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稚,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尹稚教授首先做主题阐释。他指出,中发44号文和中发18号文两个完善国家规划体系的纲领性文件文发布之后,国家按照“多规合一”的思路着手进行规划体系改革,在新旧体制的交替过程中,暴露出一系列机制不健全、新业务规程标准冲突、审批机制不协同等问题。目前主要面临两个挑战,一是规划实施的协同性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目标,“多规合一”仍在路上;二是对地方政府而言,还面临底线管控与真实发展的关系协调问题,以及一系列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约束条件下的地方发展出路问题。
他指出,要基于44号文重新回顾理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目前大家普遍对“多规合一”的理解不到位,我们要建立的是新的规划体系,不是以某个规划为主体消灭其他的规划,也不是用一个国家规划代替所有分层级规划。而是以国家发展规划为统领,以空间规划为基础 ,以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为支撑,由国家、省、市县各级规划共同组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国家规划体系。
他强调,要强化发展规划的统领作用。五年发展规划已经超越了前苏联社会主义时期所谓五年计划的做法,我们国家发展规划不仅仅有五年近期规划,还有15年的中长期规划乃至远景规划。长周期的规划引领使得中国发展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使得中国市场能向全球释放更多确定性的信号,长周期的规划体系是中国走向强国非常重要且有力的武器。
同时,也要发挥空间规划的基础保障作用。空间规划与发展规划要建立相互支持校验的关系与过程。中国是持续几千年的文明大国,人居环境有非常强的历史继承性,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也使我们更加清晰的认识现状国土问题。规划空间实施的过程不是在一张白纸上的发展模型推演,而是在土地、人口等各要素的制约与参与下,经过一系列调和,最终形成适应某一特定发展阶段及特定环境的发展路径的过程。需要强化带有专业特征的规划,构建更加专业化的知识和工具体系来支撑规划网络的形成。学科的细分是不可避免的,目前的时代是以学科为条线对自然、社会、人文规律进行深度挖掘的时代。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院正向着集成攻关、综合智库方向发展,用科学共同体的态度团结更多学科,共同将领域的事情做好。
最后,他指出,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过程中,党和人民政府是第一责任人,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重要的核心审批机构。不要过于高估规划编制技术单位在整个政治过程与行政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一个完整成熟的规划管理体系在“十四五”乃至“十五五”期间将会逐渐磨合形成,最终我们的国土空间规划会是一个多学科跨领域合作攻关,以人民幸福生活福祉和人类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任务的规划体系。
来自:中国城市规划
专题PPT,交流社群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尹稚:国土空间规划是多学科跨领域合作攻关,以人民幸福生活福祉和人类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任务的规划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