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超: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 空间规划如何响应

本文关键词推荐标签
中国 社区 规划 上海 案例 空间规划 如何 城乡规划 建筑 空间 共享 环境 城市 活动 活力 疫情 特色 编制

刘超,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刘超博士以“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 空间规划如何响应”为题,深度思考了空间规划在上海数字化转型中的角色和应对。刘超博士首先介绍了参与编制的《上海市新城数字型规划建设导引》。从建设四类设施、关注四大要素、规划三个空间概括了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抓手,并从面向未来的数字城市设施、数字化转型先行示范、活力共享的公共活动空间、全龄友好的家园社区以及数字驱动的未来产业空间五方面阐述了导引的具体内容。介绍过程中,刘超博士还指出多学科合作时,不同学科由于角色不同,产生分歧在所难免,但规划学者应努力坚持自身特色和初心。另一方面,刘超博士认为目前的规划学科已难以应对规划实务,提出引入城市信息学的必要性。通过一系列案例分享,如利用非线性方法探究疫情与建成环境的关系,发现疫情传播与空间要素有关、但经济要素的影响更强等,强调了城市信息学的方法对空间规划与城市治理具有重要启示和价值,当前的城乡规划学需要新的方向革新。

来自:中国城市规划


END
本站无留言讨论功能。交流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知识星球”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
城市规划学社
每日分享,每周专题
专题PPT,交流社群
城市数据学社
数据新闻,数据申请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规划管理交流
规划管理,经验交流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规划搜索
规划云-规划行业搜索
规划搜索,规划知识图谱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刘超: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 空间规划如何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