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全要素理念发展情况(节选自王韡 李海军 等 城市交通)
近年来,世界各大城市掀起了街道空间重塑的浪潮,并提出街道全要素规划设计理念。街道全要素突破传统道路工程设计思维,以街道全空间为设计对象,对车行道、人行道、绿化带、建筑前区、街道设施、微型公共空间等全要素进行统筹考虑,开展精细化设计,构建以人为本、充满活力的城市街道空间,全面提升城市街道空间品质,提升市民在城市快速发展中的幸福感、归属感和获得感。
1、街道全要素理念在国内外发展概述
2006年,美国规划学会(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APA)发布了《美国城市规划和设计标准》(Planning and Urban Design Standard)[1],是美国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及城市产品开发研究领域最全面的参考书。该标准提出将街道、街区和建筑作为整体进行设计,是对欧美多年来街道设计方法和管理经验的总结与体现,为街道规划设计提供了设计标准,反映出美国街道设计活动的多样性、步行的网络化、视觉的美观性、地域的特色化和生态的可持续性等趋势[2].2008-2015年,洛杉矶、纽约、伦敦、旧金山、波士顿、新德里、阿布扎比等多个城市先后发布结合自身特色的街道设计导则[3].至此,街道全要素规划设计的理念得到世界各大城市的认可并付诸实践。
2016年10月,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上海市交通委员会联合发布了中国首个街道设计导则——《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4],其规划导向是推动道路到街道的转变,形成以人为本的价值认同,将安全、绿色、活力、智慧作为价值导向,指导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与维护等相关工作,将城市街道塑造成为高品质的公共空间,复兴街道生活。同时,在传统快、主、次、支道路分类的基础上,按照街道使用功能具体划分为商业、生活、监管、交通、综合五类,并提出了街道矩阵图,分别给出街道设计指引。
2017年,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广州市城市道路全要素设计手册》[5],根据广州市道路功能与特点,在综合考虑土地使用、建筑功能、交通特性、街道景观基础上,将街道规划要素细分为六大系统、90项要素,为城市道路设计提供精细化指南。其中,六大系统分别为车行道、人行道、城市家具、植物绿化、建筑立面、退缩空间。同时,在"一区一示范路"的街道改造实践中,建立健全"设计工坊"模式,规划师全程参与街道的规划-设计-实施全流程,确保刚性规划要素的有效传导。
综合来看,世界各地相继完成的街道空间人性化、品质化改造的实践经验表明,成功的街道设计均以街道全空间、全要素为对象,从人的角度出发,基于人的活动需求重新界定街道功能,激活城市空间,激发城市活力,提高城市品位。因此,行人、非机动车等空间规划要素的落实情况是城市街道品质升级的关键因素。
2、街道全要素理念在国内外发展概述
武汉市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的全国城市设计试点城市之一。为体现城市特色,打造与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球城市目标相匹配的高品质公共空间,自2016年以来武汉市将街道全要素的规划设计理念融入街道改造工程中,践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基于实践经验总结与反馈,编制完成的《武汉市街道全要素规划设计导则》[6](以下简称《导则》)中,丰富了具有武汉特色的街道全要素规划设计指引和标准,并推广至后续街道工程建设,形成了理论-实践-理论的良性循环。
3、武汉市街道规划设计全要素体系框架
《导则》是武汉市街道全要素规划设计理念的集中体现。其理论体系立足武汉城市发展阶段,以人的视角看待街道空间,推动实现精致化设计、品质化建设、精细化管理,将街道的设计范围由道路红线拓展至两侧建筑边,以此为基础将街道空间划分为行人和非机动车空间、车行空间、交叉口空间、活动空间、绿化空间及街道设施空间六大类要素,并以此细分为44小类规划设计要素(包含控制性要素14个和指导性要素30个),分别针对各个要素提出设置标准、推荐布局和设计指引。
同时,《导则》着眼于沿街活动及街道功能,采用道路等级+街道功能的二维分类方法,按照交通型、生活型、商业型、景观型、历史风貌型对全市街道进行重新定义,对街道分级形成补充,促进了街道与街区功能空间融合发展。针对5种不同类型的街道,分别明确路权划分的优先级以及街道不同空间内各个设计要素的刚性管控、弹性要求,以此为基础提出不同类型街道断面的设计指引,以确保品质化街道核心功能的有效落实。
4、街道全要素理念在武汉逐渐发展成熟
武汉市正处于城市建设转型发展的新时期,《武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草案)》提出了建设以人为本的宜居城市目标。其中,街道空间品质提升是促进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城市道路的规划和建设也从仅仅满足通行功能向通行与品质提升并重转变。为顺应城市转型发展的要求,武汉市已相继实施了中山大道、三阳路、新华路、东湖绿道、黎黄陂路、沿江大道等一系列人性化的街道改造实践,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
以《导则》为基础,2019年6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市发改委 市城建局 市公安交管局关于加强武汉市街道全要素规划设计建设的通知》(武自然资规发〔2019〕148号)发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对街道全要素空间品质化提供了技术指导,其中对人行道标准、非机动车道标准、无障碍设计标准、行人和非机动车过街标准、小转弯半径标准、箱柜集并、多杆合一、建筑前区、绿化景观等15个主要规划要素提出要求。同时,为全面推动城市街道品质提升,从源头上对街道规划设计进行把控,武汉市申报了地方标准《武汉市街道全要素规划设计标准》,并获市场监管局正式立项,目前正处于编制阶段。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图文全文 《武汉市街道全要素规划设计试点实践与后评估》
专题PPT,交流社群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街道全要素理念发展情况,武汉市街道全要素规划设计试点实践与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