、简化管理和排污登记管理。
具体来说,就是对钢铁、火电、制浆造纸、水泥、印染、电镀、有色冶炼、铅酸蓄电池以及其他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或者对环境影响程度较大的排污单位实行排污许可重点管理。对一般汽车制造、单纯混合或者分装的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水产品加工、方便食品制造等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和对环境影响程度相对较小的排污单位,实行排污许可简化管理。全省重点管理的排污单位约2900家,简化管理约8100家。除了重点管理、简化管理以外,《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内的其他固定污染源,实行登记管理,无需申领排污许可证,由排污单位在全国排污许可登记平台自行登记备案完成,全省登记管理的排污单位6.2万家,主要是不设污水排放口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区),以及家具制造、机动车燃油零售等行业企业。对于重点管理或简化管理排污单位,如有环保手续不全、污染防治设施不完善、在线监测缺失等问题的,暂不能申领排污许可证,由核发部门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给予整改期限。这样的排污单位全省约900家。
上述4种情形基本涵盖了全省现有的固定污染源,共计7.4万家。需要说明的是,我省是以截至2017年底的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数据为底数,结合工商、税务、电力、环境监管等信息,补充2018年以来投入运行的排污单位,形成了全省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清单,其中的永久关闭、正在建设、无实体、非固定污染源等特殊情形,我们采取注明原因标识处理,无须领证、登记,这样的情况全省约2万家,主要为永久关闭的,占比约21%。通过对全省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清单内排污单位的逐一处理、逐个销号,我们基本实现了全省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
江西晨报:生猪养殖是我省最早实行环评告知承诺制的项目类别,能否请黄继辉副处长介绍一下今年以来全省生猪养殖项目审批情况?
黄继辉:谢谢您的提问。按照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工作部署,我们狠抓落实,积极推行生猪养殖项目环评告知承诺制试点,促进生猪产能加快恢复,相关做法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肯定。今年以来,我省通过告知承诺制审批的生猪养殖项目环评84个,全省可新增母猪产能10.27万头,仔猪产能80.64万头,商品猪产能340.3万头。在全力做好生猪养殖项目告知承诺制审批的同时,我们进一步细化工作举措,组织对相关部门提供的生猪养殖项目清单一一核实,跟踪督办,逐月调度,对没有完成报批或备案的,要求提前介入,宣介政策开展服务,积极推进环评告知承诺制工作。下一步,我们按照 “放、管、服”改革要求,在加大环评告知承诺制试点推进力度的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为我省生猪稳产、保供做出更大贡献。
南昌电台:刘足根院长您好。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我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与目前的相关管理要求,是如何衔接的?
刘足根:感谢您的提问。“三线一单”通过“三线”划框子,框定空间和开发强度,明确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底线”和“天花板”;通过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定规则,规范开发行为,约束活动性质和规模。
在划框子的过程中,我们全面采纳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充分吸纳有关部门关于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利用和岸线管控的有关要求,全面衔接污染防治攻坚战、“十四五”规划等有关要求,结合环境管理实践、科学模拟预测等,确定分区域的环境管控要求,最大限度地保障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当前正值“十四五”规划布局之年,生态保护红线动态调整、国土空间规划等基础性工作也在进行之中,考虑到未来发展变化和客观需求,我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也提出了动态更新机制。在定规则方面,明确建立省级、设区市和管控单元层面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体系。其中省级和设区市级的总体准入要求侧重于宏观层面的指导,管控单元的准入清单则是具体要求。具有区域特征的总体准入要求,不另辟蹊径、另立标准,而是融合了现有的生态红线管控要求、环境要素目标要求、资源利用约束条件,是现行政策、规定的集成;环境管控单元准入清单的制定,以解决区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推进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基于单元特征(如环境制约因素、发展战略)和“三线”管控成果(如空间布局、削减要求、环境风险防控等),提出具体管控措施。
江南都市报:排污单位取得排污许可证后,持证排污的主体责任和应尽的义务包括哪些,能否请叶昌林副主任介绍一下?
叶昌林:感谢您的提问。排污许可证并不是领完了就了事,更不是有些人简单理解的“排污通行证”。排污许可证制度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进一步厘清政府、企业之间的责任,政府对企业不再进行“家长式”和“保姆式”监督把关。企业作为排污者要承诺:依法承担防止、减少环境污染的责任;持证排污、按证排污,不得无证排污;落实污染物排放控制措施和其他环境管理要求;说明污染物排放情况并接受社会监督;明确单位责任人和相关人员的环境保护责任。排污许可证是企事业单位在生产运营期接受环境监管和环境保护部门实施监管的主要法律文书。
排污许可制实施后,企业持证排污的责任和义务主要为:一是企业自行申领排污许可证并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二是依证自主管理排污行为的责任;三是通过自行或委托开展监测、建立排污台账、按期报告持证排污情况等自证守法的责任;四是依法依证进行信息公开的责任;五是当产排污情况等发生变更时或许可证到期应自行申请变更或延期的责任。
排污许可证制度就是本着诚信原则,通过承诺守法的方式,强化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逐步营造排污者如实申报、监管者阳光执法、社会共同监督的环境治理氛围,形成系统完整、权责清晰、监管有效的污染管理新格局。
新法制报:黄继辉副处长您好。深圳湾环评抄袭事件发生后,对环评机构监管触动很大,请问江西采取了哪些举措做好环评机构监管工作?
黄继辉:感谢记者朋友对环评制度的关心。环评是在发展中守住绿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线,环评质量则是环评制度效力的生命线,生态环境部门始终坚持零容忍态度,对环评文件弄虚作假、粗制滥造、不负责任的,发现一起、严惩一起、曝光一起。今年,深圳湾环评抄袭事件发生后,省生态环境厅高度重视、引以为鉴,立即开展专项检查工作,并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全省各级生态环境部门举一反三,强化环评文件编制事中事后监管。
一是开展了环评文件质量复核及编制行为的规范性检查。组织对2019年度的地方已审批的环评文件进行抽查复核,对2020年1月以来的编制规范性进行抽查,并对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意见进行了预告知,对有关陈辩、申诉材料进行核实。目前已对环评文件存在编制质量问题的河南金环环境影响评价有限公司等8家环评编制单位,以及14名编制人员予以通报批评和失信记分5分处理,对存在规范性问题的江西悦成环保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等23家环评编制单位予以失信记分4分处理,并纳入全国环境影响评价信用管理平台的诚信档案,通报批评结果已在省生态环境厅官网、官微上公开。
二是对信用异常信息的环评编制单位开展现场检查。结合环保组织有关建议函和环境影响评价信用平台抽查发现的问题线索,组织对有关环评编制单位和编制人员情况进行了现场检查。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单位和编制人员失信行为记分办法(试行)》有关规定,对存在严重质量管理问题的江西悦成环保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等5家环评机构和编制人员已作出处理,处理结果也已公开。
三是组织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对在赣从业的环评机构进行专项检查。省厅以及宜春、抚州、鹰潭等设区市生态环境局已对30余家环评编制单位、20多名环评从业人员进行了通报批评及失信记分处理。后续省厅将按月调度全省各地环评文件编制监管处理、处罚结果,对环评编制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坚决遏制环评文件编制粗制滥造和弄虚作假,切实保障环评制度源头预防作用的发挥。
江剑平:由于时间关系,答记者问到此结束。谢谢龙刚副厅长、黄继辉副处长、刘足根院长,叶昌林副主任,谢谢各位记者朋友,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江西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会后再进行咨询、沟通或专访。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来源:江西环境
文章来自:生态环境部
专题PPT,交流社群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0年9月例行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