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山更绿了――云南交出一份美丽生态答卷

本文关键词推荐标签
中国 规划 道路 保护 开发 国家 云南 居住 行为 美国 系统 建筑 创造 共享 环境 乡村 活动 城市 农村 资本 区域 战略 生态系统 美丽 南大 可持续 学习 生态 服务 书记 方案 特色 绿色发展 改造 运动 低碳 国际

📝 规划笔记——推荐一则来自生态环境部的文章,摘录如下:

2015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提出云南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发展定位;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云南,希望云南在“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云南大力推进“中国最美丽省份”建设,以“五个坚持”“四个彻底转变”推进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系统打造美丽县城、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美丽公路,交出一份美丽生态答卷:云南的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山更绿了、生态环境更美了!2020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美丽”正成为云南的靓丽标签。

争做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多面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进入新时代,我国大力推动绿色发展,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在全球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实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向联合国交存《巴黎协定》批准文书,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全局性变化。

云南最大的优势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云南承担着维护区域、国家乃至国际生态安全的战略任务,建设美丽云南是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应有的时代责任和使命担当。随着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云南基本省情实现从“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到“边疆、民族、山区、美丽”的华丽转型,撕下曾经长期贴在身上的“贫困”标签。“美丽”云南的新名片意味着云南扛起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彰显了七彩云南的生态美、环境美、城市美、乡村美、山水美、人文美,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对云南而言,生态建设就是经济建设,保护环境就是创造价值和财富。随着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消费水平不断升级,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更加强烈。要坚定不移保护绿水青山这个“金饭碗”,利用自然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壮大“美丽经济”。近年来,云南以美丽县城、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等系列载体烘托和支撑最美丽省份建设,污染防治攻坚战效果显著,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经济发展卓有成效,人民生活越来越好。云南不再是贫困的山区,而是美丽富饶的健康旅游目的地。云南正成为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多面手,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独树一帜。

树牢担当生态安全责任的风向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在全球资源约束加剧,人类整体处于生态负债状态下,以绿色、生态、低碳、高科技、新材料、新能源为主要特征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理性选择。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更有利于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云南边疆各族群众长期注重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坚决扛起生态保护、建设的政治责任和安全责任,守土尽责,成为全国担当生态安全责任的风向标。

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严肃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责任,以环境法治、环境治理、环境阳光、生态保护、绿色创建、绿色传播、节能减排为主要内容的“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取得显著成效,共同保护和建设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

云南从“两个维护”高度深刻认识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大局,《云南省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促进条例》划建了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矿山公园、石漠公园、水利风景区及国际履约的自然保护地等11类360余处自然保护地,全省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得到系统有效保护,初步建立了完整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基本形成了各种级别、多种类型的保护区网络,生态社会建设迈出新步伐,生态人居环境总体良好。

推进提升公民生态素养的大工程

自古以来,中国先贤倡导生态文明智慧与社会生活浑然一体,强调资源利用应有所“止”,这些思想对提升公民生态素养颇有裨益。如今,“美丽中国”正成为引领世界潮流的重要导向,中国已然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引领者。“美丽云南”建设的诸多成效表明,我们党的生态治理体系具有科学性,也具有世界引领能力。

受国家扶智扶志政策之惠,云南贫困代际传递得到有效控制,乡村面貌越来越美丽,群众环境卫生意识普遍增强,生态文明理念在社会各领域得到有效贯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文明生活成为各族群众共同追求的目标,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更加坚实。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云南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构建生态经济体系。产业生态化,就是发展产业必须在自然系统可承载范围内,注重产业、生态与社会系统等要素的协调优化,追求自然、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产业化就是将生态环境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本,让生态服务由过去的无偿享用,转变为有价值的商品和服务。

云南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把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作为工作方式,加快推进生活方式绿色化,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为推动世界绿色发展、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云南各族群众主动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学习者,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做生态文明意识的引领者。人们以“生态公民”身份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变革,保护优质生态环境产品。通过强调公民环境权益,人们意识到自身行为可能使环境权益受到影响,从而增强环境保护自觉。

实现共享生态发展红利的“美丽”梦

新时代,对待自然环境,对待生态问题,我们需要构建互动性的自觉文明形态。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后,全球气候变化应对工作继续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不断取得进展,世界多国“绿党”在选举政治中表现突出,大众性的正义环境运动此起彼伏。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代中国正在日益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云南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优势,《云南省生物物种名录(2016版)》显示,云南现记录有大型真菌、地衣、高等植物、脊椎动物25434种,特有植物2721种、特有动物351种。

为保护这些宝贵资源,云南深入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森林抚育、防护林建设、石漠化治理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启动实施低效林改造、陡坡地生态治理、农村能源建设等具有云南特色的生态建设工程,着力加强对高山峡谷生态系统和原始森林的保护,加强对珍稀野生花卉和农作物及其亲缘种种质资源的保护,整理和保护传统医药和少数民族传统知识,重点保护金丝猴、黑麝、虹雉、红豆杉、兰科植物、松口蘑、冬虫夏草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及其栖息地,在“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生物多样性王国”盛名基础上,努力构建生物多样性宝库,成为涵养多样生态资源的“蓄水池”,构筑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云南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积累形成的民族文化和淳朴的生态观念,促使人们形成维护生态环境的自觉行为和良好习惯。

对于云南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民族文化风情等生态旅游资源,要坚持在保护生态文化的原则下适度开发,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以民宿为例,要合理改造民居,提升其居住功能,将民族风俗、建筑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让旅客真实地感受地域文化和生活习俗,体味不一样的住宿生活;让怀揣田园梦想的人住进乡村,满足晴耕雨读的需求,同时给农户带来收入,促使其对传统生活价值重新认识和评价。

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实践表明,全面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品质已成为公民重要权益,共享生态发展红利的“美丽”梦想正不断变成现实。

来源:云南网、云南省生态环境厅


Upnews博客文章,摘录自:生态环境部网站,原文链接为:http://www.mee.gov.cn/ywdt/dfnews/202010/t20201018_803619.shtml。
本站作为自然资源与规划行业博客网站,仅记录与自然资源与规划行业相关信息,方便大家查询阅读
文章来自:生态环境部
END
本站无留言讨论功能。交流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知识星球”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
城市规划学社
每日分享,每周专题
专题PPT,交流社群
城市数据学社
数据新闻,数据申请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规划管理交流
规划管理,经验交流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规划搜索
规划云-规划行业搜索
规划搜索,规划知识图谱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山更绿了――云南交出一份美丽生态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