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都功能核心区第一批传统地名保护名录》公示

本文关键词推荐标签
中国 地图 社区 规划 街区 北京 道路 保护 探索 北京市 行为 技术 管理 系统 空间 资料 城市 研究 控制性详细规划 书记 改造 街道 编制 城市地图

北京老城地名承载了千百年来北京发展演变的历史,不仅具有空间指位作用,而且与街巷共同展现了老城的空间格局和历史肌理。今天(8月23日)起,首都功能核心区第一批传统地名保护名录在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东城区人民政府、西城区人民政府网站进行为期30天的公示,公众可在9月21日前登录相关网站反馈意见。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老城不能再拆了”重要指示精神,擦亮北京历史文化“金名片”,北京市高度重视传统地名的保护、传承和宣传工作,并将此项工作纳入《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三年行动计划(2020年-2022年)》及《2021年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重点任务清单》。

01 摸清家底,传统地名入台账

2021年,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会同东城区人民政府、西城区人民政府开展了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编制工作。在这一方面,北京市已经过了多年的探索和积累。

早在2011年,以宣南地区为试点,北京市就开始进行地名保护名录的编制研究。此后这一工作又扩展到西城区多个街道,并就城市地名文化遗产评价体系、北京旧城改造中的地名保护、地名管理工作中的历史地名保护等问题进行了理论探索。经过十年摸索,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理论方法与技术路径。

在充分利用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历次地名普查成果,编制团队对北京老城内传统地名进行了系统收集整理,形成了完整的老城传统地名台账。据介绍,北京有专门记载街巷胡同的历史文献,包括明代嘉靖年间《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清代光绪年间《京师坊巷志稿》和民国年间《燕都丛考》等。此外,清代中前期曾有大规模地图测绘,《乾隆京城全图》比例尺约为1:650,内容之详在中国现存古代城市地图中首屈一指。晚清、民国时期还流传下来更为丰富的京城实测地形图。记录好、保护好、传承好这些传统地名,是全社会的责任。

02 精心考订,还原地名真历史

为提高保护名录的权威性、准确性,编制团队参考大量明清史料、地图等资料,对老城地名使用时间、得名由来、历史沿革演变进行了精心考证,还原了老城街巷真实历史沿革,深入挖掘了老城地名的历史文化底蕴。

目前确认元代胡同名2处(砖塔胡同、史家胡同);明代地名629处(可确定位置);清代仅通过对《乾隆京城全图》的梳理,就得到乾隆年间街巷胡同地名数量1322处;清末光绪、宣统年间地名2046处。

不少地名出现时间被大大提前,如杨梅竹斜街,此前多认为是清末地名,此次编制过程中发现纪晓岚乾隆年间《阅微草堂笔记》中已有“杨梅竹斜街”记载,从而将这一著名街巷历史提前到了清代中前期。大量以城门命名道路,如崇文门内外大街、宣武门内外大街、德胜门内大街、安定门内大街等的命名也可追溯到乾隆年间,而非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修改与规范。

03 优中选优,评价指标成体系

保护名录的筛选需要一套科学的地名价值评价体系。编制团队经过长期摸索,以科学、系统、整体为原则,实行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估相结合的方法。

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反复论证,选取地名产生和使用年代、历史文化意义、地名现状与影响力三大因素,并细化为11个评价因子,通过不同评价因子的分数和权重,实现了地名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的量化评分。在此基础上,筛选出800余处传统地名作为名录草稿。

经过前期资料收集、价值评估、街道和责任规划师校核、专家论证等工作,首批583处传统地名列入保护名录初选名单。其中东城区279处,西城区304处,大多数位于北京市历史文化街区;从地名产生时期看,元代2处,明代153处,清代379处,民国47处,当代2处。它们是北京历史文化价值的重要载体,也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象。

地名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为此,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东城区政府、西城区政府、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东城分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西城分局、相关街道及责任规划师建立定期沟通制度,每半月沟通编制进展,同时广泛动员,对名录进行反复校核。例如,东四街道责任规划师团队在核对地名条目信息时,熟悉当地情况的郑老先生对该街道21条街巷名称以手稿形式进行逐一说明。有关专家还对胡同周边进行实地探访,并提供大量的照片资料。什刹海街道也组织所属社区工作人员与责师团队细化分工、相互配合,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了校核结果。校核工作不仅使名录更加“接地气”,也帮助街道进一步挖掘了辖区历史文化底蕴。

04 不得擅自更改名录内传统地名

对于进入保护名录的传统地名,市规自委将建立全流程审批机制,严格审批程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更改保护名录内的传统地名。另一方面,加强对传统地名研究及宣传工作,通过“北京地名网”对纳入名录的传统地名进行宣传,讲好地名故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2022年,编制团队将继续开展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第二批)编制工作,并适时对社会公布。逐步建立地名文化遗产定期评估机制,及时增补新的地名文化遗产,实现地名动态评估和名录有序调整。


END
本站无留言讨论功能。交流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知识星球”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
城市规划学社
每日分享,每周专题
专题PPT,交流社群
城市数据学社
数据新闻,数据申请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规划管理交流
规划管理,经验交流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规划搜索
规划云-规划行业搜索
规划搜索,规划知识图谱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北京:《首都功能核心区第一批传统地名保护名录》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