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划笔记——推荐一则来自孙磊,新华社客户端济南的文章,摘录如下:
山东省潍坊市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将“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创新化和常态化,努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实事实办打造“温度潍坊”城市品牌,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大大提升。
推行公共场所限时免费停车制度,破解群众停车难题。停车难一直是困扰城市居民生活的一大痼疾。去年以来,潍坊市在全市范围内创新性推出了公共场所限时免费停车制度。目前,公共场所开放停车位超过52万个,其中全天免费停车位超过37万个,这其中包括市政府大院停车位和所有医院停车位。潍坊市民亲切地将用蓝色线划出的停车位称为“小蓝框”,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着眼于方便群众工作和生活,去年以来,潍坊还推出了方便群众出行的“一元公交”,方便群众如厕的“24小时免费公厕”,方便群众小修小补的“小三修”等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潍坊网民评价:这些小温暖,充满了烟火气和人情味,我们生活在一座有温度的城市!
特殊群体特别关爱,“兜”起民生“大温暖”。让生活其中的基层百姓感受到温暖,一座城市也便有了温度,而一座城市的温度恰恰反映出的是党委和政府的民本情怀。面向环卫工人,潍坊出台了包括涨工资、落实防暑降温费、兑现加班补助、强化保险保障等共计21条暖心措施;面向“马路市场”上的零工人员,潍坊建设了20多处配备平价超市、便民餐厅、净水设备等生活便利设施的“零工客栈”;面向出租车群体,潍坊制定出台了20项措施解决出租车司机的实际需求;面向暑假不能照看孩子的家长,潍坊率先推出了小学生暑假免费托管服务。
城市建设和管理提升,让群众出门碰见“温暖”。在2月23日召开的潍坊全市城市管理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全市新建一批口袋公园,推动总数突破1000处,打造千座口袋公园之城”的目标。去年以来,潍坊新建283处“口袋公园”,存量“口袋公园”达到879处,“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由理想变成现实;潍坊中心城区还高标准建设了11处街心“体育公园”,中心城区10分钟健身圈初步形成。潍坊今年还明确,在城区主要路口和中小学、幼儿园家长接送处安装设置45处遮阳棚。去年,潍坊已在23处主要路口和105处中小学、幼儿园家长接送处安装设置了遮阳棚。“我们管遮阳棚叫‘大白棚’,就像《超级陆战队》里的‘大白’,替我们遮风挡雨。”潍坊市民感慨说。
推行服务企业专员制度,温暖送到了企业家心坎上。节后一上班,潍坊市坊子区商务局的8名服务企业专员就走进了包靠的24家企业,逐一分析摸排,研究制定精细化服务措施,确保“包”出实效,推动企业发展。2021年,潍坊提出了“地区生产总值过万亿、进军国内二线城市、冲刺全国大中城市综合实力30强”的“一二三”目标。锚定“一二三”目标,2021年初潍坊启动了由市领导带头的“服务企业专员制度”。目前,全市已选派1.5万名各级干部,服务了2.3万家企业和项目,集中解决反映比较集中的9类关键共性问题。党委政府工作人员当起服务企业的“店小二”,拓出了潍坊政商关系的新气象。这一“暖企”行动,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潍坊企业高质量发展起到了重大助推作用,获得了企业的广泛点赞。
文章来自:孙磊,新华社客户端济南
专题PPT,交流社群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推进城市治理,山东省潍坊市打造“温度潍坊”城市品牌